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智慧】《曹刿论战》:至少知道怎么赢(上)

【古人智慧】《曹刿论战》:至少知道怎么赢(上)

00:00
12:37

第十课

《曹刿论战》:至少知道怎么赢上篇

大家好,欢迎回到《古文观止》的课程,我是邵鑫。

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它在我们的高中课本里,叫《曹刿论战》。

但是,这篇文章也有很多人没有那么重视,因为大家觉得,好像就仅仅是讲了一个怎么打仗的事,到底能够通过这篇文章学到什么,很多人不是很清楚。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详细地说说《曹刿论战》

首先是题目里面的这个人,叫曹刿。曹刿不是特别出名,在《左传》当中记载过大概有两三次,在《史记》当中也有他,只不过《史记》里面,他的名字叫曹沬。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字,曹沬就是一个三点水,一个未来的未的这个沬,当然也有一些书在后来传,传到最后,把这个“沬”字写成了泡沫的“沫”。

有一天,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名字叫“曹沫”,你要知道其实正确写法是“曹沬”,那曹沬跟曹刿,一般被认为是同一个人。

为什么?首先是这两个人没有同时出现过。

作为鲁国重要的一个士,两人在历史上都留下了名字。但是有曹沬的时候就没有曹刿,有曹刿的时候就没曹沬,所以很多人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沬和刿这两个字,在古代的读音当中是发音非常像的,所以我们一般认为,我们看到的曹刿的故事,曹沬的故事,指的都是同一个人。

那曹刿也好,曹沬也好,在历史上他的形象,也不是特别统一。就是在《史记》里边记载,它主要是把他当成一个刺客来记载的,而且他出现的篇章就是《刺客列传》,跟荆轲、专诸这些人在一起记载。

而且一上来讲了一个,曹沬劫持齐桓公的故事,就是说齐桓公当时很厉害,侵占了很多鲁国的土地,曹沬作为鲁国的将领,曾经跟齐人交战,但是打了好几场败仗。

最后大家在会盟的时候,曹沬就拿着匕首劫持了齐桓公,要求他退回鲁国的土地,齐桓公没有办法就只好答应了。这是在《史记》当中记载的一段,像刺客一样的故事。

在《孙子兵法》当中也有提到曹刿,但是不是讲的这个故事,而是把曹沬,跟历史上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刺客叫专诸,放在一起相提并论。

所以有一种形象关于曹刿的,说他是一个勇士,是一个刺客。但是还有一种形象,就是说他不但有勇,而且还有谋。

比如说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曹刿论战》,他的形象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甚至可以说有大智慧的人。

那《曹刿论战》这个故事,它的开篇是鲁国遭到了齐国的进攻这一年发生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叫作“十年春,齐师伐我”,因为是出自《左传》,《左传》是由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写的,所以它这里边的就是鲁国。简单来说就是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来讨伐鲁国。

那么这里其实还有一个背景,就是齐国的军队为什么要来打鲁国呢,大家比较清楚的,关于齐国的国君应该是齐桓公,对不对?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以前名字叫小白,姜小白,也就是公子小白。当然齐桓公不是很顺利地即位的,在他即位,之前齐国发生了内乱,然后齐桓公跟他的哥哥公子纠两个人,就逃亡到了其他的国家。

当时齐桓公,还不能叫齐桓公,叫公子小白,逃往的是莒国,而公子纠,逃往的是鲁国。

在齐国的内乱,快要平定的时候,大家就说我们选下一个国君,谁来当国君,公子纠和公子小白都有机会,无非就看谁,首先回到齐国的首都,所以两个人就开始赛跑。

但是莒国,它的地理位置离着齐国的国都更近,所以鲁国是不太有优势的,子纠当时在鲁国,得到了鲁庄公的保护

然后鲁庄公就派兵,想要保护公子纠快速地回到齐国即位,这样的话,鲁国就能够作为扶持齐国国君上位的功臣,后面两个国家的关系就会比较好搞。

但是另外一方,莒国的公子小白也想要快速地回去,两人在赛跑的时候,公子纠就出了一个歪心思,就是让他手底下的大臣,也就是后来很有名的管仲,在半路劫持公子小白,延缓他回到齐国的速度,另外自己这边就快马加鞭。

而当时管仲也确实提前在半路上,截到了小白,而且一箭放过去,小白口吐鲜血,大叫一声昏倒在地,大家都觉得小白已经死了。

所以这个消息传给公子纠之后,公子纠也非常开心,也就不急不慢地到齐国,但是一进齐国发现,小白不但没死,而且星夜兼程回到齐国,已经成为了齐国的国君,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之后,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报仇,要对付公子纠,而公子纠的背后就是鲁国。

当时公子纠发现小白即位,回去马上告诉鲁庄公,鲁庄公也派了军队,跟着公子纠来打过一次齐国。只不过当时的齐国国力已经很强了,没有打过,也就是说齐桓公已经取了一场胜利了,把鲁国打败了。

那这个事情发生在鲁庄公九年,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曹刿论战》是第二年,鲁庄公十年,那为什么这一次齐国要来打鲁国?很简单,就是你去年打了我,今年我要来报仇,所以这就是《曹刿论战》,这场战争爆发的背景。

那么在这个时候,鲁国人其实已经打过一次败仗了,而且鲁国很明显,它的国力此时是比不上齐国的,所以目前来看,基本上可以说是“齐强鲁弱”的形式,所以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要跟别人打仗,一个弱者要跟强者打,一定是要讲究时机、讲究方式、讲究策略的。

刚开始的时候,鲁庄公没有想这么多,他的想法就是:你来打我,我就迎战。所以这个文章里边就写“公将战”,直接就要迎战。

但是“曹刿请见”,曹刿当时是鲁国的一个士,谋士。

春秋时期,每一个等级的秩序是非常分明的,比如说天子下面有诸侯,诸侯下面有卿大夫,卿大夫的下面还有士,士的下面还有庶民,那就不能够越级去汇报。

比方说像曹刿这样一个士,他其实可以给大夫出主意,但是他不能直接去找国君,因为国君已经算诸侯了。

所以其实在这里边的“曹刿请见”,表面上看没什么,实际上有越级汇报的这个问题。

那既然这个曹刿越级汇报,同时也说明什么呢,说明其实当时的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了,正常情况下不需要曹刿的,或者正常情况下大夫出主意就够了。

但是曹刿觉得这次不够,如果说我不来的话,恐怕这场战斗就要再一次地失败,而当时的鲁国可能就会有很大的危险。所以这里面讲“公将战,曹刿请见”

当然曹刿主动要求去找鲁庄公,这件事情对于他身边的其他人来说,也是一个觉得很奇怪的事,就是人家说上面还隔了一层,这有大夫在何必用你。

所以后边就很自然地讲到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里面的肉食者是什么意思呢?简单翻译就是吃肉的这些人。

但是吃肉的人是什么意思,就是指大夫群体。因为在当时的制度当中,不同阶层的人,大家吃的东西,用的音乐,包括大家穿的衣服,出门坐的交通工具,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论语》当中有一句写孔子,很难得的,孔子非常生气的一次(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季氏观八佾舞,什么叫“八佾”?佾就是一行的八个人,八佾就是一共有八行八列,那这个其实是天子要去看的舞。

但如果我是一个诸侯国的诸侯,我只能看“六佾”,我只能看六排;如果我是一个大夫,我只能看“四佾”;如果我是一个士,我可以观“二佾舞”;如果我连个士都不是,可能你就得上去跳,就你看都没法看。

所以它当时这里边每一个等级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

那么什么叫肉食者,这个“肉食者”就是指,大夫以上食肉,就如果你的地位,是在大夫级或者更往上,那你每天都可以吃肉,这叫肉食者

所以其实这里边肉食者还不是说,那些喜欢吃肉的人给他出主意,我们这帮吃素的瞎掺和什么,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指那些身居高位的人,本来鲁庄公手底下就有一群大夫,大夫给他出主意就够了,你跟着瞎掺和什么,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叫“肉食者谋,又何间焉”,这个“间”就是去参与掺和的意思。

那曹刿是怎么说的,曹刿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对这些大夫进行了一个评价,叫

这个字,我们上一次在讲到,《郑伯克段于鄢》的时候,我们提到过这个字。就是说共叔段当时,把郑国的西鄙和北鄙,都收到了自己的封地之内,那这个,其实就是边境偏远的城镇。

所以什么叫肉食者鄙,不是说大夫住得远,而是说这群大夫没什么见识,这个字,最开始表示的是住得远,后来就表示因为住得很偏,所以没有太多的见识,见识短浅,我们今天还会说这个人鄙薄,对不对?

包括“卑鄙”这两个字,“卑鄙”今天变成一个词了,好像说这人品性特恶劣,叫特别卑鄙,但是其实在古代,这是两个词。“卑”就是地位很低,“鄙”就是见识短浅。

他说肉食者呢,这帮大夫别看身居高位,但是这帮人没有什么深远的计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见识,所以他们未能远谋,没办法做长远打算,一个眼前的小事还可以,但如果想让他们有什么深远的谋略,这是很难的。

我们也可以看出来,曹刿对他自己将要劝鲁庄公的话,其实是非常自信的,远谋这个词也可以说是,整个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曹刿论战》怎么去评价,如果评价用一个词,就是远谋,就是深谋远虑。

那么我们就来看,曹刿到底对战争的认识,跟别人有什么不同。

这篇文章在后来,毛主席还专门提到过,他说曹刿这篇文章里面其实详细告诉了你,打仗之前要做些什么,打仗的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如果你要发起战略反攻,想要以弱胜强,你应该怎么去做。

那么我们来具体地看,曹刿是如何劝鲁庄公的。

这节课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节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熊老师2018

    all噜啦啦噜啦啦噜啦噜啦嘞

  • 英语大王哔哩哔哩号

  • 小白兔赏月

    主播的讲解消除了古文和我们之间的隔阂,明白了之后会发现古文立意至深。

  • 小贝壳Kenny

    好听!

  • 1399021kpot

    A,aka,airmen,i

  • 小熊老师2018

    噢噢噢哦哦

  • 1509668hvll

  • 会武术的王子

    好好好

  • 桃华落尽飞神剑

    九年级下册

  • 英语大王哔哩哔哩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