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教你提升幸福指数的方法

心理|《幸福的方法》:“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教你提升幸福指数的方法

00:00
20:07

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导师教你提升幸福指数的方法。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书名:《幸福的方法》

作者:泰勒·本·沙哈尔

今日解读:白雪

解读人简介:都市文化学硕士,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育婴师。曾服务于《福州晚报》《法制今报》。

播音:敖武

责编:胡潇方

音频编辑:陈子夫


01 听前思考

第一,你幸福吗?为什么?

第二,幸福是一种什么状态?

第三,如何提升幸福指数?

02 书中金句

“我是否幸福”这个问题本身暗示着对幸福的两极看法: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在这种理解中,幸福成为一个终点,一旦达到,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就结束了。实际上这个终点并不存在,对这一误解的执着只能导致不满和挫败感。

意义和快乐,就像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一样可以相互促进。当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心存使命感的时候,我们将获得更大的快乐;而在我们从事的工作中找寻快乐,也可以加深其意义。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曾说过,“人类刻苦勤勉的终点就是获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艺术创作、科学发明、法律定律,以及社会的变革。”财富、声望、地位与其他目标都不能和幸福相比,无论是物质上还是名望上的追求,其最终都是追求幸福的手段。

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大多数人都忘了问问自己的内心,只因为我们太忙了。就像梭罗所说:“生命并不长,别再赶时间了。”如果老是马不停蹄的前进,那就等于只是简单地对每日的生活做出反应,却没有给自己足够的空间去创造真正的幸福。

03 精华笔记

生活中,很多成功人士,或是社会精英,或是富有的商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虽然名利双收,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幸福。还有一种现象,越是有钱有地位的人,越不幸福。幸福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如何衡量自己是否幸福?如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呢?

四种人生模式

生活中有四种类型的人生模式: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和幸福型。

第一种,享乐主义型人生,就是拿当下的快乐来交换未来的幸福,他们只注重眼前的快乐,而不为日后的负面结果担忧。

第二种,忙碌奔波型人生,是用眼前的痛苦交换未来的幸福。

第三种,虚无主义型人生,既不享受眼前的事物,也不对未来抱有希望。

第四种,幸福型人生,既享受当下所从事的,还能获得满意的未来。

前三种是人生的不幸福状态,其错误的观念表现为:“享乐主义型”坚信的是“快感至上”,他们不在乎未来会怎么样,只要当下快乐就好。“忙碌奔波型”坚信的是“达到谬论”,认为只有不断地达到目标,才会幸福。“虚无主义型”本身就是一种谬论,他们坚信无论做什么,生活都没有意义,自己也不会幸福。

幸福的定义

幸福=快乐+意义

幸福的人,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到快乐,体会到意义。这种感觉会维持在人生的全过程中。即使某一时刻会经历痛苦,但在整体上是幸福的。

首先是快乐。这里说的快乐是指能承受得住困难和挫折,在总体上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一帆风顺的人生和情绪持续高涨的状态虽然看似快乐,如果缺少在逆境中转向积极情绪的能力,也不是我们所说的快乐。

然后是意义。意义是指我们快乐的来源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如果有一部机器,通过它我们不需要做任何事就可以感受到被爱的感觉。但大部分人还是不会选择机器,因为我们关心的不只是自己的感受,除了自己,我们还希望周围的人也开心。

幸福与金钱的关系

很多人把“赚钱”当做一生的目标,社会上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时,也往往会关注他有多少钱。为什么人们更愿意用金钱或者物质作为衡量幸福的标准呢?

首先,从进化角度看,在远古时代,只有积累东西才能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积累成了一种习惯。

其次,物质容易计算。我们很容易对物质做出评价,却很难对情绪和意义做出准确的评价。把金钱作为衡量标准是不对的,它的弊端在于:我们忽视了幸福才是最终目标,金钱和物质只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设立自我和谐的目标

想要人生充满意义,就要设立“自我和谐的目标”,但这个目标能否实现不重要。

我们要追求目标,而不是达到目标。

“自我和谐的目标”是能够解放自我,让我们享受眼前生活的。它来自内心最坚定的意识,或者是最感兴趣的事,而不是为了去满足社会标准,或者是迎合他人的期望。

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提升幸福感?

如何快乐学习?

“溺水模式”是一种不快乐的学习模式,学生沉溺在被迫承受的作业里,一旦从中解脱,就会感受到轻松,这种轻松很容易被误认为是幸福。

家长和老师应该运用“心流理论”,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什么是“心流”?心流就是个体完全地沉浸于体验本身,体验本身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动机。在心流状态中,感觉和体验合二为一,也就是“行为和觉察融为一体”,这种状态下,学生既能感受快乐,又能发挥出最好的状态,更有效地学习。

如何引导学生进入心流状态呢?

第一,不断地提问。在老师提问、学生思考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全身心的投入问题本身,他不会再觉得老师的提问跟他无关,得到答案的当下又会受到老师的鼓励,就会期待下一次的提问。

第二,清晰的目标是心流体验的前提。当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去实现目标时,才能获得心流体验。设立的目标要难易适度。如果学习难度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学生会感觉压力过大,学习对他们来说意味着痛苦和焦虑。如果学习过于容易,学生会感到乏味。

如何开心工作?

人们对待工作有三种态度:任务、职业和使命感。

第一种人,把工作作为一种任务和赚钱的手段,他们工作只是因为他们必须去,而不是他们想去。第二种人,把工作当做职业,除了在乎金钱之外,也会在乎事业的发展,他们所期盼的是升职机会。第三种人,把工作看所使命,他们工作完全是出自于内心自发的愿望。

如果我们要在工作中获得幸福感,那么我们对工作的认可,比工作本身更重要。

第一,改变对工作的错误理解。不要把物质与财富放在快乐和意义之上。

第二,把工作当成使命,在其中寻找价值。

如何拥有幸福的婚姻?

首先是一个诀窍:爱对方的核心自我。

核心自我是一个人最原本、最真实的特性,也就是这个人的个性。在婚姻关系中,如果你是因为金钱和地位爱对方,那是有条件的爱,幸福的几率会很小;如果你是因为个性、善良或是幽默爱对方,那才是无条件的爱,才能获得幸福。

其次是两个关键词:了解和培养。

第一是了解。了解你的伴侣,去感受他的核心自我,这可以增强你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双方进行自我探索和相互探索的过程,就是亲密关系升温的过程。

第二是培养。培养一个合适的伴侣,而不寻找一个合适的伴侣。你无法找到一个和你完全合适的、完美无缺的恋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