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士凭借这一制度击败奥地利和法国,并独领风骚数十年

普鲁士凭借这一制度击败奥地利和法国,并独领风骚数十年

00:00
26:24

1798年,法国颁布实行了《征兵法》,实行了普遍义务兵役制,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了不分种族,不分贵贱,“凡20-25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服现役期限为6年,服满现役后自动转入预备役”的规定。这项政策使得拿破仑在长达16年的战争中始终能保持50-80万军队的规模,要知道当时法国总人口只有2600万人。

这项制度同样随着拿破仑大军传达给欧洲其他国家。此时的普鲁士还只是德意志联邦的一个封建诸侯国,而整个德意志也处于封建割据时代。在第一次普法战争前,沙恩霍斯特 和他的学生克劳塞维茨等军事思想家就已经认识到:法军是以整个民族来进行战争,要能经受即将来临的战争考验,必须有一支全民性的民众武装来支撑常备军。只有把人民群众全部武装起来,一个小国才能在一场防御战争中,以一种与大国相抗衡的形式,抵抗大国的侵略战争。据此,他们曾向普鲁士国王提出过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建议,但这一建议遭到封建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后来的情况表明,如果没有外部的军事危机,沙氏等人的军事改革愿望是断难实现的。

在1806年10月到1807年7月的第一次普法战争中,普鲁士遭到惨败,正如著名诗人歌德所写,“拿破仑呵一口气,吹掉了整个普鲁士”。普鲁士国王费里德里希-威廉三世被迫在屈辱的《提尔西特和约》上签字。按照这个和约,偏安东隅的普王不仅要支付战争赔偿,还要为占领普鲁士西部的法军支付所有费用,普鲁士实际成了法国的附庸国。

对法战争的惨败和丧权辱国的现实,使先前一直以军事强国自居的普鲁士受到强烈震撼,普王遂决意实行军事改革,亲自制定了“军事改革纲领”,并于1807年7月25日批准成立了军事改革委员会,沙恩霍斯特和克劳塞维茨等军事改革派人物都是这个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军事改革最终确定的方针是通过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把“军队改建为一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众武装”。当改革者们的建议提出之后,仍然遭到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使他们提出的“国家的每个臣民不论出身何其他情况如何,都要服兵役”的改革方案未获威廉三世的批准。

在这个建议未获批准情况下,军事改革派提出了三项建议

1.充分利用现有的征兵区,对有义务服兵役者进行训练

2.建立一种由短期服役的士兵构成的速成兵制度。它的宗旨是:让每个步兵连在以后每3年中每年允许2-3名仍具有服役能力的士兵退伍回原征兵区,空缺由新兵补充。3年之后,每年允许10名士兵退伍,由新兵补充。以现役部队为训练基地,通过大为缩短的现役期,使得大批适龄青年能接受军事训练

3.效仿英国方式,将以往免服兵役的、有财产的市民阶层中的适龄者组织起来,自筹资金,自行装备和补给,建立与常备军并立的国民军。

这些措施,由于没有涉及到封建等级制度的敏感性,很容易就获得了批准,并于1807年秋以“地方部队法暂行草案”形式颁布实行,由此产生了独具德国特色的速成兵制度,进而世界上从此产生一种新型的国防后备力量-预备役部队。

不过,由于普遍义务兵役制度尚未实行,使得速成兵制度缺乏雄厚的兵员基础,所以在“地方部队法暂行草案”实行的最初几年里,工作并不顺利。不过不久就出现了对实行普遍兵役制度有力的政治和军事条件。

政治条件是就在“地方部队法暂行草案”颁布的前后,政府首席大臣施泰因宣布实行“地产自由”和“城市自治”两项重要改革,使广大农民和城市资产阶级以及广大市民阶层在政治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

而军事的有利条件则是《巴黎条约》的签订,加剧了普鲁士的危机。1808年9月8日,拿破仑迫使普鲁士签订了《巴黎条约》。条约规定,普鲁士军队总兵力在以后10年内不得超过4.2万人。科西嘉人的霸道做法,恰恰帮了军事改革派的忙,迫使威廉三世同意了沙恩霍斯特等人的建议,决定对1年前颁布的“地方部队法暂行草案”做出进一步调整,新修改的草案于1809年由内阁发布实行。

新法案规定:为逐渐训练大量新兵以满足普军战时扩编满员的需要,国王命令步兵团和炮兵按其对新兵需要的数量让每个连中的3-5名士兵或更多的士兵休假,并征召同等数量的征兵区适龄青年入伍,进行为时一个月的训练后,让其回乡,再征召同等数量的青年,按这种方式月月轮换,直到其所培养的征兵区青年足够其急需时进行补充为止。显然,如此短的兵役期,如此之快的人员更替,必须有更多的人能够服兵役为前提。为此,法案特别作出了“20-35岁的适龄公民必须服役,以抽签方式确定人选,不得以任何方式豁免或替代”的规定。这样,为速成兵制度及其预备役部队的建立扫清了障碍。

1806-1813年,3.6万普鲁士人得到了军事训练。不过,加上现役的,普鲁士武装力量在1813年也只有8万多人,仅靠这8万多人想使普鲁士从拿破仑铁蹄翻过身来是根本不可能的。实际上,普鲁士以速成兵为基础,还建立了3支后备力量。分别是职业军官和军士以及退役士兵组成的预备役部队、职业军官和军士领导的,服满2年预备役的预备役人员组成的后备军、后备军退役人员组成的民军。

正是由于这种独特的组织,使得普鲁士在1813年的民族解放战争中,迅速扩充和组建了一支规模空前且战斗力极高的50万正规军,并且在对拿破仑的最后一战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结束了拿破仑对普鲁士长达6年之久的殖民统治。

在此后,克劳塞维茨等人的战争动员思想已经为普鲁士人所接受,并用来指导他们的战争动员实践。老毛奇就认识到,“。。。。。。现代战争要求全民、甚至是每一个尚未受到伤害的家庭参战。国家要投入全部财力,。。。。。。我们一旦实施了动员,就不必担心承担侵略者的责任,任何等待都会毁掉我们的形势。”威廉一世在其一篇训词中也谈到:在将来,普鲁士陆军也就变成了普鲁士的武装民族。动员一词最早源于普鲁士(德语为Mobilmoahung),以后传入法国,法语名为mobilisation,后英国人将其译为mobilization。它的本意就是集合、装备及准备出师作战。

在上述思想指导下,普鲁士于1844年颁布了两项有关武装力量动员的法律,即《后备军组织法》和《民军组织法》。这两部法律,在规定普遍征召的基础上,将预备役人员分为常备军中的预备兵、后备军和国民军三部分。第一部分又按动员顺序分为四级预备役,其中一类后备军不是按照传统的以居住地为单位编组的,而是按照现役部队作战编制编组的,并由现役部队和后备役官兵混合而成,从而产生了更有战斗力的后备力量-预备役部队。

普鲁士还建立了由四个层次组成的动员型武装力量,即常备军、准常备军、后备军与国民军。四种武装力量混编成野战陆军、后备陆军和守备陆军。

野战陆军步兵师现役人员在编率40%,其余由预备役人员和后备役人员组成,一般来说,1个步兵师编1个现役步兵旅和1个基干后备步兵旅。野战陆军是陆军的主要作战力量。后备陆军以野战陆军少量现役人员为骨干,配以大量预备役人员组成,担负战略支援任务。守备陆军主要由后备军和国民军组成,主要担负要塞和营地以及其他目标的保卫任务。四个层次组成的动员型武装力量,使得几乎普鲁士所有适龄男子(20-45岁)都在服兵役并接受长期军事训练。在保证兵员质量前提下,最大限度挖掘了兵员动员潜力,同时又可区分情况灵活进行动员使用。

1850年,普鲁士为了应付与奥地利和巴伐利亚之间出现的紧张局势,进行了自拿破仑战争后的首次全面动员。由于缺乏经验,动员工作十分混乱,共进行了8周,暴露了后备军训练水平低下的弊端,其后备军也表现得及其令人失望。于是普鲁士人得出结论:只有在和平时期继续存在并已职业军官为骨干的部队才能在战时有效地投入作战。

为此,1858年以后,在普鲁士战争部(1814年由原战争部和军事经济动员部合并而成)部长罗恩的倡导和主持下,普鲁士又一次围绕着兵役动员制度进行了一次较大改革。为了扩大常备军,他们根据人口的增长率将每年征召新兵的数量增加到6.3万人。同时,将预备役服役期限延长到5年,从而使得现役部队与预备役部队在数量上持平,而质量上则远远超过过去现役部队和后备军两者之和。

改革前,后备军中服后备役的人员人员编为第一、第二两个梯队,服役期各为7年,总计为14年。改革后,后备役被一分为二,第一梯队前3年较年轻的士兵被纳入正规军,服役3年,做为预备役的补充人员。第一梯队的其余部分和第二梯队合并,服役期为11年。这样一来,就延长了青年公民在正规军中服役的时间,扩大了正规军的数量,提高了武装力量的战备程度及动员速度。

恩格斯对此评论道,“平时的军队人数从原来的15.1万人增加到21.2万人,约占其总人口的1.1%,可随时投入战斗的军队人数由3.35万人增加到4万人。到1861年改革完成时,普军战时总人数为:野战军36.7万人,火炮864门;后备军13万人,火炮144门;守备军14万人。。。。。。普鲁士的后备军制度可以确保每一个德国步兵团在战时可以提供1个机动的预备团、2个后备营和2个补充营。这样一来,每3个营就可能提供10个营。换句话说,和平时期组成173个团519个营,在战时可以变成1730个营,猎兵和散兵还不算在内。而且这一切可以在这样短的期限内完成。。。。。。”

1858年9月开始担任陆军总参谋部总参谋长的老毛奇并没有为此而忘乎所以。他深深感到,由于实行普遍兵役制,造成军队数量急剧增加。这不但使补给异常困难,也会使国家财政难以维持,战争还会使贸易、交通、工业运作、农民耕种等中断,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当时普鲁士军费达到1.21亿马克,相当于国家总预算的28.4%!因此,老毛奇认为必须加快战争的节奏,使战争尽早结束。这个思想整整影响了以后几代德国军事统帅。

老毛奇觉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精心组织军队的动员和展开,以提高军队动员的速度和有效性。为此,在罗恩、老毛奇等人努力之下,普鲁士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武装力量动员机制。军队动员的大权掌握在威廉一世手中,军队的战争部和总参谋部分工负责。战争部对全军动员负总责,下设军兵种、参谋、人事、军事经济、军事委员等5个部。总参谋部负责军队的展开和使用,其下战略方向设3个处,其中第2处负责普鲁士、德意志、瑞士和意大利事务,同时还是负责本国军队组织、训练、动员和展开事务的中央机构。军、旅和后备军军区司令部负责所属部队以及本区域的动员工作,各级地方政府给予协助。全军的动员计划以战争部为主,由战争部和总参谋部和政府有关机构共同拟定,每10年修改一次。

众所周知,普军实施快速动员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是铁路。到了19世纪中叶,普鲁士的公路和铁路都已经相当发达,遍布全国的交通网,“不仅可使步兵和各种车辆在任何天气都能迅速到达指定区域,而且可使炮兵和辎重队等各兵种克服各种地形障碍。这就为战略指导得以实施各兵种协同作战,任意调动部队提供了物质前提。。。。。。四通八达的铁路网可使作战物资的供给在全国各地进行,整个国家酷似一个大仓库,部队的作战地域再不受供给的限制。铁路还大大缩短了战争的准备时间。军队可以根据总参谋部制定的详细和精确的展开计划,利用铁路运输,迅速到达指定地域”。

老毛奇本人还身体力行,对铁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上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在选择铁路方向时应考虑什么》的论文。1862年,专门组织了普军在汉堡到吕贝克地域进行了大规模铁路运输演习,为战时利用铁路进行军队动员和展开及物资补给摸索了经验。

4年之后,普奥战争给了普鲁士一个检验的机会。与10多年前相比,普军这次真是换了新貌。战争中,经过认真策划的预备役部队动员工作实施的十分顺利,铁路使部队迅速而高效完成了集结和展开。由于强调动员速度,普军集结了3个军团的兵力,掩护从西里西亚到奥地利的协约国萨克森的边界地区200英里的正面。普鲁士最西部的2个军团很快会合,仅在短短2周便到达可以相互支援的位置。在不到1个月时间,一支拥有25万人和800门大炮的普军就完成了所有动员程序并到达预定地域,先于对手展开,取得了战略上的优势。萨多瓦一战,最终奠定胜局。

是奥地利常备军实力不强吗?还是没有进行战争动员?实际上奥军输在动员展开速度以及参谋部的效率。因为奥地利拥有一支经验比普鲁士更老到的职业军队,而且战争爆发后先于普鲁士进行了动员。

战争结束后,普鲁士意识到未来对手将是欧洲第一陆军大国的法国,因而又对动员体制进行了改进。1868年,即战争爆发前2年,老毛奇提出了对法作战的战略展开计划。

计划认为:法国如果利用其铁路系统迅速集中兵力,将不的不在为山脉分割的斯特拉斯堡和梅兹附近分成两个主要集团下车。其中较小的一支一开始可能不向德国南方移动,而将在摩泽尔河上游与主力部队会合,这就只能靠通常的行军来完成。我将在珀拉蒂纳特占领位于敌两个集团之间的战线内线,从而能向上述两个集团中的任何一个出击;或者,如我兵力强时,可同时向两者进攻。我所有部队在珀拉蒂纳特集中,即可保护莱茵河上下游地区,又有利于向敌国发动进攻。这后一步,只要行动及时,必可先发制人,遏制敌对德国领土的入侵。问题是,我能否在莱茵河外、靠近法国边界的珀拉蒂纳特完成集中,而无受敌干扰之危险?这就取决于部队完成动员集结河展开的速度。

德国总参谋部高效率的计划又是如何呢?老毛奇向普王报告说:我方动员准备(包括最细小的细节)业已就绪,向摩泽河与莱茵河之间地带的运输工作,能利用6条畅通无阻的铁路线。第一批部队何时出发和到达,均已拟妥时间表。在第12天,第一批部队即可在法国边境附近下车;在第15天,将有两个军兵力到达该处;第20天,人数增至30万;第24天,各集团将有他们自己的辎重队实施补给。

此外,对于对手,老毛奇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写道:我们没有理由相信法军能集中的更快,因为他们的动员未安排具体日期。从拿破仑一世以来,法国只是局部动员,即开赴前线的部队,是靠后方驻军补充兵力。

为此,老毛奇队未来与法一战充满信心,他预测到:如果我军与法交战,上述数字还能再增加3.1万人,因为第1和第2巴伐利亚军可立即编入第3集团军,这样该集团军人数就会增至13万人,并使德军总兵力达到38.4万人。而且到了第20天末,在铁路完成上述部队集中任务后,第1、2、4集团军就可开赴前方,从而使总兵力增加到48.5万人。

在这里,不得不佩服老毛奇对彼此的了解。实战中,普军的动员集结和展开基本就是按计划进行,而且完成集结时间还比计划提前了4天!

需要指出的是,在普奥战争到普法战争4年短暂时间里,普鲁士又有额外的6.3万人退出现役转为预备役,使普鲁士武装力量战时经动员竟然达到百万之众!这可是当时的天文数字!不得不感叹普鲁士总参谋部的高效率,通过周密的准备、制定详尽的计划以及利用工业革命提供的条件,竟然将如此规模的武装力量动员导演的井井有条!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新编近代战争动员剧吧。经过多年动员建设的普军给在动员上领先一时的法国人上了一堂代价昂贵的战争动员课。这场较量,两国新旧两种动员体制从动员组织力、后备军的战斗力、后勤动员保障力三方面尽显无余。

开战不久,双方在动员组织策划的水平上就分出了高低。从当时铁路建设情况来看,法国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具有优势。法国铁路在修建时就考虑到军事上的需要,以巴黎为中心,成放射状向外延伸,辐射法国全境,并在国境线一带做了环形联结,把各大要塞联结起来。不仅如此,法国对铁路网统一经营的程度以及设备的标准化程度也比德国好。在法国的铁路中,双轨铁路占60%以上,每天可通车30列,每英里所拥有的机车车辆比普鲁士多了1/3。而且,法国做到了先敌动员,在1870年7月14日就发布了动员令,进行了军队动员。照理来说,法军应该能够先于普军完成部队动员和展开,并获得主动权。

可惜事与愿违,当动员令发布后,法军出现了一片令人痛心的杂乱无章局面,整个干线铁路被支线涌来的列车塞满了。一列列满载着给养装备和后备役军人的火车,竟被堵塞在干线铁路上迟迟不能前行,结果用了两周时间,才把8个军约22万人集结到法德边境地区的斯特拉斯堡一线。原先准备在7月28日向普军发动进攻的拿破仑三世,看到自己的军队没有按计划完成动员展开,便没有立即下达进攻命令,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先机制敌机会。

8月1日,眼看普军已完成了动员展开,拿破仑三世再也等不下去,在己方军队还没有全部完成作战准备的情况下,就仓卒发起进攻,不过这种进攻于事无补。事实上,在法军发布动员令后的第22天即8月6日,依然仅仅到了半数的预编正规部队。法军的表现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而掌握了动员艺术的普军则表现截然不同。普军是在7月15日晚于法军1天实施动员的,但是由于普军在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基础上实行了分区动员的方法,实行周密的动员计划,部队又经过多次动员演习和实战演练,熟悉动员展开的程序,并且在动员时又采取了先作战部队后保障部队、先正规部队后预备役部队这样一个先急后缓的原则组织铁路运输,最大限度的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仅在11天时间内就将40万大军前调550公里,平均每昼夜移动50公里,使得己方主力远远赶在法军之前完成作战准备,并且在对方还未来得及完成战略展开之际实施了强大的突击,在战争开始阶段已经预告了普军最终的战争胜利。

根据统计,在10天时间,普军规模扩充了3倍,达到了120万人。其中动员73万人所用时间只有7天,是上次普奥战争动员同样兵力所需时间的1/3。首批投入作战的3个集团军38万人,在以军为单位完成了动员集结后,按每2个军使用一条铁路的计划,用6条铁路同时向边境展开部署,仅用2个星期-即7月底就按计划到达制定位置,做好了作战准备。在战争过程中,普军又动员了1.5个预备军,16个预备役骑兵团和162个后备役营,并将他们迅速投入战场。

机动国民自卫军是法国在1868年才组建起来的,在此之前,法国对预备役人员没有进行很好的编组,处于松散状态。而后备力量与现役部队的衔接就更无从谈起了。更让法国人丢脸的是,法军竟然没有为动员来的后备军人准备必要的武器装备、生活物资和营房营具。首批动员来的后备军人就没有领到服装和武器,随着后续的后备军人不断到来,装备物资的缺口越来越大。最终使得法国不得不放弃将应登记在册的250个机动国民自卫军步兵营和125个炮兵连全部动员的计划,中途停止了对后备役军人的征召。

法军的后备役建设如此糟糕,后来的法军统帅福煦曾有深刻反省:我们首创国民战争,然而今天却成了受害者,其原因是我们忽视邻国的剧烈变革及其必然带来的后果。面对一个以侵略、征服为目的并准备殊死战斗而武装起来的民族,我们用以对抗的却是一支武器简陋、编制缩小、人员征自贫困落后地区,并沿用18世纪战法(相互紧随前进)的军队,这支军队只能用于外交性的战争。

链接-恩格斯对于普法战争的评价

普鲁士为转入战时做好了一切准备。因而平时编练的军队就像一所学校,国民在这里学习使用武器,进行操练。采用这种制度,从而使国家拥有比采取法国或者奥地利的征兵制几乎多出50%的兵员。正因为如此,一个人口不超过1700万人、领土不大、既无海军又不能直接进行海外贸易的农业国家,一个工业不太发达的国家,才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欧洲大国的地位。

这场战争从1870年7月14日法国开始动员,到1871年2月26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一共历时8个月。但实际上在1870年色当战役后,法军战败就已经注定了。以此计算,普军仅用7周时间,就打败了当时在欧洲不可一世的法国。普军的胜利也把各国目光都吸引到德国,德国的兵役动员制度也因此名声远扬。也就是从那时起,原本追捧法国的国家,转而效仿德国,德国的动员理论和实践独领风骚长达100多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