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_无言的沟通(20171116)

457_无言的沟通(20171116)

00:00
10:00

沟通并不一定是用语言,人和人相处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沟通。有效的沟通,是要体会到对方真实的需求,这才能解决问题。
——学诚法师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泥和浆糊

    6.网友:师父好!请问皈依弟子上班的环境要讲究吗?什么地方都可以去上班吗?就像是娱乐场所之类的,吃喝玩乐的地方、浴室之类的,可以在那种地方上班吗?还有,楞严咒只有在早上八点之前可以诵可以听吗? 学诚法师:佛弟子应避免从事杀、盗、淫、妄、酒相关的职业。经咒什么时候都可以念,一心至诚。

  • 泥和浆糊

    5.网友:法师,我感觉今年我们家很不顺,先是正月里我爸爸摔了一跤,还比较严重,几个月过去了,总算恢复得还好,前几天我的车停在路边,直接被撞报废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车主拖拖拉拉地也不想赔偿,弄得我心神不宁,请法师开解。 学诚法师:事来则应,事去不留。外境本是无常的,不要自己乱加标签。

  • 泥和浆糊

    4.网友:师父,我是个比较独立的人,十岁就离开家里,也很缺爱。家里的事我会多承担些。可我爱人没主见,也不怎么独立。但长此以往,我做得多,并得不到他的认可。他反而说我强势,却没看到我需要关爱。我也很累,但我不知道怎么办才能扭转局面? 学诚法师:你要让他有存在感,要创造出需要他发挥价值的机会。你需要的是关爱,他需要的是信心,但你的行为在剥夺他的信心,他也并不知道你需要关怀。 沟通并不一定是用语言,人和人相处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沟通。有效的沟通,是要体会到对方真实的需求,这才能解决问题。

  • 泥和浆糊

    3.另一方面,学佛法一定能让人的生命越来越圆满,但不一定让你的今世某方面的境况越来越好——好和坏,都要从长远来看,从因果来看。佛法重的是因,众生重的是果。譬如从事杀生的生意,如果认真修行佛法,可能会让生意越来越差,甚至破产,从一时的财富来看,是不好的;但从长远来看,是好的。种种因缘不一而足,不能仅从表面来看。 所以学佛法第一步要寻求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队,然后听闻、思维,树立正知见,才能懂得如何修行,从而得到佛法的真实利益。学佛的目标,也是需要学习、检点、选择的。不能片面、片段、局部地学习佛法,否则就像盲人摸象,虽然碰到的了佛法,却难以有正确的认识。

  • 泥和浆糊

    3.学诚法师:佛法的核心是修心,净化内心、降伏烦恼,落实到行动上,就是五戒十善。抄经也好,念佛也好,都是修心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让我们摒除妄想、增长善法,如果只是当做一个任务来完成,或者追求一个数量,而不知道用心去与佛法相应的话,那作用是非常微小的。持五戒十善是行门,从行为上直接规范,相对容易把握一些。但反过来说,如果知见不明、信心不足、内心与佛法不相应,想要在行为上坚持五戒十善,也并非易事,有时候烦恼一来就造了恶业,甚至可能在不知不觉中造恶业。

  • 泥和浆糊

    3.网友:尊敬的师父,我见许多人为了生活、身体、事业、财富更好更圆满,便抄某部经,拼命念某个圣号或咒语,或者有些师父认为,只有通过行五戒十善才能达到,等等,各种说法充斥混乱。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方法,如何做才能得到呢?许多人包括我都是抱着为现实生活能更好更圆满,同时为来世买保险而学佛的。望师父详示。 学诚法师:佛法最基本的道理就是因果、缘起。持五戒十善也好,抄经念佛诵咒也好,都是这个道理不同角度的运用。譬如种西瓜,有人告诉你要选优质的种子,有人告诉你应该用怎样的土壤,虽然说法不一,但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学习佛法也是如此,要懂得道理,而不是只看表面,就不会感觉混乱矛盾了。

  • 泥和浆糊

    2.网友:顶礼师父!弟子想好好修一修心,所以早上就想着自己要跟别人和平相处,不起烦恼,多体谅别人。由于最近工作忙,心里也着急,当同事指责我时,我心里就难受,本能地怼了回去,说完之后就后悔。下班之后想一想一天的起心动念很后悔,想着想着就想哭。请问师父,有没有什么方法让自己坚强些,转心快一些呢? 学诚法师:早上发愿,晚上反省、忏悔,这样的一天就很好。修行,没有什么境界是可以一步到位的,都要经历犯错、改错、再犯错、再改错的过程,会一次比一次好。

  • 泥和浆糊

    1.网友:师父,最近我碰到了很多境界,一直告诫自己不起嗔心,可是控制不住。我们常说:不批评别人,不挖苦别人,不找别人麻烦。我也常常在照着这句话做,尽量不去给别人惹麻烦,能自己承担的也尽量自己多承担,可是最近发现好像越是对别人没有要求,越是承担得多,别人反而觉得我软弱好欺负。事情积攒多了,我想不开。 学诚法师:量力而行。佛弟子修慈悲、修忍辱,不等于不能说“不”。

  • 体制职场亮叔

    感恩学诚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