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的组成及由来
肾气丸由:桂枝、附子、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八味药组成。“肾气丸”又名“桂附地黄丸”,现代这张方子中的“肉桂”在汉代时用“桂枝”。“桂附地黄丸”顾名思义,是“桂枝、附子”和“六味地黄丸”的简称。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在“六味地黄丸”中:“熟地”补肾阴,“山茱萸”敛肝阴,“丹皮”清血热,“山药”补肺阴,“茯苓”去脾湿,“泽泻”利小便。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肝阴不足,心有虚火,肺阴不足,肾水不足呢?这是因为“脾”为“中轴”运化“四方”。“脾藏”的功能一旦失去了平衡后,其它四方的“肝心肺肾”便会受到牵连。
茯苓的意义
“五藏”均有“边界”,即《黄帝内经》中所讲的“五充”。人体“中央的水盛”会“泄洪”到“脾藏”边界的“肉里”。“肉里”被水“注满”如长期没“出口”,内部“荣气”便会与“水”郁结,便形成了“痰湿”。时间再久了就会形成“脂肪瘤”。所以在这些形成的前期,我们需要用“茯苓”来进行“泄洪”排水。到后期“痰湿”重时,就不好治了。
因此,“肾气丸”单从“茯苓”这一味药来看,就已经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因为它治理是水的上游,不解决这个“上游开关”的问题,全身“四方”之水便不能有序的循环起来。就算我们用熟地、山药再多,最后往往只会徒增烦恼。
肾气丸的原理及由来
“肾气丸”是治理“中央湿气”盛为前提的方剂,即“土盛克水”。停留在局部的“水”中医称为“湿气”。“湿气盛”时就会截断“水液”的循环。“肺肾肝”为人体“水液”生成之“来路”与“生路”,为了推动“水液”运行,故用“茯苓”利水。水弱不治火时所生之虚火,用“丹皮”清除,最后用“泽泻”将体内废水排出体外。
“肾”主全身“水液循环”,为了推动“肾水”运行,所以需要在水中增加“命火”。为了推动“心血”运行,所以用“桂枝”来增加“血中”的“相火”。用“附子”来增加“水中”的“命火”。这便是“肾气”二字的由来。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