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将欲歙(shè)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③,必固与之④。是谓微明⑤,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⑥,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⑦。
【译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做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注释】
1、歙:敛,合。
2、固:暂且。
3、取:一本作“夺”。
4、与:给,同“予”字。
5、微明:微妙的先兆。
6、脱:离开、脱离。
7、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利器,指国家的刑法等政教制度。示人,给人看,向人炫耀。
【导读】
这章主要描述了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本章谈到若干对矛盾双方互相转化的问题。例如,“兴废”、“取与”等都可以说是运动变化的规律,同时以自然界的辩证法比喻社会现象,以引起人们的警觉注意。这种观点贯穿于《道德经》全书。
老子《道德经》都是通过揭示万事万物的运行法则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让人合其道,事尽其理,因此本章也不例外。
比如花儿凋谢之前的盛开;草木枯萎之前的茂盛;蜡烛熄灭之前的明亮;太阳落坡之前的夕阳等等,这是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兴衰、荣枯、生灭、得失,没有谁故意在操控,万物本性的造化就是如此。
【哲理引申】
因此,老子这里给了我们两个启示:
第一,万物盛衰,是由万物的本性所决定的,而不是人类的好恶。这里所说的万物不仅包括大自然所呈现的东西,也包括我们的身体,我们身体中的气机等等,各种有形无形的东西都属于万物。
第二,万物势盛则衰、物极必反的法则告诉我们,人若不自居于盛、不自居于极,则永远不会衰,不会亡。
但要做到不自居于盛、不自居于极很困难,因为我们总是有那么多的好恶分别,总是喜欢、追逐荣盛,而抗拒、讨厌衰亡,这样的贪嗔好恶习性恰恰与大道背道而驰,这也是我们总是觉得烦恼和痛苦的原因。其实我们不知道,如果能尊道而行而不是背道而驰,我们是可以获得幸福的。
所以老子说“是谓微明”,即是说张、强、兴、与是发生歙、弱、废、夺的征兆,而这个征兆是那样隐微,如果能观其理而避其害,那就是微明。
那么如何观其理而避其害呢?
柔弱胜刚强。
守柔处弱就可以观其理而避其害。
什么是柔弱?
老子这里的柔弱,绝不是外表的柔弱。对内来说柔弱是指内心的柔软,不紧绷,也就是黄庭一窍的气机无论怎样起伏、涌动,都可以做到“不为主”,其实就是老子说的无为。对外来说柔弱就是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能,不自我炫耀,更不妄自尊大等。
柔弱胜过刚强,刚强不是指我们的坚强、刚毅,而是指内心的执着,特别是指对净相的执着。就像父母教育子女时常常犯的毛病一样,见不得孩子犯错误,只要孩子一犯错误,心中情绪就起来了,最后教育孩子变成了情绪的发泄,这就叫对净相的执着,不能及时觉知自己的情绪,不依人事本身的理去解决问题,而是依自己内心的好恶来行为就叫做执着,用老子的话来说就叫做有为。
因此柔弱胜刚强说的不是外面的事,而是指内心的事。外境的各种人事通过眼耳鼻舌身意传递到我们的内心,而内心作出何种反应取决于我们对黄庭一窍气机起伏的感受有没有攀附好恶分别知见,没有攀附知见,内心就是柔软的,也就是老子说的“柔”和“弱”,可一旦攀附有知见,内心立马紧绷,执着跟着就产生,也就是老子说的“刚”和“强”了。
因此我们可以明白老子说“柔弱胜刚强”的良苦用心,一个人外在越成功、越优秀,内心越需要守柔处弱,否则就会像花儿一样,开得是那么的娇艳,有那么多人的欣赏和赞美,却终究会有凋谢的那一天,这就是“柔弱胜刚强”要告诉我们的意思。
鱼不可脱于渊。
人与守柔处弱的关系,就像鱼儿与水的关系一样,鱼儿离不开水,人离不开守柔处弱,因为只有守柔处弱,才有可能往张、往强、往兴、往与的方向发展,否则只会走向消亡,就像鱼儿离开了水一样,等待它的只有消亡。
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什么是利器?
保护国家最为得力的东西就是利器。这里的国家是比喻我们的身心命,而能够保护我们身心命的东西就只有守柔处弱了,“不可以示人”,不是不能示人,而是没办法示人,可以拿出来示人的就不是柔弱而是刚强了,所以老子说“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本章老子用万物由张至歙(shè)、由强至弱、由兴至废、由与至夺的发展变化来告诉我们,任何的人事物只要势头发展过盛则必然走向衰亡,因此守柔处弱是避免走向衰亡的唯一办法。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