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提升法治素养
一、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背诵
1;法律的含义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腿姐说;
①;法律与其他规范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法律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②法律体现的并不是所有人的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且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意志。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制定: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包括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和法律的公布四个环节。
(2);法律执行: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实现的重要环节。
①;基本原则: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
②;两类主体:一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二是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
(3);法律适用: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
①;司法的基本要求: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②;司法的原则:司法公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4);法律遵守: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腿姐说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相对应的一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其他的法规与条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②;法律的制定就是立法的环节,法律的执行是执法的环节,法律的适用是司法的环节,法律的遵守是守法环节。
③;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可以理解为“形成书面文本”
④;法律的执行、适用、遵守则是把法律规范转化为法律实践,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这可以理解为“书面文本变为现实操作”
二、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1;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0新大纲
(1);重大意义:
①;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
④;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⑤;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⑥;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必将增强干部群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
⑦;凝聚了法治建设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必将有力提升中国法治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2);主要内容:“十一个坚持”系统阐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战略地位、工作布局、主要任务、重大关系、基础保障等,涉及的都是全面依法治国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构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大纲;背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2);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原因: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历史的必然结论。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遵循的原则: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这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
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腿姐说;
地位不同、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对不同人群具有针对性的道德要求
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法治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靠法律的预测、惩罚、威慑、预防等作用进行约束,德治是靠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进行教化;
违反之后的后果不同;法治是追究法律责任;德治是道德谴责;
实现方式和载体不同;法治是依靠法律实施;德治是培育和弘扬道德;
法治和德治对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作用。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法治和德治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
3;建设法治中国;新大纲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①;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②;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
③;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④;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这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⑤;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2);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①;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法治政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法治政府建设是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基础工程)
②;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3);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①;科学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②;严格执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
③;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④;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
三、维护宪法权威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新大纲);背诵
地位:宪法至上。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
②;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③;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统帅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特征。
④;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⑤;宪法是实现国家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个人发展的基本准则,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
2.宪法的基本原则;新大纲
①;党的领导原则。
②;人民当家作主原则。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④;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⑤;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突出特点和优势。
腿姐说
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注意三个“一切”和一个“任何”。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
②;考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记住“稻草人”架构。宪法为核心,法律为主干,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3.加强宪法实施与监督新大纲)0背诵
(1);加强宪法实施。
①;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我们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
②;坚持依法立法。
③;坚持严格执法。
(2);完善宪法监督。
①;健全人大工作机制。
②;健全宪法解释机制。
③;健全备案审查机制。
④;健全合宪性审查机制。
四、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1);内涵。
①;正当性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公平、平等、民主、人权等理念。
②;规范性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
③;逻辑思维:以法律手段和方法为依托分析和处理问题。
④;科学思维:符合规律、尊重事实。
(2);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区别;理解
①;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
②;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
③;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
④;标准上(分水岭在于最高权威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的最高权威是法律;人治思维的最高权威是个人。
(3);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第一,法律至上: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尤其是完法至上)
①;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②;法律具有优先适用性。③;法律具有不可违抗性。
腿姐说
①;普遍适用性是从正面来强调的,指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②;不可违抗性是从反面来强调的,因为“一旦违反”法律,无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判断体现的是普遍适用性还是不可违抗性,关键看材料有没有出现“违反”这个词,出现了,一般应选不可违抗性。
第二,权力制约: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
第三,公平正义。
1);权利公平。
①;权利主体平等。②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③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2);机会公平(记忆为“起发际”)
①;国家和社会要积极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努力创造平等的起点。
②;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不断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领域。
③;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平等机会,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3);规则公平。
①;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②;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③;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
4);救济公平。
①;司法救济公平。②;行政救济公平。③;社会救济公平。
第四,权利保障。
1);宪法保障:前提和基础。
2);立法保障:重要条件。
3);行政保护:关键环节。
4);司法保障:最后防线。
第五,程序正当: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时限性等方面。
2;法律权利与义务(理解)0背诵
(1);法律权利。
①;内涵: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
②;特征:第一,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第二,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第三,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现,这是法律权利区别于其他权利的根本所在。
第四,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2);法律义务。
①;表现形式:作为义务,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不作为义务,义务人不得实施的行为。
②;特点:第一,法律义务是历史的。第二,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第三,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坚持义务法定,是依法治国和人权保障的重要体现。
第四,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①;辩证统一。
第一,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第二,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第三,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
②;一律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
第一,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平等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治的基本原则。
第二、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具体设定上要平等。第三,权利与义务的实现要体现平等。
③;互利共赢。
腿姐说
①;法律权利可以部分放弃,但法律义务是不可放弃的。
②;在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时,一般会考辩证统一的关系,要记住辩证统一关系的三个表现。
③;法律义务是历史的,指的是整个法律义务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历史地变化;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指的是具体的法律义务因为具体情况发生变化,出现转化、派生或消灭。
(4);依法行使法律权利;理解
①;政治权利:选举权、表达权、民主管理权、监督权。
②;人身权利:第一,生命健康权。生命权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具有神圣性与不可转让性,不可非法剥夺。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第二,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第三,人格尊严权、住宅安全权、通信自由权。
③;财产权利:私有财产权、继承权。
④;社会经济权利:第一,劳动权。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上的保障。第二,休息权。休息权是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社会保障权。第四,物质帮助权,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⑤;宗教信仰自由。公民有信与不信、何时信、信哪个宗教或教派等的自由。同时,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必须受宪法法律约束。
⑥;文化教育权利。教育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公民在教育领域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训练的权利。文化活动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公民的文化权利,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和进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腿姐说;
①;注意区别财产权利和社会经济权利。私有财产权不属于社会经济权利。
②;注意辨别法律权利的类别和所包括的内容,不要混淆。
(5);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①;权利行使的目的要正当。要合法正当,不得破坏公序良俗和妨碍法律。
②;权利行使要有必要限度。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限度来行使权利。
③;权利行使的方式具有法定性。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行为方式。
④;权利行使的正当程序。坚持程序正当原则。
(6);依法履行法律义务;背诵
①;基本法律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
②;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腿姐说
①;行政处罚是对外的,是针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
②;行政处分是对内的,是针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及失职行为。
3.不断提升法治素养;新大纲;背诵
(1);尊重法律权威。
①;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②;尊重法律权威,就要信仰法律、遵守法律、服从法律、维护法律。
(2);学习法律知识。
①;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提升法治素养的前提。
②;参与法治实践是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参与法治实践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一是参与立法讨论。我国国家或地方的很多立法都要广泛征求意见或者进行听证,可以参与这些立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有关意见。二是旁听司法审判,了解案件的审判过程;等等。
(3);养成守法习惯。
守法,就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①;增强规则意识。养成规则意识、坚持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②;守住法律底线。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
(4);提高用法能力。
既要维护自身权利,也要维护社会利益。
下册搞起来 谢谢哈
求下篇的各种易混词各种k的总结真的要背疯了
终于到法律啦
期待下册
期待下篇!
终于更了啊
学完打卡
棒,
下篇更新在考研指定能行(V❤️)
腿腿子的小迷弟 回复 @浅笑痕_3i: 下篇在公主号考研指定能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