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许子东:100年前,中国人的摩登都会初体验

对话许子东:100年前,中国人的摩登都会初体验

00:00
01:05:12


“此时指挥交通的灯光换了绿色,吴老太爷的车子便又向前进。冲开了各色各样车辆的海,冲开了红红绿绿的耀着肉光的男人女人的海,向前进!”(矛盾《子夜》里吴老太爷来到上海。);

“望过去最初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窜上落下,在水底厮杀得异常热闹。在这夸张的城里,栽个跟头,只怕也比别处痛些。”(张爱玲《倾城之恋》中的女主人公初到香港的场面。);

“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 林肯路。在这儿,道德给践在脚下,罪恶给高高地捧在脑袋上面。”

(穆时英《上海狐步舞》,讲述十里洋场中红男绿女的故事。)

现代意义上的大都会,或许算个“舶来品”。随着晚清开埠,国人开启了大都会的初体验,懵懂于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生活。彼时,上海被称作“东方巴黎”,被当作远东现代性的化身。

作家或许是最敏感的一群人,百年前,中国作者们的书写中,大都会一度是摩登的,却又是堕落的。文学史中,中国的城市书写意味着什么?它如何影响当今的城市表达?城市书写与中国文学的乡土传统有何张力?

文学研究者、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曾在作品《重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中梳理中国小说中的城市书写,包括呈现上海摩登生活的新感觉派作家,如刘呐鸥、穆时英,到重要的左翼作家茅盾,以及难以归类的张爱玲。

在这些小说里,城市意味着什么?士农工商,百年前的故事里,谁是主角?大都会缝隙处,又有何种人性幽微?

【本期嘉宾】
许子东,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本期主播】

郝汉、余雅琴



【Shownotes】

09:30 晚清中国,近九成的出版物都出自上海

18:05 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叙事是乡土吗?

19:00 新感觉派一面批判着城市的堕落,一面热烈拥抱着都会生活

25:30 不写工人、官员、资本家,张爱玲写得究竟是谁?或许是都市里最庞大却无声的一群人

28:30 张爱玲笔下,小市民的梦想是什么?或许就是要比小市民有钱一些

42:00 都市与传统,在张爱玲爱情小说里的并置关系是怎样的

50:00 城市中的摩登女性,有哪些象征意义

60:35 大都市始终在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


【制作团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荆钗布裙本尊

    电影三女性在男主家的聚会其实是现代女性关系,可能通过男性串联但实质和男性关系不大。比喻于“青楼家庭化”是老眼光看新潮流了。

  • 听友296158265

    文学也反馈出了城市的一部分 是在学习中没想到过的全新视角

  • 春天将明

    作家感叹“城市无故事”以及“太阳底下无新事”。

  • wushaaile

    大上海真是光怪陆离,大上海的老故事怎么也听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