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要放下“受害者”心态

父母也要放下“受害者”心态

00:00
03:56

记得贴吧原来有过一个主题是“父母皆祸害”,不少年轻人感到父母坑害了自己,令自己不得不用一生来治愈童年。此处我暂不评价。我想说的是,受害者心态,不论对于谁,都是负面的,没什么积极价值。而很多为人父母者,也有受害者心态。
我很久以前,的确觉得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都爱孩子,后来我才知道不是。有的妈妈非常讨厌孩子,是意外怀孕,且厌恶孩子打破了她对生活的享受,需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还要哄孩子不哭,有人就直说,我自己都没长大,还要养孩子?哪怕是老一辈帮忙带孩子,这个妈妈也不能完全不管。你能理解吗?有人真的想扔掉孩子。其实就像养宠物的人由于不方便而想要扔掉宠物一样。也有的妈妈有强烈的女权观念,将社会给予女性的压力、给予母亲的压力,因育儿而导致工作不顺的郁闷,转化为愤怒,在养育孩子时,充满怨怼,把情绪扔给孩子,或把孩子扔给别人养。还有的妈妈跟爸爸感情不好,却由于孩子的存在而无法分开,便将对爸爸的愤怒针对了孩子,整天抱怨孩子的存在拖累了她的人生,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充满自我否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人间的多余。
为什么说的都是妈妈呢?因为许多爸爸很容易就脱身了,不必绑定孩子,也就少了受害者心态,这恐怕与社会心理和性别分工的不公平有关,所以丧偶式育儿往往发生在女性身上,妈妈们受害者心态会更多。
但与孩子关系上出现问题的爸爸也可能有受害者心态,尤其是孩子长到青春期的时候,开始与之前较为疏离或隔膜的爸爸发生冲突,倔强对倔强,有时一地鸡毛难以收拾,若是妈妈在当中难以调停,爸爸跟孩子就可能形同水火,有的爸爸居然会离家出走,他们也感到自己非常委屈,简直生了个“来讨债的”,自然对于夫妻关系也没啥好处。
放下受害者心态,首先要觉察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心态,理性地观察孩子究竟处于什么情况,而不是沉溺于自己的焦躁情绪。其次,避免灾难化思维,比如,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大学,没有好工作,要啃老,别人都笑话我们家,完蛋了……第三,在与孩子的关系中,明白自己是大人,尽量平和地接纳孩子,如果我们成年人都稳不住,如何指望自己的孩子能稳住呢?对于父母的成长,这的确是最大的挑战。再从根源来说,有人根本不爱孩子,生孩子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觉得孩子拖累了自己的幸福,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情况,最好还是不要制造一个一出生就被嫌弃的孩子,以免以后他说:你没经过我同意,就生了我。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