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简史 第八章 世界新格局 115 欧盟联体新时光

世界简史 第八章 世界新格局 115 欧盟联体新时光

00:00
08:29

【欧盟联体新时光】
1951年至今,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是当今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欧盟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荷卢比三国经济联盟、欧洲共同体、欧盟。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欧洲联合的呼声】
“欧洲联合”是一个古老的观念,一般认为自中世纪以来,这种观念就一直存在于欧洲各民族中。到了20世纪,欧洲联合开始有了实质性动作。1900年6月,法国政治科学自由学派在巴黎的会议上第一项议程就是研究“欧洲联邦”的可能性。1909年,第一次欧洲联邦大会在罗马举行。1914年,谋求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建立欧洲联邦的民间促进组织“欧洲统一联盟”在伦敦成立,但“一战”的爆发破坏了欧盟的进一步建立,使欧盟这一设想成为泡影。不过血腥的战争也使人们对联邦的憧憬更为强烈了,在法国和意大利都出现了倡导欧洲联合的呼吁,欧洲人民争取联合的行动汇成了泛欧主义的浪潮,到1943年,泛欧大会已经举办了五次。
“二战”中,欧洲再次成为战争的策源地和主战场之一,战争结束时,整个欧洲陷入了破败和萧条之中,昔日的世界经济发动机变得千疮百孔,特别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更使欧洲相形见绌。在这样的情势下,欧洲联合的呼声再次高涨,更为重要的是,与以往主要是民间力量推动不同,欧洲主要国家的领导人也产生了联合的想法。1946年,丘吉尔在瑞士苏黎世大学发表了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呼吁:“我们必须建立某种欧洲合众国!”这篇演说也被认为是“二战”后“欧洲联合”文献中最重要的一篇。法国领导人戴高乐也一再提到欧洲联合,他在《战争回忆录》里写道:“特别在经济上,我们希望成立一个西欧集团,它的动脉可能是英吉利海峡、地中海和莱茵河。”德国总理阿登纳的《回忆录》也写道:“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阿登纳的话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这些政治家们寻求联合的一大原因:在英、法、德这些老牌强国地位今非昔比的情况下,应该抱团来与美苏抗衡以保障欧洲不被边缘化。
【欧洲共同体】
虽然丘吉尔在战后首先倡导了欧洲联合,可是率先迈出第一步的却是法国。法国显然也认识到了联合的必要性,可是与德国的世仇却成为最大障碍,虽然没有德国的欧洲联合是难以想象的,可是要法国主动与德国和解又不可能。还好,战败了的德国采取了对自己的过去深刻反省的态度。1949年11月3日,阿登纳发表了著名的“破冰解冻”演说,表示德国要与法国重建友好合作关系。为了回应德国主动伸出的橄榄枝,法国外长舒曼采纳了后来被称为“欧洲联合之父”莫内的建议,于1950年5月提出将法德等国的煤炭和钢铁生产置于一个超国家的机构控制下,史称“舒曼计划”。舒曼计划提出的当天,就得到了德国方面的积极回应,其他一些国家也表态愿意参加这一计划。1950年6月21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就在巴黎举行会议磋商舒曼计划的实施细节,1951年4月18日,六国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标志着欧洲联合的开始。
1952年底和1953年初,荷兰外长科恩两次提出建立六国共同市场,得到一致响应。1953年6月,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通过了《墨西拿决议》,提出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年3月,六国外长又聚首罗马,签署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在得到各国议会批准后于1958年1月1日正式生效。另一方面,作为欧洲联合基础的法德关系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在1963年,两国终于签署了《法德友好合作条约》,法德全面和解和合作被以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而合作的法德也成了欧洲联合发展的主要动力。1965年4月8日,六国在布鲁塞尔签订了《关于建立欧洲共同体单一理事会和单一委员会的条约》,决定将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总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布鲁塞尔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三个共同体仍各自独立存在,但经济共同体一直居于核心地位。
反观英国,它对欧共体的态度则经历了从对立到主动靠拢的转变。最初,英国联合其他一些国家成立了自由贸易联盟,试图与欧共体分庭抗礼,但是很快就败下阵来。不得已,英国开始寻求加入欧共体,但是它在1961年和1967年的两次申请都遭到拒绝,直到1973年才和爱尔兰、丹麦一起被接纳。此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使欧共体成员国达到12个。
欧共体内部建立起了关税同盟,统一了外贸政策和农业政策,创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并建立了统一预算和政治合作制度,逐步发展成为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利益的代言人。1990年,欧共体各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出口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40%,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
欧洲联盟
慢慢地,欧共体国家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偏重经济的欧共体越来越无法满足国家间这种关系的需要,超越经济的联合成为欧洲面临的新任务。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的过渡。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达到15个。
1999年,欧盟迎来了历史上崭新的一页,从这一年1月1日起,欧盟的统一货币,欧元开始使用,除英国、希腊、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后来希腊于2000年加入欧元区,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从此统一交由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负责。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如今欧元区已扩大到16个国家,它已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国际结算货币。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国家入盟。2003年4月16日,在雅典举行的欧盟首脑会议上,上述10国正式签署入盟协议。2004年5月1日,这10个国家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欧盟完成了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容。2007年1月,欧盟又迎来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的加盟。经历了六次扩大的欧盟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包括27个国家、总人口超过4.9亿的庞然“大国”。
欧盟成立以来,各成员国经济发展迅速,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长速度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如今,欧盟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3万亿多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实体。
正如在开篇提到的那样,欧洲联合的进程远没有停歇。可以预见,前进的欧盟将来会给欧洲,甚至世界带来更多有益的变化。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