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问道心得《道德经》
第七十五章:贤于贵生
作者: 赵妙果 2022-12-17
主播:笑口常开好运来A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解释】:民之饥饿,是因为统治者吞吃税太多,因而饥饿。民之难治,是因为统治者为所欲为,因而难治。民之所以不怕死,是因为统治者奢侈腐化,因而不怕死死。只要不把养生当成重要事的人,才是真正懂得珍惜生命的人。
问道心得
一、人的寿命一定程度上是先天基因决定的。先天之心是道心、是无心、是自然之心。因此养生重在养心,关键是清心寡欲欲,这才是不求生而长生、不欲贪而固道道,道存才是贵生。
二、为什么现在那么多人得富贵病?这些都是因为过度养生!过度养生是人生的灾难、病痛的祸根。不求生之厚才是长生的最高秘密。慈、节俭、不敢为天下先的贵以身为天下,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不刻意养生,顺应自然之道养生,效果更好。
三、懂得人生处处要感恩的人,力量才会真实地生长!“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是最高明的贵生久治之道。
四、只有百姓生机厚了,管理者的生机才能够旺盛;贵民生而轻己生,则民众会乐推不厌,这才是长保社会和谐的长治久安之策。
五、人之所以能作为人,来到地球这所生命大学游学,这是自然界给人的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是否要通过为道日损而逆修积功累德,由此来改造自己的生命走向?真实生命的真正选择是贵生,是一世解脱直到永远!
六、人的才智再高,和道相比也是很渺小的。强者不是追求外表的强大之强,而是自胜者强;是能够退到背后,把成绩和表扬让给别人的强。上天虽然具有无所不能的智慧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但她始终表现为处下,正因不为自己生存,故能长生。
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生道路无论崎岖还是平坦、痛苦还是幸福,都要自己去面对和经历。唯有厚德而行,走到哪里,就把利他功德归功于天地、归功于大家;走到哪里,就把微笑、赞美、感谢带到哪里。大道品格的天长地久就是在以厚德做事中练就的。
八、圣人在疾病或厄运来临时能轻松自在在、心生感恩,然后将疾病或厄运转为道用“:这是我修行的机会,是清理障碍的机会。”一个人,如果不逼自己一把,不在挑战中显化自己的品质,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
九、只要人生还没有觉悟,抓住的东西越多,最后越苦!我们巨大的成功都是缘于对别人的帮助,造福他人就是造福自己。
十、在光明世界中,黑暗中的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感恩、和谐、博爱、精进这几味药,具有威力巨大的疗愈效能!《道德经》讲世间真言,读《道德经》就是读自己生命,运用大道的力量,将为我们的人生插上翅膀。
《道德经》第七十五章 放下自己,珍爱他人,才能和谐共生,长治久安
《道德经》讲规律!如果不看规律,读道《道德经》只会停留在文字的层面。而只有抓住矛盾对立转化的这条基本规律,灵活运用,才能从更深的层面读懂老子的话话。如能坚持依照规律做人做事,自然能悟到大平安、大成功的奥秘。
今天,我们一起进入第七十五章中,来探秘本章隐藏的三条宇宙生命规律。
规律一:有为与过度,是产生祸乱动荡的根源。
【原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这一章的核心话题还是“民”。老子自问自答了三个问题,也对上位者提出了转化矛盾的核心方法论。
第一,人民为什么饥寒交迫?“上食税之多”表示上位者制定的赋税太重,而且税赋使用也不合理,才造成了百姓饥荒。
第二,人民为什么难治?“上之有为”就表示上边不按规律出牌,总是胡来、妄为为、瞎折腾,所以把民心都折腾乱了。世人总想做强者,因为强者可以高高在上、为所欲为,但灾祸往往也就是在为所欲为中悄然而至。所以一旦发现管理落实不了了,不要在下面找理由,而应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个原因就在自己的“有为上为”上。
第三,人民为什么不怕死?老子说是因为为“以其上求生之厚”,即上位者贪图养生、痴迷享乐,对下面压榨过甚——当极少数人占有了社会的绝大多数财富时,越在下面的人就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当上面“求生之厚”时,下面的民众看不到生路,才冒死反抗,不把死当成一回事了,于是就出现了“是以轻死”的局面面。
规律二:放下自己,珍爱他人,才能和谐共生,长治久安。
【原文】:“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老子说,《道德经》就是一本打造圣人的的“生命说明书”,今天我们用少和多的这条规律,来读第七十五章。这一章是写给领导者的,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国的领导者,每个人也都是道的化身,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夫唯无以生为者”:就是不要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唯一重要的——只把自己的生命当生命,却对别人的生命和生存视而不见。
第二,就是不要把财富名利、世间的一切好处和享受,都想方设法地集中到自己手里,当作生命中的唯一追求。
这两点就是“贤于贵生”的含义。
如果把第七十四和七十五两章结合起来理解,我们就能发现:老子在苦口婆心地对我们说:你们要对别人好一点——人类本就是同根同宗的命运共同体,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否则,你让别人不好过,最后你自己也好过不了!所有的武力和强制手段段,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如果把第七十二到七十五章全部连起来看,老子从真正权威、天网恢恢、刑典辩证到贤于贵生一路讲下来,并不只是为了讲给帝王将相听;老子的智慧是对宇宙规律的真知灼见,这些话无论放在治国安邦、还是治企治家、或者日常的为人处世中,都是一样的道理——也就是,无论做什么事,只有珍爱他人的生命与生存,杜绝自己的挥霍奢靡与无度享受,才能真正做到和谐共生、长期共存。
规律三:老子讲人生,讲规律,会用的人悟性很高。
老子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与福,是矛盾对立的两极——福满到极点,会转化为祸;祸损到极点,会转化为福。福崛起时,祸就隐藏;祸横出时,福就潜伏。因此人们常说“危机中也蕴含着巨大的生机。”本章中,老子是以治国理政中的现象举例,让我们了解现象背后、矛盾双方转化的规律。比如“多与少”的矛盾。上位者如果减少税赋,百姓自然富足;百姓富足,就会更加拥护上位者。所以,按照规律走的话,乍一看是少了,但实则却是多了,这就是无为的的妙用。反过来是“有为”,也就是不遵循规律而为所欲为。那短期看,可能会多;但长期看,你压榨别人、为难别人,别人自然会奋起反抗、让你受挫——一旦你连位子都坐不住,还怎么占据这些社会资源呢?
比如“生与死”的矛盾。自古以来,没人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但你若让别人走投无路、命悬一线,那别人也只能豁出命去与你背水一战了。而自然之道定生死,不靠后天餐饮药石的保养,如果靠这些有形之物就能保住一条命的话,那自古以来的帝王将相又怎么会在历史长河中灰飞烟灭呢呢?人之大患,为贵吾身!有些人,只要有一点不舒服就很焦虑,马上看病吃药。其实,人体天生具备自我修复的免疫功能能,一般的小毛病,只要恢复饮食、作息息、心态正常,过段时间身体多数都能‘自然疗愈。而过度厚生,盲目吃药,毒副作用往往更大!一旦自身免疫系统被压抑住住,其修复功能也会逐渐用进废退,最后失去了原有的保护作用,那就得不偿失了了。所以老子说,不要过度贵生厚生,在生与死的这对矛盾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人才能活得更加恬淡自在!
【原文】:这就是《道德经》第七十五章全文中所说的:-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生。命好不好?源于自己的选择,最近特别忙,原计划十月要去广州分公司、天津分公司去和同事们讨论下当地的运营工作,但因为自己手上好几个大项目需要盯着,脱不开身,想推迟至十一月去,却又接到一个客户的请求,希望我在十一月可以帮他们分公司做一个内部的关于利润损失项目的半天培训。我了解到客户今年的业务情况不是很好,因此心里就想着,给他们做个培训也算是力所能及地帮忙做点事,所以当他们提出来时,我就毫不犹豫直接答应了。假如我担心、犹豫,客户或许就会觉得我太忙,不好意思再邀请我去去,以致可能会取消这培训。类-似的培训以前我给其他客户也做过,我翻看了以前的课件,觉得课件不太适合这位客户,所以在培训前重新做了新的课件,而且采用了最新的案例作为实例,以及一些他们熟悉的项目作对比,希望能让客户对利润损失项目的估算会有更直观的理解。周五下午2点如约而至,我原本以为,这是面对他们全国各分公司的培训,到了才知道道,这培训只是面对客户某个分公司的两个小部门,而且他们的大部门领导因为有其他安排,匆匆见了一面后,并没有主持这个培训会议,接待我的是他的一个主管管。那个主管说:“实在是对不起,知道你很忙,这次可以邀请到你真的很不容易易,今年的预算也不多,所以也没法给你讲师费,实在是对不住。而且这个培训只是对我们小部门内部的,安排得不周到,你不要介意!”。我说:“其实应该说对不起的是我,也感谢你们能给我机会和大家一起讨论今天的课题,我也只是处理同类项目的数量多了,其实也不专业,所以也更不要提讲师费,我是靠大家信任,才给了我很多可以接触这些项目的机会。原本培训到了下午4点就该结束了,但是客户其他部门的同事陆陆续续地过来讨论一些话题。最后问到一个他们最新处理的项目,一聊才知道,因为他们缺少经验,错误评估了这个案子可能的损失程度,这个项目极有可能损失会超过1亿,而且项目非常的复杂,搞不好会有诉讼风险。客户说说,他们听了今天的培训,才意识到了严重性,后续准备马上向总公司提出申请,希望我能帮助他们处理这个项目。
原本是免费的培训,结果不知不觉拿到了一个大项目,实在是有点尴尬。我对客户说:“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现在的心情,今天只是来和大家一起讨论项目处理经验的,这项目如果已经有其他同行处理,可以让他们继续处理,我其实是可以协助的。”客户说:“没有关系,让你处理,我们心里有底。”客户的话,实在是让我感动,原本想力所能及地做点事,结果回过头来,最受益的还是自己,惭愧愧!细细想来,这样的事情似乎经常发生生,如果不是平时有写日志的习惯,估计我也不会特意地想起来,但一旦想起来,就觉得心里特别的温暖。从业20年以来,都是这些客户在真诚地帮助我,而我每想起自己的“做事风格”就觉得好惭愧,没时间应酬和接待客户,平时也不送礼,偶然和他们联系一下,也都是和他们讨论技术问题。可是即便是如此少的联系,在当今这个时代仅仅是通过做好自己的本份,而缺乏业务销售上的那种实惠和温度的回馈,为什么客户反而会给我更多机会?客
客户常说我是“芸芸众生”中的一股清流流,遇到问题,就会想到我们的技术,就会觉得我们可以真正地帮他们解决问题。客户还说,这个社会的清流太少,值得保护!我在那一刹那,十分的感动。我其实把工作当修行,“利他付出”一开始只是我在工作中的一种尝试,做得多了,习惯了,就成了自然,不求回报。但是现在看来,回报反而更是丰厚。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也”,利他付出就是柔弱的力量,让客户感动于这样的内心柔弱弱,愿意成为护持善念、护持“利他付出出”的人。而人若对天“利他付出”,这就是“天在做,人在看”,就是老子说一的“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我以前有位同学,他说“世人趋利”,所以他每当逢年过节都要忙碌地给大领导们拜年送礼,平时工作时也总是在岗位之外去“拿外快”,但是这20年来总是诸多不顺利,要么就是大领导突然被调走,来的新领导不待见他,要么就是上级突然派来了“空降兵”。结果20年来,他还是公司的一个项目经理。每次同学聚会时,他都会自嘲地对我说:“要比命,没有人比你更好了,工作以来,你不用请客吃饭送礼礼,不喝酒,不去KTV,但是每任领导都把你当宝,每次升职都是你优先……”。我现在想想,的确我真的是好命。2014年开始学用《道德经》,让自己能慢慢梳理自己人生的前35年。于是在40岁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人生真的就是一场修行,你是选择有形的财富、名誉等,还是选择内心的需求、灵魂的滋养,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如果选择后者,工作和事业只是修行的场所而已,你所付出若能让其他人受益,那么世人得到世人所需,你得到你之所需,各自相安,岂不是最大的安好?!如果选择后者,家庭也是修行的场所,任别人如何对你,你只是秉承修行者应该想、应该做、应该悟而去做,世间万物都是来看到自己的一面镜子,待到积累到足够的厚德时,自然可以做到“境随心转”!
所以,所谓命好,源于我们的选择,我命在我不在天,“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我独泊兮”,这是要我们明白自己心中的道,去做到,就会真正得到!
道德经学用悟道心得
和谐身心,我的责任
和谐家庭,我的责任
和谐企业,我的责任
和谐社会,我的责任
欢迎新老朋友,明天继续收听和关注,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哇,声音真好听优美动听,可以互粉交流一下吗?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