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评论员 林如敏
近日,一个名为《中年男正走向慈祥》的视频刷屏网络。视频有五分多钟,用华丽的文本、调侃的语调,直指失意、失业中年男的种种不堪。
视频截图
这个视频当然是媚俗的。但是,一个产品之所以成为爆款,背后一定有其内生逻辑,无视它成为爆款的事实,非要以“骨骼清奇““不屑一顾”的姿态去面对它,只能是另一种更大的媚俗。
调侃中年男向来是欢乐且安全的。腰部缠满了颤巍巍的五花肉,直指生理的衰败;眼中有安静与慈祥,却不再有光,那是状态的萎靡;刷一天抖音之后倍觉“空虚寂寞冷”,是精神的荒芜。
嘲讽中年男很少会引来抗议,正如这个刷屏视频的弹幕中,更多的是心有戚戚焉的对号入座,而女性读者的留言也不乏“中年女人同样如此”的自嘲。但倘若某一个视频直接以女性作为解构的对象,那么大概会引来“不正确”的指摘。
多年前作家冯唐一篇微信推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同样成为爆款,随后更多人挖掘了所谓“油腻男”的标志。自那之后,我默默地除下了腕上的手串,从此尘封于柜底再不见天日。冯唐是狡黠的,他用“如何避免”这样的前缀掩盖了自己的狼子野心,使他的恶意摇身一变为劝人向善的醒世恒言。我们同样不能否认的是,类似的推文屡屡成为爆款,说明总有一根触须刺中了人们的心房,从而引来大面积的共鸣。
《中年男正走向慈祥》以一种伪文艺的方式放大、漫画了中年男人的生存状态。“从白衣少年到神神叨叨,这是一个男人的成长”,说它是写实也好,变形也罢,似乎有几分道理,又似乎是不着边际的扯淡,但是,哪怕这是一碗毒药,许多人也把它当成了一杯香醪一饮而尽。
如果要追寻意义,我以为意义在于其中多少流露出的对时光易老、宇宙无穷这一永恒命题的思考。“看着东江水滚滚而过,感受着时间的流水,正把自己冲向注定的归途”,这和《古诗十九首》中“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等脍炙人口的诗句,隔着千年的时空,达成了某种呼应与唱和。
但所谓“人的觉醒”“诗的觉醒”,当然不应该囿于一己之悲欢。“很少人能够深深体验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的悲痛,至于那能够在死生存亡之际,省悟宇宙长存而人生短暂,从而产生形而上的深悲的人,未免就更少了”。(《秋水堂论》)
在这样的慈悲与智慧中,慈祥的中年男就不应该成为嘲讽的对象。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编审|王倩 李珊红(实习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