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呐喊》蒙克(1893年挪威)

68《呐喊》蒙克(1893年挪威)

00:00
04:06
必知理由
◎“表现主义”绘画风格的典型代表
◎ 被称为“心灵的现实主义”的蒙克的代表性作品
◎ 永恒的人物形象,永恒的创作主题,永恒的象征意义
〉名画档案
名称:《呐喊》/画家:蒙克/创作时间:1893年/尺寸:121×141cm/类别:油画/收藏:挪威,奥斯陆,国立美术馆
画家简介
蒙克(1863~1944),挪威著名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出生于挪威洛顿的一个名门望族,但是经济并不富裕,父亲的安排念完了工程学,后来才专心于他一直喜爱的他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痛失亲人的不幸,这对他的创生了极大的影响。他的作品曾深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1的《病孩》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他擅长表现苦难、爱情、死亡等主题,代表作有《《青春》、《呐喊》、《绝望》、《生命》等。
[插图]
名画欣赏
“一天傍晚,我和两个朋友沿着一条小径散步,天边落山的太阳像血一样红,我疲惫不堪且病魔缠身,一阵忧伤涌上心头。我止住脚步,呆呆地伫立在栏杆旁,我感到天地都要窒息了,一股无法名状的恐惧和不安涌上心头,我觉得心灵深处以及宇宙中都传出了响彻天地、令人毛骨悚然的呐喊声……于是我画了这幅画,将云彩画得像真正的鲜血,让色彩去吼叫。”这是蒙克创作这幅画的来龙去脉。画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昏暗的天边云彩像流着的血河一样波浪起伏地挂在那里,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恐怖而血腥。黑色的群山仿佛是死亡的幽灵,从远方向这里压来。一条让人看不到尽头的木桥上,一个骷髅头一样的人物正在那里无助、惊恐,歇斯底里地大声呐喊着,他双手捂着耳朵,脸扭曲地变成了三角形,两个空洞洞的眼窝十分明显,模糊的身躯活像一个幽灵。他的前方有两个人无动于衷地向前走着。
蒙克的母亲在他五岁时就因肺病撒手人寰;蒙克最爱的姐姐在他15岁时也因肺病离他而去,妹妹常年患精神病;成年后,他的父亲和弟弟也相继离世。一连串的丧亲之痛,使画家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绝望。这幅画可以理解为是画家长期积累在心头的绝望和对死亡的恐怖、痛恨、无奈等等感情的火山爆发式的突然爆发。从大的方面延伸理解,也可认为是脆弱的人类个体在面对自然灾害、疾病、死亡、恐怖、绝望等等情绪面前一种本能的情绪发泄。特别是当代社会,战争、疾病的威胁、信仰的危机、沉重的生活压力、失业的困扰等,让现代人类不堪负荷,因而这种深入骨髓的发泄和本能的恐慌也就很容易为人理解了。因此,这个《呐喊》的主题有着广泛的社会意义,也会随人类社会的延续而延续。而画中的人物也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是蒙克自己,也是你、我、他等千千万万的生命个体,是整个人类本身。
从表现手法看,这幅画是典型的表现主义风格,画面上红黑色彩的强烈对比,让人头晕目眩。而扭曲的造型也运用得淋漓尽致,云彩的形状不是正常的块状而是波浪的流水形,画上的人物更是彻底变了形。正是通过这一切夸张扭曲的变形,强烈眩目的色彩对比,把人物内心想要表达的情绪渲染得入木三分,达到了画家的创作目的。
绘画知识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的艺术表现形式。强调人的爱恨情仇等主观感受,不再把重视自然和绘画的真实性作为目标。在造型上多采用扭曲的形式,强烈的色彩对比,通过病态、变形的美感,来表现心中的焦虑、恐怖、爱与恨等心理感受。代表人物有挪威的蒙克,法国的弗拉曼克、卢奥、柯克西卡等。
[插图]
《呐喊》又名《呼号》,在这幅画中人对孤独与死亡的恐惧感被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恐惧感始终魔影般不离画家左右,因此他在此画中把那种常常纠缠着他的恐惧赋予概括、更含糊乃至更恐怖的表现。凄惨的尖叫在画家的描绘下变成了可见的振动,像声波一样扩散。画中那婉转随意的线条,与画面内容相吻合,十分具有表现力。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