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文/白玉兰 播读/冬天

《思维》文/白玉兰 播读/冬天

00:00
26:37

【整个对话,那子纯语气安静,轻缓,这种对话不伤人,你不会对他反感,你只是稍稍有点压迫感,但是你又怪不到他身上,你会越来越觉得很有意思,并跟随着对话持续思考下去……】

——对话那子纯

思维

 

 国庆小长假,我去见那子纯。

  2006年,也是因为采访与那子纯相识。那之后,每一年,我都会去见他一次,所聊的话题与个人无关,多与公共精神有关。

他是位很好的谈话对象,安静,轻缓,平等。

 后来有一次——是结识三年后——他说,你是我的培训者之一,我惊讶,他微笑,点头。

 就像每年一次的对话一样,这一天,我与那子纯的谈话内容,依然与我个人无关——是一个关于“人的思维方式训练”的话题。

 

作为培训师,永远都不应该说出答案的,如果受训者没有说出答案来,谈话就要继续……整个过程,培训师调动的是受训者自己的体验,解决的是受训者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本质上这是受训者关于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的一场精神对话。

  ——那子纯

 

    

        A    价值观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

 记者:7年前,您出版专著《思维创新》。7年来,您一直在更深入研究与实践的路上。您说:思维方式决定命运,为什么?每个人都在用“思维”这个词,但到底什么是“思维”?

 那:一提到思维,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那是学者的事,看不见摸不着,跟老百姓没有多大关系,实际上它不是学者的事,是每一个人的事。

 所以,思维方式是每个人的问题,无论你愿意不愿意,自觉或不自觉,有意或无意,你都是在按照你的某种思维方式来进行思考,然后得到一个果,这个果就是思想。现在很多人还没意识到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往往把它看得很神秘。

 记者:思维方式是由什么决定的?

 那:它归根结底是由一个人的价值观决定的。

 价值观大致由几个因素决定:首先是遗传基因。先天的因素所占的比重,对一个普通人来讲,是很大的。第二条,就是他的成长经历。比如他生长在什么家庭,父母怎么教育他,他的兄弟姐妹是什么样的,后来又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还有他的教育背景。

 另外,他经受的突发事件。比如他经历了婚姻不幸,或者他很崇敬的人故去了,或者说他得了重病,或者是……就是这种非常不平常的事件。

还有他崇敬的人和憎恨的人,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他仇恨的人、憎恨的人、敬仰的人,这代表什么呢?代表一个人的价值观。所以归根结底,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由什么做主导的呢?就是受价值观主导的。

 

 记者:一个人面对一件事物他所产生的思维方式,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

那:往往是不自觉的。而不自觉的,往往是不好的思维方式。

 生活中,绝大部分人是被遗传基因推动着往前走,这就是不自觉的思维方式。一个人的遗传基因到底能在他的一生当中起多大作用,对普通人而言作用很大。或者说,之所以是普通人,是因为我们常人大多是被动地跟着自己的感觉走,跟着自己的遗传基因走。

  而对于那些特殊人而言,遗传基因的作用越来越小。也就是自觉地改造和运用思维方式。自觉的,往往是好的。因为人不会选择不理性的东西,当一个人选择某种自觉的思维方式时,他会屏蔽掉那些不好的思维方式。

 这就好比你想养成一个习惯,比如现在,你告诉我你想养成一个什么样的新习惯?

 记者:我?我现在特别强烈地想养成一个什么习惯呢?就是我的表达太成问题了,所以我就想每天大声地去朗读,朗诵。

  那:你认为,你想养成的习惯是好的还是不好的?

 记者:好的啊。

 那:你看,凡是自觉的,往往是好的,这就是自觉和不自觉的区别。所以,实际上人对自己的开发往往不够,人往往都是放任自流的方式,或者是模仿他人的习惯,而这些不好的习惯都是无意识养成的,有意识养成的习惯对每个人来讲很少。生活中,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在人生的历程中,与不自觉的思维方式相伴相随。

 记者:既然一个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在后天习得、锻炼的,如何做到?

 那:人的改变是不会停止的,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都可以改变。但是他取决于你后天的习得,有没有主动去修炼自己,正视自己不自觉的思维方式。如果一个人有了积极的思维方式,那他的生活就会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所以人要不停地改造世界观,我们很多常人(我更愿意把讨论的目标聚焦在普通人身上),很难去主动地自觉地去改造世界观,甚至放弃了,这是最危险的。

 其实,思维方式是可以训练的。只要你有方法,有足够的意愿。

 B    一场精神对话……

—一场模拟式对话:培训师和我

 

 对话在进行中。

 我问:刚才的谈话里,您说是思维方式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生活中,人们往往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家境、文化背景、遇没遇到贵人……这些因素决定命运。

就因这句问话,我与那子纯进入到一场思维方式训练的对话中。对话情境中,他是培训师,我是被训练者。

 

那:比如刚才你提到贵人。我问你几句话:你所谓的贵人是指什么?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才能符合贵人的标准?第二个问题:有了什么才能遇到贵人?你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才能遇到贵人?

 我:我……

 那:你不用回答,不要回答,现在需要你体会,你思考、体会我的问题给你带来内心的变化。

我刚才问的话,你仔细体会了吗?

 我:……对不起,我还没进入状态,因为我此刻还是一个采访者的身份。但——怎么给我一点小小的压力感呢?

那:什么样的压力感?

我:就是最后一句话。(指“你需要做出哪些改变才能遇到贵人?”)

 那:这就是我问话的目的,就是拓展你的思维。其实思维方式是能训练出来的,就是用我这种方式。

 

  我:那么,我希望这次训练继续——

  那:好。我们开始。

 那:如果要遇到贵人,需要减少什么才能遇到贵人?能不能说出三条?

我:减少什么?而不是增加什么……我觉得这个不好回答呀。我可以先回答需要增加什么吗?

 那:嗯,可以。

 我:我觉得,我需要增加根植在内心的那种素养,是我必须要增加的。

那:你所谓的素养是指什么?

 我:品质。一个人的品格,就是他那种善。

  那:你所谓的品格是指什么?你刚才说是善,在你眼里善是什么?

 我:善是一种非常——就是不自觉地……它是一种纯善,纯善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

那:需要对哪些人不善吗?

 我:没有!

那:为什么?

我:我,天生就这样吧,哪怕他是个罪犯……

 那:是不是对所有人都要善?

 我:是。我是这样想的,我这不是想的,天生就这样。

那:无论他给你带来什么不好的,都用善来回应?

我:嗯,这个是。

那:你觉得这样是正确的方法?

我:有时候也会觉得不对,尤其是当自己受伤害了,会觉得纵容了这个人。但对下一个人还会这样去心怀善意,而且对这个人,也很快会忘记他的不好,反正不会去回应他。

 那:比如,像对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事件,你觉得如何用你的善去回应日本侵略者?

 我:……这个很难,好像,我不能善意地对待……但我还是相信,人之所以为人,他还是会有善根的……

我好像推翻自己了……不对,好像我还是推翻不了……

那:这是在讲需要增加什么才能遇到贵人。还有,需要去掉什么,才能遇到贵人?

 

 

我:刚才我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吗?

那:没有对和错,只有思考。这种训练方式,就是让你去做出一些改变,让你去深入地思考一些问题,帮助你理解什么是善,帮助你自己定义善到底是什么。

  我:要是这样的话,我就应该改变自己,我就不应该无原则地善。是吗?

那:这需要你自己做出决定,思维方式的训练是不能给结论的,起码训练师不能给受训者结论,一定要被训练人自己得出结论。

我:要我去掉什么,怎么这么难回答呢?去掉什么……太难了!

那:你为什么觉得它难呢?

 我:还是有一些隐藏的东西不能说出来,或者是,去掉什么就等于是在否定自己吧。

 那:或者说,有一个属于你自身的东西在阻碍你遇到贵人?那个阻碍是什么?

 我:对于我来说,那个阻碍是,我总是不能张扬,不敢表现自己,在任何场合。

 那:那你需要去掉什么?

我:去掉那种拘谨,不能大方。

那:还需要去掉什么?

我:自卑。

 那:那把自卑换成什么?

 我:那种正常,我特别希望自己有那种从容和正常态。

 那:就是把自卑换成从容,然后把拘谨换成什么?

我:还是从容。

那:那就是把拘谨和自卑都换成从容?怎么才能换成从容?

我:修炼自己。

那:怎么修炼?

我:各个方面。

  那:哪个方面?

  我:比如我曾经想去学演讲。

 那:为什么是曾经?

我:最后还是没有实现。

那:什么原因没有实现?

 我:还是什么东西拉着我吧?

 那:什么东西?

我:好像是一种东西拉着我吧,我还是默认了这个自我、这个本我,我还是觉得这个我才是我,改变了就不是我了。改变了就不是白玉兰了……我还不承认改变的白玉兰,不希望自己能够表达,是这个东西在拽着我。

那:为什么成为白玉兰那么重要?为什么成为你设定的概念,拘谨的和自卑的白玉兰,那么重要?

  我:对。她非常重要!她非常重要!我不知道为什么,我甚至为她痛苦,为那个我痛苦,但我坚守着她,我固守着她,我不想让她改变——

 那:是不是拘谨和自卑里面还包含着某种非常有价值的东西?

 我:对。

那:那是什么?

我:对,应该是东方女性应该有的传统的东西,我觉得这样的女人,才符合东方文化里的标准。

那:用几个词来形容那个东方女性最好的东西,是什么?看上去是拘谨自卑的,实际上是什么样的?

 我:实际上,应该是得体的,至少是中国人价值取向里所认同的。

那:那就是说,你可以把拘谨和自卑换成得体这个词,而不是从容?

 我:对,对。是的。

  那:为什么从容那么不好?

 我:从小根植在我心里的那种观念就是这样子的。

那:你不能接受从容里面的什么?

我:从容里面那种,展露在那种大众中间的……

   那:从容就是展露吗?

我:其实我知道不是。

那:为什么要用从容这个词呢?

我:我希望自己是从容的,我看到很多,比如宋庆龄温婉中那种自信,那种自然……

那:所以你前面否定的,实际上不是从容,而是否定了展露。

 ……

 

        “中正式”对话:

爱与尊重

整个对话,那子纯语气安静,轻缓,这种对话不伤人,你不会对他反感,你只是稍稍有点压迫感,但是你又怪不到他身上,你会越来越觉得很有意思,并跟随着对话持续思考下去……

 这整个过程就是训练人思维方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倾向性,他不是要改变你什么,不是要告诉你什么,而是让你自己去思考,帮助你去思考,让你看清你自己。

最后你发现,你所回答的,指向的都是你自己的价值观,也指向你自己的生活体验、经历,他帮助你回忆你的经历,然后厘清你的价值观。

最后,那子纯说:“脱离开刚才的谈话,回到你我是采访的角色中来,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其实,你才是你自己最大的贵人;再一个,贵人是找上门来的,他喜欢你,他才是贵人。”

那子纯接着说:“也许你会问,那你就直接告诉我这个答案呗,不对,作为训练者,我永远都不应该说出这个话的,如果受训者没有说出这个话来,那就要继续……这整个过程,你调动的是自己的体验,解决的是你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是人与自己的一场精神对话。”

 记者问:这种方式叫什么?那子纯:是很多方面的知识糅合和在一起的对话技巧,有个专业术语叫“中正”,“中”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正”是尊重。问:有独创的成分吗?那子纯:有。问:独创?源自什么?是根源于对人的尊重吗?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一种平等,一种极少有的温暖和平等,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的思想在慢慢升华,开蒙,这种升华,就让自己慢慢、慢慢走近自己的内心了。那子纯:一种是尊重,还有一种是爱,这种爱不是火热的,不是很明显的,就像润物细无声的小雨一样。记者:是的。这是普世的爱。那子纯:所以,这种充分的尊重和爱,就使得这种对话,需要很长时间,仅就这一个问题,至少需要3个小时……我们刚才仅仅是刚刚展开,告诉大家思维方式的训练,可以以这样的方式进行。

 记者:我能说出自己的一个感受吗?那子纯:可以。记者:在这次对话中,我感受到,它最终可以成为人际交往中的一个方式,比如同事和同事,朋友和朋友,家人和家人,领导和职员……那子纯:是的。

 ●那人那事

  那子纯

 1965年7月出生,长期从事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现任大庆油田热电厂党委书记。著有《大匠无弃材》、《思维创新》等管理类专著。

今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再版《思维创新》、《大匠无弃材》。两部专著出版于200712月和20101月,时隔数年后再版,定有缘由。

人大出版社策划编辑王海龙在接受采访时说:“原因只有一个:各界读者的需求。”

人大出版社极少接受读者投稿,那子纯将两部专著投去后,即被采用,并以国内最高稿酬给与出版。王海龙介绍,《大匠无弃材》是截至目前国内唯一的一部国企管理类专著,《思维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极其少有的专著。

 作者简介:白玉兰,大庆日报专栏媒体人。
主播简介:冬天,本名张晓冬。朗诵爱好者。用声音感悟经典的魅力,在诵读中找寻快乐。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