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5-2 大观园专题:个别屋舍配置分论(二)(P32)

32.25-2 大观园专题:个别屋舍配置分论(二)(P32)

00:00
01:39:29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199265163

    薛宝钗的屋子里布置得雪洞一般,可以说简单素朴,象征了她的精神内化超然,有至德的一面。但是我同时也觉得这是不是也暗示了她的将来的命运?就象判词里说的:金簪雪里埋。

  • 双耳qq

    嫡庶差别很大,平时还不那么明显,在继承家产和婚嫁时影响极大。就在文本中也能看出来,探春理家时赵国基死了,因为赏银的事赵姨娘跑来闹,她说“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姨娘养的……谁家主子拉扯奴才……”,可见她非常在意自己的庶出身份;凤姐一次和平儿说“女儿攀亲时,人家要打听嫡庶”。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怎么可能嫡庶一样?再说探春,赵姨娘固然可恶,可贾环是亲弟弟,探春可有过一次半次看顾教导贾环?在她眼里,赵姨娘是奴才,贾环上不得台面,她是主子,高高在上,所以避之唯恐不及。你可以喜欢探春,但不要因为喜欢就过度美化。探春很好,但她也是个十几岁的女孩子,不是完人

  • 双耳qq

    宝钗读书往好听了说是知识内化,不为外物所累,是流动的海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是不是心如死水?对什么都不专注?没有热爱? 申明一下,我尊重宝钗,是教授一味抑黛扬钗,我无奈之下才有这样的疑问

  • 双耳qq

    时代不同,身份不同,不要拿现代的观点评价200年前的人。再者,淡雅是高级审美,雪洞是啥也没有,与淡雅毫无关系。事实是这样的屋子让人不适,贾母直接说了出来,刘姥姥原是走到哪个屋子都赞美一番,唯独到蘅芜苑无从说起

  • 双耳qq

    谑读xue,四声,不读nue

  • 双耳qq

    不要忘记黛玉的年龄,一个父母双亡的少女,十几岁,从她家离开就到了贾府,你让她去哪儿看外面的世界?如果要从客观的角度讲,就不要拿十几岁的少女去和八十来岁的人精比,也不要和你比,冒昧地猜一下,你也有四五十岁了吧,而且还是见多识广的现代人。不管是不是教授,解读人物请不要站在上帝视角,要基于人物的时代背景和他的生活环境,否则就直接说是你的主观看法,一切都是你的个人喜好,不要标榜客观

  • 双耳qq

    整部书中刘姥姥当然是个正面人物,但抛开阶级立场,刘姥姥在吃饭时,哪点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朴素可爱?就刘姥姥吃饭时的表现,从事实出发,黛玉说的似乎没什么不妥。专门去数黛玉骂人和其他不符合大家闺秀的动作,你的品位可见一斑,同时你的刻薄也让黛玉相形见绌。你只是带着个现代人解读的面具罢了,你是没有黛玉的才,所以说不出那么精辟的话,只能从字缝里搜罗黛玉不完美的表现,以满足你奇异的癖好

  • 双耳qq

    提醒教授一下,宝玉衣衫不整歇午觉时,坐在旁边绣肚兜的也只有你推崇备至恪守礼教的宝钗。 再提醒一下,啐是一个动作,不一定有口水;不要拿凤姐比黛玉,凤姐俗些,黛玉是至雅之人,而且和其他小姐比起来,黛玉度量并不是你说的那般狭窄:直率的湘云说小戏子像黛玉,黛玉心里不舒服,但并未恼,拿最下等的戏子比黛玉,是不直率过头了?宝玉说宝钗体丰怯热,宝钗恼了,并且抓住机会大大嘲讽了宝玉一番。黛玉是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完美的神,要比,就说全面些,不要揪住黛玉的缺点不放,对别人的言行视而不见

  • 双耳qq

    我一点都不讨厌宝钗,相反,红楼梦中的绝大部分人我都喜欢,但教授动辄贬低黛玉让我不得不借宝钗反驳:黛玉爱书爱诗爱花爱鸟,与丫头情同姐妹,你却说她心理阴暗;宝钗房里什么都没,大而空荡,是不说明宝钗心里什么都没有?一个少女,在人生最好的年纪,心里空无一物,是好是坏?再说两件事:金钏跳井,她只说金钏自己糊涂;柳湘莲出家,薛蟠大哭,寻了几天,薛姨妈也哭,她没有任何反应,只说该谢与薛蟠同去的仆人。一个少女,冷情冷性至此,不可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