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0 思|月经羞耻?月经休耻!

EP20 思|月经羞耻?月经休耻!

00:00
01:57:06

忸忸怩怩地往袖口藏一片卫生巾、小卖部老板习惯性递来黑色塑料袋、悄声问身旁的好友“看看我裤子上有没有”然后快步向前、女生之间轻声念各种暗号“那个来了吗?”“有没有那个”……我相信,没有女生会对这些画面感到陌生。



这一期,我们聊聊月经羞耻。长久以来,月经羞耻是女性生理结构在父权制社会被污名化、被忽视、被工具化的一个缩影,这背后既有结构性的积弊,也有家庭教育的缺失,还有各种媒介反复刻画和构建的错误认知。



而月经羞耻的背后,其实还有诸多问题值得被摆在台面上来讨论,包括女性因月经而承受的种种误解、痛苦和忽视,从生理层面的痛苦,到经济层面的负担。



《破产姐妹》里曾有一句台词,“如果是男人来月经,那棉条会跟狂欢节的彩珠一样从花车上免费扔下来。”而《身体由我》这本书里也曾写道,“如果男性来大姨妈,止痛药会更早发明。”没错,月经羞耻仅仅是厌女文化下的一个产物和缩影,它绝非仅仅一个私密话题,而是一个社会议题。



羞于讨论?那我们偏要讨论!




主播:荷妮 欣然



剪辑:欣然 荷妮



文案:荷妮



本期可以听到:



0:04:35 时至今日,为什么我们还在讨论且还有必要讨论月经羞耻?



0:07:34 一个无奖问答



0:09:40 学生时代的月经初印象,各种“代号”和小动作



0:22:09 成年之后,我们摆脱“月经羞耻”了吗?摆脱了,但又没有完全摆脱



0:24:27 真正的卫生巾自由,是从拒绝“黑色塑料袋”开始的



0:28:00 月经背后的隐痛



0:30:00 为什么月经有那么多代号?



0:32:33 我们身边的男性,对月经到底了解多少?



0:40:00 我们对月经和卫生巾的了解,大多靠自学和妈妈的个体经验



0:44:43 从卫生巾到棉条、月经杯,每一种新选择都很艰难



0:50:54 我们为什么感到羞耻?是什么让我们感到羞耻?



0:51:57 性教育的缺失,让我们不仅羞于谈月经,也羞于谈论身体的一切



0:56:31 父权制体系下,月经羞耻只是女性被污名化的一个缩影



1:03:53 从卫生巾广告到痛经宝颗粒,再到各种影视剧片段,都给出了一个强大却错误的认知范式



1:10:49 女性因月经经历的苦痛和“忽视”,包括生理上的疼痛、经济上的负担,都是男性难以理解的生命体验



1:25:33 月经贫困,被忽视的困境:女性为性别而付出的额外成本



1:42:43 月经羞耻其实仅仅是厌女的一个缩影,我们讨论在高铁上买卖卫生巾不该是一个私密话题,它就是社会的议题。



1:44:07 在这个为男人“设计”的世界里,女性其实在很多场景下都“被忽视”



1:46:29 我们的谈论和愤怒能带来改变吗?



本期音乐:



魏如萱 - 女人经痛时



本期提到的影视剧:



《三十而已》



《破产姐妹》



《后翼弃兵》



《想见你》



本期提到的书籍:



希拉·德利兹《身体由我》



希内德·格利森《我身体里的人造星星》



丽贝卡·特雷斯特《好不愤怒》



六层楼《女生呵护指南》



本期提到的报道或文章:



新京报《看不见的女性》:当世界被默认为“男性”的



三联生活周刊《消除“月经羞耻”,一群高中生的行动》



“常识”公众号《专访六层楼:我是没有性别和感情的科普机器》



“简单心理”公众号《月经焦虑的3个真相:每月来一次,每次一个月》



美柚《少女生理健康洞察报告》



“Lens”公众号《3毛钱卫生巾背后,是6亿女性羞于启齿的“月经贫困”》



中国慈善家《400万女童面临“月经贫困”:破布条、卫生纸、作业纸也成了卫生巾》




【话不投机】是由两个话不投机的人主持的一档播客节目。两位主播,一位曾在媒体做社会深度报道,现为财经媒体记者,长期关注社会议题,尤其女性议题;另一位曾在媒体实习,关注“人与人的一切”。我们将在这里关注一些不投机的话题,不简单地迎合热点,不停留于投机取巧的论调,我们也将分享一些不投机的观点,希望呈现不同观点的碰撞,哪怕话不投机,也要保持对话与沟通。



微博:@话不投机偏要说 主播@荷妮Renee



公众号:话不投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断翅的青叶儿梦

    作为一位女性,月经周期内,往往需要消耗的,可不止卫生巾(包括日用、夜用、安全裤、护垫、液体网面棉柔等,棉条/月经杯)一样呢,还有多条内裤,清洗血迹的洗衣液/皂,护理液,卫生纸(厕纸),止痛药(还包括红糖/姜茶),每次更换后的收纳袋,重新规划的饮食休息结构,一系列能提供情绪安抚的工具,不在状态的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