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讲 以学生为贵

01 第一讲 以学生为贵

00:00
09:55

第一讲 以学生为贵



202141日,车铭洲老师遽归道山。作为教育家,车老师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特别值得继承发扬的是他以学生为贵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贵,就是以学生为目的。康德说:你应当这样做,每时每刻都把人性——不论是你个人的人性还是任何另外一个人的人性——同时作为目的,绝不仅仅当作手段。以学生为目的,体现了以每个人为目的的道德原则,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




相信学生的创造力

车老师在《郑昕教授指导毕业论文的“要妙”》中回忆了在北大读书时向郑昕先生求教康德哲学的往事。他看不懂康德的天书,盼望老师传道授业解惑,郑先生却邀请他一起看电视,一面静等他自己用功,一面提供英文参考书,但闭口不谈康德。他反复苦读,终于在原始森林中独辟蹊径闯出一条小道,郑先生才把他拉上学术巅峰,让他看得更远更宽。他尚未下足功夫时,郑先生并不说他修炼火候未到,以免他气馁;他锻炼、发挥、体验了自己的思辨实力,郑先生才挑明一条重要的教育真谛:“我知道,学生总是希望老师领着读书,但是教师指导研究性工作,主要的责任不是帮助学生读书,实质上,读书也是无法帮助的。学生必须自己读书,在读书中读懂书,在读书中学会读书,这项功夫是不能由别人替代的。你已经读了不少书,肯定有体会了。而且,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读,会读出属于各人的新东西,这正是读书的一个最重要的目的。教师若给学生讲书,讲出的只能是教师个人的一种观点,很可能会妨碍学生产生他自己的新观点,也就失去了读书的真正价值。”车老师在南开带了几十名研究生,指导学生,正如郑昕先生当年指导他。



发现学生的潜力

车老师肯定学生的个人生命和事业的价值,同时让学生明白,个人的价值只有在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奋斗的神圣事业中才能体现出来。他说:“一个人的创造性、完美的个性和独特性,只有在为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才能培养和充分发挥出来。”他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凭借自己的人生经验和学识,比学生本人更早更清楚地看到学生的潜力。车老师谦称,他的缺点是看不到别人的缺点。对他的学生来说,老师的缺点是莫大的福气。一些良好品质,学生向往有,但暂时还没有,车老师却已经看到了,表示称许,学生于是加倍努力,慢慢地就培养出了自己向往的品质。



激励学生真学


车老师根据亲身经验激励学生“真想学”,具体指导学生真学,尽心尽力鼓舞学生成才,引导激励学生充分开发潜力。真想学,就不在乎别人学不学,也不在乎别人学得怎么样;真想学,就会努力学好,不满足于差不多;真想学,就会对自己有耐心,不急于求成,不轻言放弃;真想学,就会更看重能力的提高,不计较知识的多少。尽心尽力不是大包大揽,是鼓舞。车老师说:“中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涉及教学的内容,没有说到教学的方法。我更同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观点,他说:‘伟大的刺激和鼓舞是一个教师的主要功劳,主要影响方式。’依据这种观点,传授知识和解答问题,只是一种手段,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学生学习的刺激者和鼓舞者。教师如钟,学生学习如撞钟,轻撞则轻响,重撞则重响,不撞则不响。”鼓舞是精准巧妙的指导。车老师关心爱护学生,自然严格要求学生,但他的严格表现为“点拨”,轻轻地因势利导,不硬推。他让学生“全面掌握英语”,听上去很轻,但显然不是个轻巧的要求;“学到高水平才有用”,听上去也很轻,敲在响鼓上,却是一记重槌,告诫学生不要浅尝辄止。激励学生真学,靠的是以身作则,把自己的学术生涯变成一把火炬,点燃学生的学术志向和实践。车老师这样总结他的育才之道:“教师的作用主要不再是传授已有的知识或技术,而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主动学习和创新的人生态度,形成主动成长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如果教师没有能力和方法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生对教师讲授的课程就不感兴趣,听课没有激情,在课堂上精神处于休眠状态,学生也就学不到什么东西,教师也就受不到学生的尊敬,从而失去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




待学生如子女

待学生如子女,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把各个教学环节都视为手段。授课是教育手段,自不待言;考试也是教育手段。“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描述的似乎是常态,但用车老师的教育理念衡量,不仅不正常,而且可以说是病态。考试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因为考试对学生是激励,让学生有动力积极学习。但是,考试绝对不应该是对付学生的法宝。按照“以学生为贵”的教育理念,考试应该是教师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法宝。设计试题,是加深自己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手段;判卷打分,是了解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的手段。假如以考试为对付学生的法宝,那就把学生当成了对立面,以考倒学生为成功,甚至以考倒学生为光荣。实际上,学生被考倒,恰好证明了老师的失败,甚至失职。

待学生如子女,是把学生的成功视为自己的成功,为学生取得的每一项成就感到由衷的高兴。以学生为贵,不在乎长久等待学生的成功喜讯,不在乎学生是否在成功时想到了老师,甚至不在乎学生是否及时把成功的消息告诉自己。车老师对自己的学生是满意的。2015年,回顾在南开大学任教的半个世纪,他欣慰地说:老师最高兴的无非就是学生超过了自己,学生都成材了,都为国家做了很大贡献,这是老师最高兴的事。待学生如子女,是始终把学生放在心头的第一位。2015年,车老师说:我们的老师的老师孔夫子说过:吾老矣,不能用也。我也老了,没什么用了。各位鼓励我老骥伏枥,那是鼓励的话,我做不到,我对同学们不能有什么新贡献了。但是,我不悲观。有一点我永远会做到,我还有一点永远去不掉的东西,永远留着,不仅留给在座的各位,也留给今天来不了的同学们,这就是我的一片情谊,这个情谊是不了情,是永远不了的师生情谊。我永远把大家的情谊留在心里,永远继续为大家的新成就而喜悦,继续为大家和你们全家的健康而祝愿,这是我自己表达的一点心情。”2019年,车老师在给学生的遗言中再次表达了他对学生依依不舍的深情:“我作为教师,多年来还有许多应为他们尽责而未尽到的地方,请他们多谅解。告知他们,我带走了我们师生间的、永远剪不断的情谊。”20212月,临近人生终点的车老师对探望他的学生说:师生是一种友谊关系,师生相互影响。老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给予学生鼓励。并不是老师给学生讲大道理,学生才努力,才成功。大道理和知识,学生都懂。好老师真心待学生,给学生积极努力的氛围。学生超过老师,就是老师的幸福。学生成功了,老师不会嫉妒,因为学生的成功就是老师的成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以学生为贵,就能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车老师说:“教师要想受到学生的真正敬仰是十分困难的。古人说,‘凡学之道,严师为难。’这里的‘严’字不是‘严格’的意思,‘严’字专指尊敬、崇仰、仰慕的意思。学生不尊敬教师,实质上不是什么道德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问题。”车老师赢得了他的学生发自内心的尊重。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