95后小伙逆袭路曝光:从专科生逆袭到斯坦福博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95后小伙逆袭路曝光:从专科生逆袭到斯坦福博士,他是怎么做到的?

00:00
11:41

2021年,一位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的医学博士生,在炎热的暑假选择到延安山区和偏远的乡村卫生院开展暑假义诊服务。

此时的他,在研究上遇到了瓶颈,希望出国交流,便在义诊前向几所国外的学校提交了访问交流申请。

当他在村子里为老百姓义务看诊时,殊不知邮箱里一直摆放着一封他不曾打开的电子邮件——斯坦福大学的面试邀请。

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当他打开邮件时,已经过了面试时间。

但是他没有放弃,马上回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

幸运的橄榄枝又再次被他接住,斯坦福教授又重新给了他一次面试机会。

这一次,他牢牢抓住机会,大方展示自己,成功获得了到斯坦福大学访问交流的机会。

峰回路转,这个小伙子无疑是幸运的。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的经历吧。

(一)我是爱玩的“倒数第一”

这个幸运的小伙子叫何世豪,1995年出生,是个地地道道的山东菏泽人。

打小在学习上没有什么天赋和兴趣,特别是在高中的时候,天天都想着怎么玩,心思都用在玩游戏和看课外书上,根本没有用心学习。

班主任就多次警告他:“何世豪,你自己不好好学习可以,但不能影响别人。你给我坐到最后一排去!”

老师尚且对这个学生不抱任何希望,可见他在学习上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当时的何世豪的成绩可谓是“惨不忍睹”,基本每次都是全班垫底的那个。

“我一直自暴自弃,学习上也没开窍。”谈起自己高中时的表现,何世豪是这样评价自己的。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人生的规划。

高考成绩出来了,何世豪考得不好,只能勉强选择上个专科。

但是他毅然填报了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选择了临床医学专业。

在十七八岁的年龄,很多人在职业规划上并没有清晰的目标,何世豪一个爱玩的孩子,却目标明确,这得益于他从小成长在医生家庭,父母都是医生。

因为耳濡目染,何世豪打小就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很伟大。

不知从何时起,长大以后成为一名医生就在这个小小的少年心里生了根、发了芽。

2013年,何世豪开始了到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求学的日子。

起初的何世豪依然没有改掉爱玩的本性,加之专科学校的学生起点都不怎么高,很多心思都没有用在学习上。

他还是一天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和周围的同学没有什么两样。

在一个温水煮青蛙的环境里,他不过就是其中一只享受着安逸的青蛙,没有任何危机感。

(二)变成了异类的“何五点”

即使这般不用心,但是第一次期末考试,何世豪却考进了班级前十名,当时班里一共有102名学生。

没有付出多少的努力,便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让何世豪内心发生了一点波澜。

他想,学习也不是那么难的嘛。要是我再努力一些,不是更厉害了。

何世豪看到了学习的希望后,潜意识里,他多了一些学习的动力。

但要说起真正的触动,是一次“宿舍事件”。

那会儿,刚上大专一年级,他在宿舍里开着台灯正准备着英语四六级考试复习。宿舍的同学和隔壁宿舍的几个同学在何世豪寝室不是在玩游戏,就是在看恐怖片。

一个认真学习的人在一群打游戏、看恐怖片的人当中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

他很快就被这群同学排挤了,同学们说他开台灯影响到他们娱乐的氛围,便直接把何世豪的台灯给砸了。

再一想到平时有些同学在他学习的时候无缘无故过来就把他的书给扔掉,甚至撕毁,还嘲讽他“这么多内容你看什么呀”,何世豪心里就更是气愤不已了。

这件事,让何世豪下定决心要远离这群人,他要跳出这个圈子。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大雨过后,有两种人——一种人抬头看天,看到的是蔚蓝与美丽;一种人低头看地,看到的是淤泥与绝望。

如何跨越逆境、离开现有的圈子,取决于我们内心的选择。

很显然,何世豪做好了“逃离”的准备,他不想再被他们同化。

从那一刻起,“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要专升本”成了何世豪人生计划里最重要的事。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每天晚上都一个人坚持在厕所学到四五点,也因此同学们就给他取了一个“何五点”的外号。

功夫不负有心人,何世豪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他收到了只招收100名专升本学生的泰山医学院的录用通知。

(三)写成“凡人修天传”

进入了本科学校学习的何世豪尝到了学习的甜头,学习的目标更是清晰。

接下来,他又做出了考研的决定,而且坚定地选择报考我国最好的神经外科学校——首都医科大学。

辛苦,不言而喻。

每一天何世豪都在熬夜学习,可以说是不眠不休。

他见过凌晨三四点钟的样子,也熬过最深的夜晚。

长期熬夜导致何世豪的肝功能受损,转氨酶一度飙升至200。一般情况下,正常的指标应该是不超过40,可见何世豪当时的身体是在多超负荷地运转。

即使在身体条件这么差的情况下,何世豪依旧没有停下来。

因为他心中只有一个目标,他就像一个孤独的勇士一般,在自己认定的战场作战。

笔试过后,一开始何世豪觉得自己是没有希望的。可是,他居然过了复试线。

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得好好表现。

在面试中,他倾尽全力,紧张、期盼、无助……各种情绪在他心里盘旋着。

回答完问题,何世豪心里想着自己肯定没戏了。哪知考场里老师宣布“何世豪,恭喜何世豪同学,你被王嵘教授录取了。”

何世豪一个七尺男儿,当场就哭了。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写过这一句话:“苦难是什么?苦难应该是土壤。只要你愿意把内心所有的隐忍种在这个土壤里面,很有可能会开出你想象不到、灿烂的花朵。”

何世豪用多年的努力和隐忍为自己开出了胜利之花,他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英语能力被王嵘教授“破格”录取。

他为自己多年的坚持和付出后的回报而哭,为导师“英雄不问出处”录取了他一个专科生的感恩而哭。

研究生生涯中,王嵘教授给了他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他肯定何世豪的付出,甚至放手让他去主导科研项目。

后来,何世豪继续留在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攻读博士学位。

一个专科生,从“专升本”到攻读博士学位,为了改变人生的命运,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按照何世豪自己的话来说,“我也是付出了200%的努力,专科生是绝对不允许失败的。”

他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打怪升级,边走边给自己设定更高的目标。

他要继续深造,他要不断自我鞭策、精进努力、追求卓越。

因为得到斯坦福大学专家的认同,何世豪顺利争取到国外交流访问的机会。

目前他在旧金山访学斯坦福,开始了两个烟雾病项目研究,立志成为下一代顶尖神经外科专家,希望和团队在研究上取得新进展,早日回国为祖国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

此时的何世豪,比起之前专科学校的同学,早已让自己的人生熠熠闪光。

但是他一直在往前走。

何世豪的人生,表面上看起来是人生逆袭,实际上是厚积薄发,他用努力、坚持、信念成就了现在的自己。

他不是天才,他只是一个为梦想而努力拼搏的普通人。

《岛上书店》里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生命中,都有最艰难的那一年,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与困难,这种时候最是考验一个人的心性修养。

在追梦的路上,命运也给了何世豪无数的考验。他也迷失过、彷徨过,曾经也怀疑过自己的努力。

一晃十年过去了,每天高强度的学习,真的值得吗?何世豪也这样问过自己。

但是他很快找到了答案,值得。

就像斯坦福神经外科官网上的宣传语“培养下一代神经外科的领袖”,何世豪的为了立志成为下一代顶尖神经外科专家这个目标,这一切便都值得。

祝福他,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辉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