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杀进上海总商会,用了一招釜底抽薪,虞洽卿看得目瞪口呆

杜月笙杀进上海总商会,用了一招釜底抽薪,虞洽卿看得目瞪口呆

00:00
13:20

上一节说到杜月笙明知英国人麦克玩的是“空手套”,但他陪着玩了一把,并“善意”提醒大家不要上当,最终骗局崩盘,别人还不能怪他。

为什么杜月笙在怀疑麦克之后,还跟着玩呢,其实就是两个字:赚钱。

不管用什么手段,只要能够赚到钱就行,这就是玩弄金融的手段。此后一段时间,他都没有发行过股票,生怕影响他的声誉,也担心被他人的资本进入之后,控制他的公司。但在民国三十六年,由于经济吃紧,不得不发行中汇银行的股票。

他听从了钱新之的建议,做实业,他手下的那些烟档和赌场,虽然是实业,但上不了台面,如果去建一个厂子,他没有那份耐心,还不如捡现成的。

民国二十年,杜月笙出巨资修建的杜家祠堂落成。原先的老祠堂只有两间土屋,他收购了老祠堂周围五十多亩土地,新建杜家祠堂。经过一年的修建,杜家祠堂落成。国学大师章太炎,亲自为杜月笙写下洋洋千言的《高桥杜氏祠堂记》。

杜家祠堂其规模之宏伟,陈设之富丽,可称一时之最。是一座五开间三进深仿明清时代的庙宇式建筑,混合结构。大门前置一对石狮,盘弄石球,雄踞两侧。第一进为前厅,从大门进入,共五间,设有轿马厅、接待室、事务室、帐房间。第二进五间为正厅,供奉“福禄寿”三仙,左右是两座8尺高的红木底座的大理石屏;东西两侧是厢房,陈设雅致,为宴请宾客时使用。厅内置红木桌椅,庄重典雅。第三进设“享(飨)堂”,正中供奉杜氏祖先牌位的神龛,楹柱龛屏都是雕龙刻凤,墙砖彩绘一出出戏文。两边厢房供杜氏回乡祭祖时眷属住宿。第二、三进的天井,都建有新式的玻璃天棚,四周有回廊,宛如皇宫气派。

杜月笙请来当时老城隍庙的星相霸头高铁嘴,选定黄道吉日举行“奉主入祠”的仪式。

杜月笙和高铁嘴是有交情的,当年他离开水果店流浪上海滩,曾经流落在老城隍,和庙门口算命的高铁嘴认识,高铁嘴看他相貌不凡,就让他报出生辰八字,一算之后吓了一跳,只说他以后福不可言,并给了他十六个字的偈语:遇黄则发,遇林则容,遇竹而上,遇草而盛。

在杜月笙饿肚子的时候,高铁嘴还拿铜板给他去卖包子吃,后来杜月笙果然发达,没有忘记高铁嘴的恩情,把老城隍那一块地方划给了高铁嘴,谁都不敢去那里造次。

杜月笙发迹之后,才明白那十六个字的真正含义,他是依靠黄金荣起家的,无论是张啸林还是林桂生,都是帮助过他的贵人,而他被章太炎改了名字,生字加了竹字头变成笙字后,才真正成为上等人,而他的好朋友戴笠,也是竹字头的,至于草字头,就是他投靠的蒋总裁了。

高铁嘴也告诫杜月笙,“轻杀生,重交情,积福德”,因而他不仅结交名士,对于各界三教九流,也从不嫌弃。

关于杜月笙与高铁嘴的故事,只在一些野史中有记载,不一定真有那回事。

杜公馆每天开伙供门徒吃饭,一日三餐,每餐席开十桌。过年的时候,杜月笙甚至直接开流水席,然后给每位门徒及门外排队拜年的人亲自发红包,每人一块现大洋。

不管是穷人还是乞丐,只要到杜公馆拜年,都不会空手而归。平日里,他更是经常命令手下,将粮米直接送到穷人们家中,接济那些无法过活的穷人,由此引得上海滩中一片赞叹之声。

除了修宗祠,杜月笙在高桥镇,还做了几件善事:一是修了条柏油马路;二是建了一所小学,高桥镇的孩子们都在这里免费入学;三是修建一所医院,高桥镇居民享免费医疗的福利;四是高桥镇所有居民吃穿用住,一概免费。此外,他还建了一座图书馆,识字的人可以来这里读书。

这些支出费用,究竟多少钱,已经没有账目了。

对于上海和高桥镇来说,1931年6月9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杜月笙按照高铁嘴的吩咐,三天没有老婆同房,也没有出去碰女人,更没有赌博。到了6月9日这天一早,沐浴香薰,穿上一袭灰色的长袍。所有的事情都由陆京士去处理,无需他过问,他只要陪着几位最重要的客人喝茶就行了。

法租界华格臬路杜公馆附近的几条马路,早就已经封路。仪仗队由六个大队组成:最前面的是由几十面两丈见方的青天白日旗和杜字旗作前导,每面旗由四人抬举,前后左右用100多辆自行车护卫,接着是由法租界和英租界巡捕房派来的,英、法、印、越巡捕组成的骑巡队,后面跟着一大群“金荣小学”的学生,以及几年来各处送给杜的十几把“万民伞”,再往后,就是证明杜月笙身份和地位的几十面牌匾,其中蒋介石送的“孝恩不匮”的金匾,最为显目。另外还有张学良、于右任、章太炎、曹锟、孔祥熙、何应钦、徐世昌、段祺瑞、吴佩孚……等等南北军阀和新旧官僚政客送的匾额。一个上百人的乐队吹奏着,其余五个大队是由警察局的保安警察大队,陆、海军的军乐队,陆军第五师和吴淞要塞司令部步兵个一营。还有救火会、保卫团、童子军、缉私营、侦缉队、工会等组成的队伍,以及各团体的旗伞。

六个仪仗大队,从杜公馆到法租界金利源码头走了三个多小时,所经马路交通全部断绝,一路上鞭炮不停,看热闹的有十几万人。

小火轮载客渡江时,法租界的巡捕探警全部出动维持秩序,还是有不少人被挤掉到黄浦江中。只见所有黄浦江上的大小船只,无不挂起彩帆,客轮更是鸣笛不止,沿途所到之处,鞭炮震天。

各国驻上海领事官员,各省主席、市长的代表,各地帮会头子,上海工商、金融等各界的头面人物,共一万多人出席。如此盛况,空前绝后。

进了杜家祠堂,杜月笙领着三个太太和孩子,上香跪拜,朗读祭文,仪式一点都不亚于大清皇室的祭礼,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时辰。

附近村镇前来看热闹的百姓,都可以在高桥镇吃饭,只要是姓杜的,去祠堂祭祖跪拜之后,写上名字,每人可领十块大洋。仅仅中午和晚上这两餐,高桥镇用掉了两千头猪,四万斤鱼,还有数不清的鸡鸭鹅,至于山珍海味,更是数不清。

据一位高桥镇的老人讲述,他小时候听长辈们说,那一年,高桥镇的村民吃杜家祭祖剩下的东西,吃了大半年,后来看到鸡鸭鱼肉和海鲜,就饱了。

这样的排场,自然少不了唱大戏,来到高桥镇的戏班子有几十个,什么梅兰芳、程艳秋、尚小云、荀慧生、杨小楼、马连良、高庆奎等等名角,全部到齐。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所有一线影视歌明星,一个不落,全都到齐。

在这里,他见到了那个他所喜欢的女戏子,第四任太太姚玉兰的师姐,也就是他的第五任太太孟小冬,孟小冬长得清新脱俗媚态万方。这个时候的孟小冬,还是梅兰芳的弟子兼女朋友。杜月笙即使有那个心,也不会做出太出格的事情。

第二天,宾客逐渐散去,杜月笙却亲自到高桥镇挨家各户拜访长辈,每家除了礼品外,还有一千大洋的礼金。

高桥镇的大戏唱了一个星期,但是杜月笙在祭奠完成后第三天,就回了上海,他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杜家祠堂的典礼,成为轰动上海滩的大事,至今被老上海人津津乐道。也标志着杜月笙的人生走上了最巅峰。

一天,高鑫宝和他聊天的时候,说上海鱼市场的买卖不错,要是能够拿下来就好了。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吴铁成出任上海市长兼淞沪警备司令,上任之后,拉着实业部长吴鼎昌,双方共同投资,在杨树浦复兴岛开办了一家上海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的鱼市场。该市场拥有华东第一大冷库,能够解决全上海以及周边地区的生鲜,上海商会会长虞洽卿推荐著名企业家王晓籁,任鱼市场总经理。

在上海帮会的眼中,鱼市场就是一块大蛋糕,谁都想去啃,可是虞洽卿的势力太大,与上海三个大亨都是朋友,而且仰仗着吴铁成势力,所以谁都不敢乱来,只能眼睁睁地流口水。

高鑫宝的那意思,是想要杜月笙吃下鱼市场的经营权,从中牟利。

杜月笙何曾不想呢?

他和虞洽卿认识多年,有过几次合作,好歹也是朋友,冒然从朋友手里抢财,江湖道义上说不过去。

但是杜月笙在进军金融界之后,与虞洽卿的关系微妙起来。虞洽卿和陈光甫一样,内心也是看不起杜月笙的,都认为杜月笙是个“瘪三”。

虞洽卿在上海被称为“赤脚财神”,是浙江宁波镇海人,从清朝时候,就开始混迹商界,从民国十三年开始,就一直霸占着上海总商会会长的位置,没有挪窝,很多上海的商界巨子都出自其门下,是上海商界数一数二的大人物,连蒋介石宋子文他们都要给他面子。

杜月笙插手工商金融业,与上海各大佬们暗中较劲,但明面上,大家还是朋友,见面打个哈哈,偶尔喝酒泡澡。

虞洽卿掌控的上海总商会和航运公会,杜月笙用了几次力,都挤不进去,他自己也怀疑是方式不对。

高鑫宝表示,鱼市场虽然是上海总商会的,可也要有人去买鱼才行啊!

经高鑫宝这么一提醒,杜月笙顿时笑了,他的手伸不进上海总商会,但可以伸进鱼市场。

于是,上海市民不敢去鱼市场买东西,生怕被小瘪三拦道敲诈,没有几天,曾经热闹的鱼市场,一度冷落下来。

这一招叫釜底抽薪。

眼看天天没有进账,开销却不小,王晓籁急了,去找虞洽卿商量对策。虞洽卿心里明白,是杜月笙在捣鬼,但是这事必须找杜月笙,否则谁都解决不了。

改完祠堂后的杜月笙,事业如日中天,虞洽卿年纪大了,不想和杜月笙闹翻,想来想去,不如一起赚钱。

虞洽卿摆了场子,请杜月笙喝茶,提出请杜月笙帮忙一起经营鱼市场。杜月笙也不含糊,提出三条件:

第一、变官办为官商合办。他出资参股,但不参与管理。

第二、动员鼓励上海周边中小鱼市场的主管到鱼市场来工作,其中品行端正的可充当骨干甚至部门负责人,每月发薪水。如果愿意投资,再享受股东待遇,每年分红。

第三、还是王晓籁当总经理。

杜月笙提出的第三点,其实是给虞洽卿的面子,而第一点才是他的关键。

由于涉及鱼市场的体质改革,虞洽卿不敢做主,回去与吴鼎昌和吴铁城商议,吴鼎昌和吴铁城本来就是杜月笙的朋友,眼看政府出资的鱼市场变成一块空地,会被上海市民骂死,还不如同意杜月笙的想法,反正大家有利益就行。

这种情况,就是类似现在的国有资产改制,一个道理。

几个月后,经过重新洗牌的鱼市场第二次开张,鞭炮炸了大半天,杜月笙把他的一些门徒安插进了鱼市场,维持市场里的治安。

一听说是杜先生经营的,很多商贩进入。原先那些被帮会控制的渔民,也纷纷把刚打上的鱼和海鲜送来。

杜月笙还让王晓籁出了一招,那就是半个月内,鱼市场内的各种海鲜价格,比其他市场低一成。

市民蜂拥而至,争相购买各种海鲜,鱼市场内人潮汹涌,一派繁荣的景象。

王晓籁感慨万分,在上海滩做生意,还真要拉着杜月笙一起,否则很难做,而杜月笙那一招降价打广告的招数,令他内心佩服不已,没想到一个开赌场买卖鸦片瘪三,在企业的经营上,还有独特手段,令他刮目相看。

此后,王晓籁跟着杜月笙,成为其在工商界驰骋的有力助手,而杜月笙也借此敲开了上海总商会的大门。

看到杜月笙如此风光,黄金荣的心里很不舒服。我前面说过,黄金荣倚老卖老,觉得杜月笙不把他放在眼里,对杜月笙冷嘲热讽,但杜月笙选择了隐忍,所以两人的关系还不错。

不过,有一件事,差点让两人闹翻。(预知黄金荣和杜月笙之间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请关注我,继续往下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您好,声音很好听哦,可以互关相互交流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