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11)

(二十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11)

00:00
05:25

[二十六]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yidai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11

 

宋高宗其实并不欢迎辛弃疾这样的南渡者,尤其介意的是这位南渡者竟然是个英雄豪杰,永远在自己耳边聒噪着北伐。这样的人,还是一辈子让他投闲置散的好,免得生事。

 

南宋的外交政策早已注定了这个南渡英雄后半生的命运。朝廷很大度地给他职位,给他财富,给他荣誉,就是不给他实现北伐壮志的任何机会。辛弃疾不知道有没有后悔过,如此苟活在南宋难道真的就比留在金国更好吗?职位、财富、荣誉,这些东西可以软化凡夫俗子,却无法羁縻一位英雄。所以辛弃疾的词里满是壮志难酬的苦闷,满是故作旷达的凄凉。

 

在南宋文恬武嬉的日子里,金国却一直都在励精图治。金世宗即位之后,为了彻底摆脱蛮夷身份,争夺正统王朝的地位,在境内大力推行儒家仁政,以至于为自己赢得了“小尧舜”的称号。眼看着就连意识形态的制高点也要落入金人之手了,南宋收复故土的希望一天比一天渺茫。对于辛弃疾而言,再没有什么事比这更令人痛心了。

 

壮志无酬,便只有在诗酒中自娱。早年在金国的时候,辛弃疾曾以诗词拜谒前辈蔡光,蔡光说他的诗缺乏潜力,但他日必当以词名家。入宋之后的辛弃疾果然成为词坛巨擘,在他的手里无语不可入词,也只有词最能够排遣他的忧愤。

 

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推测《青玉案·元夕》写于辛弃疾初官临安之时。那是他理想最充盈的时候,刚刚完成了胜利的南渡,天真地相信南宋朝廷将会对自己委以重任,击楫中流、北伐中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在金国的早年岁月使他幻想出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大宋王朝,不知道种种的龌龊与孱懦将在今后几十年里不停地以令人发指的姿态关照他的理想与命途。

 

在初官临安的元宵之夜,他看到的是传自北宋的璀璨如天街的花灯盛况,看着无数的临安市民戴着闹蛾儿、雪柳,乘着宝马雕车,欣赏着如千树繁花一般的灯火,仿佛这真的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太平世界: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这熙熙攘攘的赏灯人群里,不知道是谁引起了他的注意。灯光太闪烁,人群太稠密,稍不留意便失去了她的踪影。他苦苦地在人海中找寻,向人潮最汹涌处找寻,向花灯最璀璨处找寻。当焦躁已难抑制的时候,蓦然回首,不经意间却在黯淡的灯火下,清冷的人流处,看到她亭亭地站在那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晴晴晴晴鹅

    “职位、财富、荣誉,这些东西可以软化凡夫俗子,却无法羁縻一位英雄。所以辛弃疾的词里满是壮志难酬的苦闷,满是故作旷达的凄凉。”这两句评价真的太到位了,赞同!

    量子初音 回复 @晴晴晴晴鹅:

  • 谷太多

    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向前看吧!

  • 荣英公子

  • 静水深流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