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故事汇——道德经 第2章

国学故事汇——道德经 第2章

00:00
08:45

 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春秋时期 老子)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译文:
如果天下人都知晓美的事物是美的,这就显露出丑来了;都知晓善的事物是善的,这就显露出恶来了。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生,难和易因由互相对立而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倾倚,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顺序。因此,圣人顺应自然的规律来做事,顺应自然施行教化。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干预,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凭借以自大;成就大事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不会失掉功业。

【导读】

老子在本段里,用美与恶、善与不善……等,列举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的结果,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解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是《道德经》的第二章,它反映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以有无、难易、长短、高下等的对立统一来说明美和丑、善和恶的对立,揭示了事物都有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二者是相互依存、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合乎辩证法的。按照哲学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的定义,老子的朴素辩证法哲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由于老子是在事物相互依存中看问题,所以他眼光尖锐、独到,为后世观察世界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美之为美:即美之所以是美。这是说美的定义,或美的标准。同理,善之为善说的是善的标准。从逻辑学的角度出发,这里美和恶、善和不善的定义,是符合肯定即否定这一关系。天下的人明白美的定义,实际上是对美设定了标准,但不论是何种渠道产生的美的标准,主观的还是被动的,在你设定美的同时,等于宣称不符合这一标准的就是不美,就是丑。

更深层次的看待美善这类司空见惯的概念,人们总是单向度的赞美善,打击恶,却不知美背后隐藏了丑,善背后隐藏了恶。“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49章)世人恰恰相反,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恶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不信之。世人对自己的善恶美丑标准深信不疑,但这不符合玄同妙理。赞美善人,抛弃恶人。这是小善,不是大善。所以,老子赞美的是大善大美。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的美才是大美,不居功的玄德才是大善。老子这里赞美的不是世人的小美小善。老子告诉世人,世俗的美与善没有真正摆脱丑与恶。

《道德经》的启发

《道德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一定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

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许多内容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具有指导和教育意义的。

例如“功成身退”“宠辱不惊”等为人处世的原则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更是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础。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世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地看待得失,可以净化人的心灵。

【对青少年的道德启发】

现在,在青少年中道德观念变得越来越含混不清,美与恶、善与不善原本是正反两个方面的问题,现在划分的尺度已经非常含混了。

美之为美,完全是以丑恶作为比较的,如果恶的尺度含混了,美也就体现不出来了。

比方说现在有很多青少年,无法表达对父母的爱。恰恰相反父母为他们做任何事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如果父母做得不满意,就会大发雷霆。按照传统的道德观这种行为就是“丑恶”和“不善”的范畴,而今天却变得顺理成章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哪个孩子对父母稍微礼让一点,父母就会感到非常高兴,认为自己的孩子非常“美好”、“善良”,这种美好和善良真的“美”和“善”吗?如果我们的道德底限规定了:要尊老爱幼;要扶危济困;要尊重师长;要热爱劳动;要勤俭节约反对浪费;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碗筷自己洗;自己的被子自己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那么我们的青少年所体现的美好和善良才是真正的美好和善良。把丑恶和不善的行为压缩到最小范围,美好和善良的范围就会变得最大,这就是辩证法的哲学思想。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