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火证:原始(李东垣)含义,“虚阳浮越”(阳虚,真寒假热)与阴虚火旺证的鉴别

阴火证:原始(李东垣)含义,“虚阳浮越”(阳虚,真寒假热)与阴虚火旺证的鉴别

00:00
07:36

阴火证:原始(李东垣)含义与“虚阳浮越”(真寒假热,局部阳有余而整体阳不足,阳虚+气虚+局部有火),及其与阴虚火旺证的鉴别

阴火一词,始于“金元四大家”之一,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李东垣,即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

在《脾胃论》中,李东垣有这样的论述:“若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胞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脾胃气虚,则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证始得,则气高而喘,身热而烦,其脉洪大而头痛,或渴不止,其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盖阴火上冲,则气高喘而烦热,为头痛,为渴,而脉洪。脾胃之气下流,使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营卫,则不任风寒,乃生寒热,此皆脾胃之气不足所致也”。

在李东垣之前的前人,对火分阴阳,一般都认为阳火是指心之君火,阴火是指肾、肝、心包络、三焦与胆之相火。在“相火”所指的脏腑中,既把肾中命门之火称之为“相火”, 又说它是先天之本,生命之根。生理上有心火为阳肾火为阴,病理上有以阳火病性属热,阴火病性属寒。

李东垣将阴火看成是妄动的“相火”(相火妄动,受七情的主导,七情郁结,引发相火离位,从而变为阴火,李东垣在《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指出:“心火者,阴火也”),反常的的君、相之邪火。

李东垣所谓的阴火,是由命门之火在体内蓄郁而成。以脾胃受伤,全身之气生成乏源,三焦通调失健为发病之本;以阴火上冲,扰及中上二焦为发病之标。治疗当以健脾胃,利三焦,泻阴火。甘温益气,升阳泻火是李东垣对阴火病症治疗的主要特点。通过补气升阳,则可以助升三焦通运的生理功能。三焦气旺,则命门之火得其运行和借其通道布散于全身内外,从而使阴火降藏,其代表方剂为补中益气汤。在甘温益气之剂中佐以苦寒与风燥之药,以利三焦泻阴火畅其去路,从而使其道通运健,气机流畅,阴火自平。其代表方剂为升阳汤。李东垣采取有名的“甘温除热法”,李东垣用补中益气汤或者升阳散火汤,始终离不开中焦。

而郑钦安对“阴火”的认识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直接从命门火入手常用“潜阳”法,应用潜阳丹治疗“阴火”证。

《郑钦安医论选 · 钦安用药金针》中有明确的记载,书中说到:“予考究多年,用药有一种真机,与众不同,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问男妇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者,即外观大热,身疼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治之,百发百中;若见舌苔干黄,津液枯槁,口渴饮冷,脉息有神,其人烦躁,即身冷如冰,一概不究,专在这先天立极之元阴上求之,百发百中。”

郑钦安认为,在阴证的大背景下,其他“一切诸证,一概不究”,这是辨认阴火的关键所在。

诸如牙疼、痤疮、咽炎这些热象肿痛火形,是阴火,是假火,也是浮火。由此可见,郑钦安所谓“阴火”即阴证所生之火(与东垣之阴火不同),又称假火,为阴寒偏盛所致虚阳上浮、外越所引起的种种假热之象(俗话所谓“上火”),引起的种种“火形”其实是假象,而本质是阴寒偏盛。似火热之象,但色、饮、便、舌、脉全是阴证表现,细辨病机是阳虚,实是真寒假热亦即阴火,极易被误认作火症和阴虚火旺。

综上所述,李东垣所谓的阴火,主要是指:胃元气虚弱,是阴火产生的根源,只是以脾胃元气不足为其主要病源而巳。既非恶寒发热之外感,也不是阴虚之发热,而脾胃的气机升降失调,是阴火产生的关键,七情郁结,气虚不运,气机失调蕴生湿热,从而引发李东垣所述的阴火;郑钦安所言的阴火,是真寒假热,是虚阳浮越,是阳虚+气虚+局部有火。

阴虚阳亢证是由证素阴虚、阳亢组成的;虚阳浮越证(真寒假热)是由证素阳虚、阳浮组成的,二者有本质的不同。 

虚阳浮越证,是指阳气虚衰,阴寒内盛,逼迫虚阳浮游于上、格越于外所表现的虚弱证候。由于阳气虚衰,阴寒内盛,故可表现为自觉发热,欲脱衣揭被,面色浮红如妆,躁扰不宁,口渴咽痛,头部汗出,脉浮大或数等颇似阳热的证候表现。但因其本质为阳气虚衰,阳虚生寒,肢体失其温煦,水液不得输布,气化失常,故触之胸腹必然不灼热,且下肢厥冷,渴不多饮或欲饮热,咽部不红肿,面色亦非满面通红,并见疲乏无力,小便清长,或尿少而浮肿,大便不燥,甚至下利清谷,脉按之无力,舌淡,苔白等里虚寒的证候,可知其所现“热”症为假象。阴寒内盛,逼迫已虚之阳气在外游荡——浮游于上、格拒于外,故称虚阳浮越,其病机是阴盛而格阳。阳虚阴盛为真寒,所显“热”症为假象。下真寒而阳浮于上,因而张仲景称其为“戴阳”,日:“下利脉沉而迟,面色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下虚就是阳气虚衰于下。阳浮是阳虚较为独特的表现形式,应注意与阳亢、火旺相区别。

阴虚阳亢、火旺是虚火,如同灯中油少,而灯火尚旺,将其称作阳气浮越或阴虚阳浮,并非绝对不可。然而,虚阳浮越(真寒假热)、阴虚阳亢,虽都是以虚为主,但前者为阳虚,后者为阴虚,病理本质有别。前者为阳虚而浮,后者为阴虚而亢。

温潜法,源于仲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法,虚人而躁甚者,气怯于内、阳浮于上也。其为兴奋,乃虚性之兴奋也。甘凉之剂可令小安,缓和之效也。因其小效而频服之,则气愈怯而阳愈浮矣。此非亢阳之有余,乃阳衰不能自秘也。大凡神经衰弱者,易于疲劳,又易于兴奋,滋阴清火之法,虽有缓解兴奋之效,然其滋柔阴腻之性,足以戕贼元阳,非至善之道也。宜与温潜法。温以壮其怯,潜以平其逆,引火归源,导龙入海,不可因其外形之兴奋而滥与清滋之药也。温,常用附子;潜,常用龙骨、牡蛎、磁石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