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爱欲和物欲,只是希望获得认可而已

《包法利夫人》爱欲和物欲,只是希望获得认可而已

00:00
11:13
《包法利夫人》物欲和爱欲,只是满足渴望被认可的自己
包法利夫人这个故事,从书籍到电影,我都反复砍过许多遍,但是我其实更推荐书籍,作为一个编剧,要承认这个工种的短板,那就是在表现人物丰富内心的题材上,小说是最有优势的,而电影表现,是要舍弃很多精彩准确的表达,变作模糊而见仁见智的影像,当然,这也有了诸多优势,比如更加大众化,有更多人能够带入共情主人公,而不会被精准的心里描写劝退,产生不认同的情绪。好吧,我们开始。
第一个议题是,婚后浪漫,还重要吗?
包法利先生,是一个很细心体贴的丈夫,他知道妻子渴望的东西,华丽的舞会,上流社会的交际场,于是,他很浪漫的献上了机会,供妻子体会,包法利夫人果然上瘾,魂牵梦萦,但包法利先生,却很难再找到第二次,第三次这样的机会……所以……浪漫也许是需要量力而行的,这是生活的前提,如果不能够认可量力而行,那么包法利夫人穷尽一生,都将想尽办法,摆脱包法利这个姓氏,找一个更有能力的人,当丈夫。然而男性是如何考虑有夫之妇的呢?我跟很多男性友人聊过这个话题,他们只有一个关键词,“偷”,“偷的乐趣”“得手就跑,不然被抓住,就是大麻烦”,这些都跟女性期待的长期关系相违背,除非女性也喜欢“偷”这个内核,但显然,包法利夫人不是,她被身份束缚住对于爱情的寻觅,比单身时还要更糟的境遇。感谢现代社会,女性有一定财务基础的话,可以主动结束婚姻,然而包法利夫人所处的时代,她无能为力。
第二个议题,冲动消费和存钱,哪个更快乐?
如果女性无法合法拥有财富,谈什么存钱?当然是消费……在过去漫长的历史中,女性身份无法合法拥有财富,故而对女性的存钱观念教育,是不够的,大家仿佛觉得,女性不用打理财富,考虑财富增值,但事实不是的,就我所研究的历史文献资料,贵族女性对于财富的管理,有着系统的家庭教育,这个教育不仅涉及土地亩产,桑渔经营,甚至包括妾室及其子女的管理,管家仆妇等等,因为女性负责管理教育家族继承人,虽然遇到事情,需要听从男性的意见,但是家族财富的脉络,却牢牢掌握在女性手中,如果男性想要过问,会被女性及社会整体轻视,认为扣扣算算,倒来倒去并不产生什么价值,如果没有文韬武略,建功立业,拥有的财富也很难保有,会被掠夺侵占,故而男性需要志在四方,努力建功立业,争取社会地位。回到包法利夫人这个故事,为何包法利夫人喜欢冲动消费?体验不到攒钱的快乐?因为很可能就是,没有途径增加财富,体会财富增值的快乐,曾经有人告诉我,如果体会到赚大钱的快乐,一定觉得花钱的快乐,相比之下,不值一提。真正的正向促进的快乐,往往具有较高的门槛,需要长久的坚持,细致的学习,但是修道院没法提供赚钱教育,这是天然的制约,被学校普及教育的赚钱方法,一定会因为参与人数众多,而不赚钱,这也是我为何鼓励年轻人,如果不是继承家业,家里有赚钱方法的话,多读一点书,硕士或者博士,跟着混的还不错的老师,也许也能学到一些方法,用于自身。但如果处于一个变革的大时代,也许老师也很迷茫,包法利夫人的时代,就是法国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贵族的头衔和土地,远不如善于经营资本和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财富增值的速度快,所以……即使不是贵族,也可以通过成为资产阶级,获得优渥的物质享受,包法利夫人渴望加入资产阶级。这里我要说一句题外话,如果了解巴菲特,就应该明白,资产阶级,从来都是崇尚节俭,质朴,低物欲生活,没错,低欲望……他们虽然对外不停营销物欲,但是他们自身,喜欢保值增值的投资品,不怕贵,就怕不增值,他们穿着祖父母辈的古着衣服,一边炫耀祖上的荣光,一边彰显着自己的节俭。没错,富裕阶层,就是喜欢华丽的旧物,甚至到了厌弃时髦新款的程度,只有这样人,财富才能在减少损耗的情况下,传承下去,那些偶尔晃瞎他人眼的富贵奢华,只是我极力节俭之下的不经意展露。没错,我是葛朗台,非常精明抠门,我花的钱,一定会有着极大的用处,你们等着瞧……这样的矜持态度,才会引人好奇,想入非非,但赤裸裸的物欲崇拜,满身华丽簇新的衣饰,只能表明,包法利夫人是个接受洗脑的外行,非我族类,自然没法真的被接纳,只能徘徊于外围,深处圈子其中的女性,并不会告诉包法利夫人这个真像,全靠悟性,如果我是包法利夫人的父亲,与其让女儿去修道院,不如让女儿到贵族家里做侍女,小姐伴读这样的工作,学习成为贵族,学习如何跨越阶级,不是靠幻想脑补,而是切实的放低姿态,像别人虚心学习,努力领悟精髓,而傲慢,从来都是自卑的保护色。
顺着傲慢和自卑的话题,到了本篇最核心的议题,包法利夫人,一次一次陷入渣男的婚外情,冲动消费以至于破产自杀,到底为什么?爱欲和物欲,都是希望自己获得一些额外的东西,只有拥有了这些东西,自己才会满足,这种不满足感,到底因为什么?修道院的学习生涯,女性环境,那个还不叫包法利夫人,名叫艾玛的少女,她渴望什么?作者说她精通乐器,刺绣,等各种才艺,她渴望被……认可,她的确有资格在学校被认可,因为她真的优秀,但是到了社会上,社会认可什么?认可落寞贵族的礼仪才艺吗?不,社会更认可财富,艾玛渴望被认可,所以她转而打造自己,幻想自己能够拥有财富,只有这样,才能再次获得被认可的感受……嗯……包法利夫人处于社会剧烈变革期,贵族教育出来的女性渴望成为资产阶级新贵,但没有门路,她努力过,想要接近资产阶级,却失败了,债台高筑,为何不依靠成为工作女性,比如纺织女工,制衣女工来靠近资产阶级?艾玛有这样的能力,但她接受了贵族教育,放不下身段呀,而躬身努力经营财富的资产阶级中的任何人,从来都是放下了贵族的架子,那个将人架上神坛,成为神像的架子,从来只有一个目的,让这个人,成为神像,不要再当人,接受他人的崇拜和供奉,当社会剧烈变革,没有了崇拜和供奉的神像,智能轰然倒塌。包法利夫人,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现实里的作家福楼拜,终身未娶……也许,这是一首时代的挽歌,在这个剧烈变革的当下,再读包法利夫人,依旧能让我感受到这个作品的现实意义,喟然长叹……时代,变了啊……未来什么样子?请听我的下篇故事,《赛博朋克•边缘行者》我是编剧,马文静sally,一个不被定义的自由编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