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又在海外“出圈”,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难在哪?

深圳又在海外“出圈”,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难在哪?

00:00
12:33

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

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直新闻

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引发海外媒体持续关注。深圳卫视直新闻注意到,连日来,芬兰、印度、马来西亚、肯尼亚、加拿大智库等多国媒体和机构,都报道和关注了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的消息,并给予高度评价。

为什么能“出圈”?

11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上发表的致辞中明确提出,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8天后的11月13日,在武汉主会场和瑞士日内瓦分会场同时举办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圆满收官。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在 框架内设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决议草案》,全球首个“国际红树林中心”落户深圳。

对此,《马来西亚太阳报》指出,作为科技创新之城,深圳“不断努力探索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对于大自然充满敬畏,珍惜并精心呵护当地的红树林湿地,“国际红树林中心”的成立,意味着深圳的努力得到肯定。报道还特别提到深圳保护了候鸟的国际迁徙路线。根据香港观鸟会对濒危鸟类黑脸琵鹭的普查数据,2022年全球共记录了6162只黑脸琵鹭,其中369只在深圳湾一带过冬。

《马来西亚太阳报》(Malaysia Sun)报道截图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Helsinki Times)》、印度《全球先驱报(The Global Herald)》、肯尼亚首都调频广播电台都认为“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将对国际红树林的保护带来重要的积极影响。

芬兰媒体《赫尔辛基时报(Helsinki Times)》写道,“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表明,中国在快速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于湿地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对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芬兰《赫尔辛基时报》(Helsinki Times)报道截图

印度媒体《全球先驱报(The Global Herald)》说深圳将成为全球红树林保护与合作的重要平台。肯尼亚首都调频广播电台(Capital FM News)也强调了这一点,认为在深圳建立世界第一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帮助与服务。

印度《全球先驱报》(The Global Herald)报道截图

肯尼亚首都调频广播电台(Capital FM News)报道截图

加拿大智库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也关注“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给研究所留下了深刻的印象,IISD在文章中引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总干事奥伯勒的话指出,“湿地是基于自然最终的解决方案”。

加拿大智库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ISD)关注“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深圳

深圳卫视直新闻特派记者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现场,也感受到了国际社会对“国际红树林中心”落地中国深圳的关注。

波兰原气候与环境部部长、联合国第24届气候变化大会主席米哈乌·库尔蒂卡(Michal Kurtyka)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专访时表示:“红树林的保护非常重要,我向深圳的同事表达致意”,“选择在深圳成立这一中心是一个完美的举动,祝贺深圳”!

米哈乌·库尔蒂卡在B20峰会期间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采访

据悉,“国际红树林中心”将保护、修复、合理利用红树林和滨海蓝碳生态系统作为工作重点,鼓励所有感兴趣的缔约方、非政府组织、社会组织,以开放、包容、透明的方式,自愿参与中心的建立和运作。

中方与会代表表示,“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工作具体包括技术交流、信息共享、监测评估和援外培训等,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服务和帮助。

为什么是深圳?

国家层面选择深圳,对于深圳来说,既是“得天独厚”的机遇,也需要“舍我其谁”的担当。

首先,深圳生态保护的成果突出,自然禀赋能够承载“国际红树林中心”的建设。40多年来深圳城市的发展历程,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放在同样重要位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深圳绿色竞争力在中国289个主要城市中居首位。深圳对红树林的保护由来已久,目前全市有红树林约213.62公顷,主要分布在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此外,深圳滨海区域的红树林、盐沼、珊瑚礁等湿地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稀有性,记录有40种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和16种濒危珍稀鸟类。

由福田红树林湿地和隔湾相望的米埔后海湾湿地(位于香港境内)所构成的区域,是东半球候鸟重要栖息地和南北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每年数万只往返于东亚—澳大利西亚的国际候鸟在此停歇。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这就是其中的一条。

新时代赋予深圳新的城市使命,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是深圳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内在需求。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昨天(11月14日),在举世瞩目的中美元首会晤期间,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就共同努力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达成共识。国家最高领导层在重大外交场合,多次提及中国在实现双碳目标上的努力,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减碳及经济转型发展上的坚定决心。

不过,也必须看到,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减排任务异常艰巨,欧盟于1979年碳达峰,美国于2005年碳达峰,这两大经济体都表示计划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也就是欧盟和美国各自有71年和45年的时间从峰值走向净零排放,而中国要求自己用30年就要从峰值降至零排放。

另一方面,按照“十四五”规划目标,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到 2050 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中国要同时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以及高效的节能减排,有专家指出,碳排放权就是发展权,中国选择了一条刀锋之路,这是身为大国勇气与担当。可以说,这某种程度上是“既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需要智慧与执行力,需要探索可行的发展路径。

现在,国家对深圳寄予厚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把“可持续发展先锋”作为深圳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深圳正围绕着双碳目标,谋划新的绿色发展格局,在政策法规、标准体系、能力建设、公众参与等领域不懈探索创新。例如深圳出台了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提出了《深圳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

湿地的保育与减碳本身密切相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以更高标准探索经济增长与环保并重的发展路径,是深圳新时代里的必然担当,国家需要这份高质量发展的“深圳实践”。

有什么挑战?

深圳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有利于我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生态保护是综合性、系统性工程,需要社会经济各领域统筹协调,非常考验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与香港米埔自然保护区,在地理上属于同一个整体,只是由于行政区域不同而成为两个相对独立的地块,因而深圳与香港的红树林保护一直处于协同推进的状态。比如在这一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上,深圳一直保持和香港的密切沟通:为共同保护鸟类栖息与飞行安全,双方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500米范围内,要求建筑高度低于50米。

2021年8月底,《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发布实施,《规划》重点对国际重点湿地和红树林保护区周边的城市照明建设作出了规定,要求其不得对生态保护产生不利影响。同时提出,若涉及候鸟迁徙、迁移需求,还应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候鸟迁徙季主动进行生态避让,严格限制景观照明的开启及动态照明的使用。福田红树林保护区为减少滨海大道车流对鸟类栖息地的影响,专门建设了一段数百米长的玻璃隔音墙。因为深港双方是在完全不同的行政管理体制下,协同推进红树林的保护,这对于跨国、或者跨地区的湿地保护,都有参考价值。此外,深圳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红树林的保护,深圳市红树林湿地保护基金会是中国首家由民间发起的环保公募基金会。

“国际红树林中心”建设方案已经提出要对发展中国家的生态保护提供帮助,深圳在环保领域的一些经验、方法可以帮助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在湿地保护上少走弯路。

以斯里兰卡为例,该国也希望能够修复红树林湿地,但是因为种植了错误的树种,在23个红树林修复项目中,有将近一半都失败了,新种植的树木无法存活。肯尼亚首都调频广播电台(Capital FM News)也强调了这一点,认为在深圳建立世界第一个“国际红树林中心”将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帮助与服务。而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在环保上的合作,也将助力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能力的提升。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新征程上,深圳不仅要建设科技之城、创新之城,也要以建设“国际红树林中心”为契机,为全球生态保护贡献深圳力量,打造中国样本。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作者丨段晓卿、李佳怡,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推荐阅读

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