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美广西,多彩非遗。这期听遍桂林带您感受桂林的非遗——广西文场。
“我生在漓江边,长在竹筏上,听着山歌长大,我是桂林的女儿。”
2月12日,2018厅堂版《桂林有戏》经过数月打磨、加工、彩排后,终于在漓江畔的桂林有戏剧场迎来首演!
《桂林有戏》集桂剧、彩调、文场、弹词等桂戏精粹于一体,全面展现了桂戏的正和雅、动与静,集中了桂林传统文化的清逸之风。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现代舞美设计理念相结合,通过声光电、多媒体以及传统手绘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段来展现小剧场戏剧的独特魅力。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院长张树萍全程参与了《桂林有戏》的编创排演过程,对于《桂林有戏》她是最有发言权的。
(张树萍:我们选取经过历史沉淀的桂林戏曲精华加以集中呈现,就是要让当下的人们有这样的概念,桂林有山,桂林有水,桂林有戏。)
《桂林有戏》中,文场部分经过了重新填词和编排,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了广西文场的清逸风雅。两把中式官帽椅,两柄三弦琴,两位长衫玉面郎,新词故曲,娓娓道来。
广西文场是流行于广西桂北官话地区的传统清唱艺术,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文场诞生于清朝中后期,当时的小调时曲由江浙一带传入桂北地区,其后不断本土化、个性化、区域化发展,逐渐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广西地方曲艺。至今在民间,不论是婚嫁、葬丧、添丁、祝寿,还是商店开业,节庆赶圩,都还有请文场“玩子班”演唱的习俗。
说起广西文场,广西文场国家级传承人陈秀芬如数家珍。
(陈秀芬:王仁和是我们的祖师爷,是我们的大师,他招了我们,他是盲艺人,他只能坐地传情,靠声音来塑造人物的形象。我们59年成立文场戏曲训练班,六零年就合并了戏校,六二年的时候我们毕业了,就在我们文场训练班的基础上成立了桂林市曲艺队,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就把文场真正的搬上了舞台,真正的搬上了艺术殿堂。)
在2018厅堂版《桂林有戏》中有一大亮点,编曲谢振强老师将广西文场中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唱腔进行糅合与创作,谱写出一曲《咏桂林》。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谢峰主任:《咏桂林》的词它是新的词,音乐就是用文场的传统音乐进行一个包装铺垫,结合整个演出的效果想达到当时民国风的一个样式,其实真的是给广西文场这种清雅的感觉更加鲜明的一种呈现。)
桂林的奇山峻峰作咏,漓江的波光漪影为曲,手持乐器、身着旗袍的姑娘们从桂林城的历史深处缓缓走来,娉娉婷婷,歌声如诉。唱词的字里行间充满着对这座城市的热爱,重现了上世纪30年代桂林的文脉风骨。
“远目眺山峦,奇峰生池间。观止叹漓江,碧波荡清涟。汉元置始安,沧桑两千年。今朝数风流,自奋莫等闲。”作者深谙桂林的历史文化,对桂林的绿水青山有着深沉的眷恋。桂林儿女紧跟时代,砥砺前行。
桂林市戏剧创作研究院副院长、自治区级广西文场传承人叶春桃对于《咏桂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叶春桃:这个节目上演以后,观众反映普遍都是很好的,因为文场音乐跟桂林山水是很贴切,很切合的,文场音乐加上桂林话,就像吴侬软语像观众诉说,就从音乐我们可以交流出桂林山水的一种文化。)
传统文场唱腔具有字重腔轻的特点,曲子以“五件头”伴奏,即以扬琴为主,加上琵琶、小三弦、胡琴和笛子。击节乐器使用鼓板、碟子和酒盅。
《咏桂林》进行了大胆的革新,首先是对唱法进行了改进,其次使用了音乐多声部的编配方式,最后是进行了民族乐器与人声的融合性尝试,去掉了传统文场的“五件头”伴奏形式,更能营造出桂林山水唯美的意境。
一经表演,立刻惊艳全场。整个作品歌词与旋律交相辉映,层次分明,将桂林特有的灵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咏桂林》曲风平稳、安静,透着一种文场音乐的别致和文雅气质,被现场专家认为是最能表现桂林音乐文化特色的作品。看过演出的每位嘉宾都对文场的优美动听留下了深刻印象。
(现场观众:“真的是太精彩了,完全颠覆了我对广西文场的印象,下次带家人一起来看。”“这绝对是一场文化盛宴,我很少接触传统戏剧,但今天真的是听得入迷了,原来文场这么好听。”)
一个曲种,如果长期创作不出自己有代表性的传世之作,长期培养不出自己有代表性的演员,那么,这个曲种也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将被时代所淘汰。如今,广西文场伴随着美丽的桂林山水,以其传统的艺术魅力,以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手段,展现在文艺舞台上,这也让文场再获新生。
作者:唐燕
出处:原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