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使用与资金来源

资金使用与资金来源

00:00
12:58

2022.10.08

二、资金使用与资金来源
资产负债的平衡关系其实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就是资金的来源与资金的使用。
1.资金的来源
公司的所有资金来源中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股东自己的,另一类是债务形成的。股东自己的就是股东权益部分,也是净资产部分。债务形成的就是负债类。明确了资金来源比例,大体上就能够了解一家公司的资金来源结构,也就是资产负债率,就是用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来判断这家公司资金来源中有多少比例的债务、有多少比例的自有资金。通常情况下,自有资金比例越高,会体现出这家公司的债务风险越低。因为自有资金比例足够高时,即便是所有债主都上门讨债,公司依然可以有足够的能力来支付。另外,债务资金比例越高,表明公司利用债务杠杆撬动的规模市场就越大。例如,你原先自己有100万元,只能做100万元规模的生意。如果你从其他人那里又借来1000万元,那么你就能做1100万元的生意。这100万元就是自有资金,也就是股东权益部分;这1000万元就是债务资金,也就是负债部分。
自有资金比例高并不代表公司就真的没风险,有些公司恰恰是因为缺少足够的信用积淀或者可用于抵押的物资而无法获得债务。当然,如果公司在市场规模等实力足够强的情况下而有意识、有目的地减少负债,那就是一种债务风险和整体风险都比较低的表现了。
债务资金比例高也并不代表公司就真的风险高,这也要看行业特点。例如,金融银行的负债普遍较高,国家政府以及行业监管严格,在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下出现银行挤兑甚至倒闭的概率很小,那么这个行业里通行的负债比例就是一个长期阶段稳定可被市场接受的状况。
2.资金的使用
公司的资金使用通常就是指资产部分,也就是看公司将钱都放在哪儿花在哪儿了。有人会问,公司的资金主要都用于市场销售以及客户交付,这些资金都不在资产行列中,怎么会说资金的使用就是资产呢?这里的视角就是看一个时点的状况,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都是一个时点数据,是某一个时点的状况,在这一个时点上每一项收支都会归到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行列中。例如,公司购买的商品尚未卖出的时候就是公司的存货,存货就是公司的资产,不管有没有付现金都是一种资金被占用的形式。如果卖出了,其实就变成了计算利润的一个步骤,而利润最终都会归集到股东权益里,变成资金来源的组成部分(当然,如果亏损了,其实也是一种负来源)。
3.有偿负债与无偿负债
在负债当中有两类明细的区分,就是有偿负债和无偿负债。这里的“偿”主要指的是利息,也就是债务成本。简单来说,有偿负债就是金融机构贷款或发行债券是付利息的。对企业来说,只要债务能够按期偿还,且因为贷款而创造出来的利润率超过利息率,那么这个贷款就不会有风险,或者说是有价值的。否则,贷款会让公司负担过重。无偿负债的类别就比较多了,企业首选的就是“应付账款”,也就是暂时欠供应商的钱。只要不是用现金采购的物资,那么其实都算是获得一些融资空间,而且这个短期融资是“免费”的,也就是无利息的。虽然真实情况下很有可能所谓利息已经被含在了商品价格以内,但表象上是没有利息的。另一类无偿负债是“预收账款”,销售环节中在交付之前先收取一部分现金,这同样也是一种无偿负债。当然还可能会有一些其他渠道的往来资金,例如外部临时借给公司周转的无需支付利息的资金往来。
4.股东投入与经营赚取
在自有资金来源的渠道中也分为两类,一类是股东投入的,另一类是日常经营赚取的存留。股东投入的就比较直接,要么投入现金直接用于生产经营;要么投入某项资产为公司所用,尽管看起来这不是现金,却是由于股东投入了这项资产而使得公司不必再用现金去购买,所以也是公司的资金来源渠道。日常经营赚取的存留部分是公司通过日常经营积攒下来的可供股东分配但没有分配的那部分利润,以及日常经营积攒下来专门用于公司未来发展的利润部分。简单理解就是公司历史上赚到的钱留在了公司用于持续发展,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对于大多数尚未融资以及信用积累还不是很充分的创业公司和一般中小企业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资金来源,也是自我生产、自我扩大的重要甚至唯一来源。

三、财务不记录的资产和负债
有人说,财务记录那么多资产负债,但对于企业最有价值的那些都没有记录在财务账面上,所以财务仅仅是做有限的历史资料记录,对于判断企业价值也只是“仅供参考”。例如,对企业最有价值的“人”“品牌”等,这些“真正”的无形资产,财务都是没有记录环境的。这又是什么逻辑,难道财务记录真的没有价值了吗?
当然不是,财务的价值远比这些极端思维想象的重要。财务记录的所有资产都是“人”努力的已经实现的成果展示,而这些成果的积累和延续能力又是“品牌”价值未来体现的当下基础。企业是一个整体,对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去看去评价,人和品牌以及历史记录的财务数据都是一样的。一旦孤立起来,所体现的又都进入某一个极端领域,而任何的极端都会造成决策的盲区和失误,这恰恰又是财务能力始终要规避的问题。
1. 人
“人”是企业最大的资产,也是按照财务会计准则最不符合资产定义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资产的定义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拥有或控制的未来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拥有或控制”这一条就注定无法将“人”纳入财务的资产行列中。法人和自然人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经济个人,“人”在法律层面上是不会被任何其他人或组织“拥有或控制”的,尽管企业为个人发放工资、奖金,但这是一种合作关系和雇佣关系,法律上不会控制和拥有这个人(当然,历史上奴隶社会的确将“奴隶”作为买卖的商品,那时候某些人的确被当作经济组织的资产,但当下绝大多数国家的经济组织都不再有这种经济形式存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企业领导人更加在意人力资源部门而不太重视财务部门的原因。
如果我们抛开会计准则的限制,用企业估值的方式来判断“人”的价值,然后以当下最为普遍的企业价值估值方法“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来估算每一个人的可预见价值,其实人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就可以体现出来,而且未来也不再仅以岗位、职位来定薪,而是评估这个人的未来能够为公司创造多少净现金流,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只要套入“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法”公式,就能够很容易地获得当下此人的价值,然后将每个人的价值累加起来就是这家公司的“人”的价值总量。
未来员工的薪酬可以依据这个人的计算价值来测算,这样的模式几乎是目前能想到最完美的方法。因为任何人的定薪模式都只关注其贡献,而非学历、经验、历史成绩。关注未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虽然也会参考这些学历、经验、历史成绩,但其关注点不是历史而是未来,更是为企业创造的价值。
只是这种方法的复杂性很高,估算的程度很大,可复现性和可验证性都非常弱,仅可以在企业内部参考使用。目前,社会上还缺乏对“人”本身在未来某个领域、某个专业能够创造价值的估值基础,一旦这个基础数据建立起来,未来会计准则的资产定义就很有可能会被改写。
2. 品牌
在2019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英国权威品牌价值咨询公司Brand Finance发布了《2019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年度报告》(Brand Finance Global 500 2019),评出了2019年度全球500大品牌榜单。其中,“亚马逊”(Amazon)以1879.05亿美元排名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苹果”(Apple)1536.34亿美元。我国“华为”(Huawei)品牌价值622.78亿美元,排在全球第12位,而“微信”(WeChat)和“腾讯QQ”(Tencent QQ)分别价值507.07亿美元和497.01亿美元,排在全球第20和第21位,尽管这两个品牌都是腾讯公司旗下的。
仅仅一个品牌就有如此不菲的价值,可是企业账面上有体现吗?我们只能遗憾地说:没有!还是回到资产的定义,资产一定是“以前的交易或事项”(事项也具有交易交换性质),而这些品牌都是企业原生性的,都不是交易产生的价格。如果有交易了,那么这个价格就必须在财务账面上体现,没有交易、交换则不会,这也体现了历史成本计价的原则。
如果参考“人”的预设,未来这些品牌是否也能进入财务报表的框架内呢?我们判断尽管存在这种可能性,但相比“人”来说可能更加难以实现。因为品牌的“原生性”注定了如果换一拨人经营这个品牌或许会变成“一文不值”,真正产生价值的还是背后的“那一群人”,很有可能是“那一群人”再迭代上“时间”就又会出现一个了不起的高价值品牌。而如果“人”错了,再有价值的品牌再迭加上“时间”,也会变得没有价值。
除非将未来的品牌价值与“人”“时间”“环境”等因素一同考虑,同时具备一个完善的交易平台,且其交易对象所承载的“人”“时间”“环境”都是考虑因素,这还有可能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可复现和可验证的价值。否则,未经交易的品牌价值是很难在财务报表上体现出来的。
我们在财务报表上看到的“商誉”并不是品牌价值,“商誉”仅是在企业对其他公司并购的时候,由于支付了比对方公司“公允价值”更高的那部分金额而形成的。例如,你打算收购一家公司,这家公司账面记载的价值是100万元,经过评估机构的估值以后这家公司的公允价值被确定在了150万元,而你愿意花500万元来购买。那么,350(500-150)万元就成为你公司合并报表中的“商誉”。之所以出现比公允价值还高的收购价,是因为大家站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平台看到的未来价值是不同的。
3. 合同
大部分企业的收入和成本都会依据某个合同或订单,或者某个信息来源而延续产生。按照财务的“权责发生制”原则,只要这个合同还没有执行,财务就不会记录已经签订的合同。也就是说,财务其实是记录了一个交易行为的历史,而不是交易意愿或交易承诺的记录。
最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和中国会计准则在合同引入会计体系中都做出了很好的尝试。目前的会计准则中出现了“合同资产”和“合同负债”,也就是在确认收入或成本时更加关注了“控制权转移”而不仅是“权利义务转移”。看起来这种确认方法更在意“控制”,而这一变化必然引起会计核算的大变样,也由此产生了尚不能确认为“应收账款”的部分合同在会计核算体系中用“合同资产”来核算。
只是这个合同的会计体现距离我们前面讲过的合同还有很大的距离。目前会计的合同资产依然还是已经执行了且控制权转移的时点,对于签订了尚未执行的合同和承诺,还是没有在会计体系中记录的。
这就与互联网企业管理层非常在意流量一样,都在讲漏斗的模式,就是有多少人浏览了推广页面、多少人下载安装了App、多少人上传了数据、多少人付费了、多少人持续付费了等。如果后续各个阶段的模式都是相对固化的,那么第一个环节的浏览量就变成了第一道成为付费用户的可能性。基于这个原理,管理层的关注点就会前移到让更多人看到自己。会计领域直到付费使用后才会记录,而这对于领导人的决策已经太滞后了。如果能把更加前端的业务用一种规则体现在财务体系中,则会更容易被领导人所接纳。只是这个前提条件依然非常多,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如果考虑作为财务列报的参考数据,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