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

专题四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

00:00
10:31

查缺补漏夯基础,高效复习破重难!

同学你好,那咱们今天一起来分析一下第四个专题的内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在讲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前,我们需要把社会主义革命和民主主义革命区分清楚,下面咱们通过几个时间节点来看。

首先是1840年,它的标志性事件是鸦片战争爆发,接着是1919年,它的标志性事件是爆发了五四运动,接下来1949年,它的事件是新中国成立,最后是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正式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840年到1919年,这段时间的革命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领导权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而1919年到1949年,这段时间的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领导权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那不管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们都属于民主主义革命。

今天要讲的内容是发生在1949年到1956年之间,它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是我国的一个过渡时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也就是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建立起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直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我国建立起的才是社会主义社会。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只有短短的7年,它不是社会的一个独立形态,而是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过渡时期。

那这个过渡时期也分为两个阶段,因为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任务要去完成。第一个阶段是1950年到1952年底,这个阶段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是完成民主遗留问题,为什么我们还有民主遗留问题呢?这是因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但是基本完成不代表全部完成,当时还留了一些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还比如,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西藏还没有解放,海南岛也还没有解放,第二个任务就是恢复国民经济,因为咱们中国经历了百年战争,整个国家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所以要赶紧恢复一下经济。

那我们要想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要完成的三件事就是反帝反封反资,反帝反封建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剩下反对资本主义了。在第一阶段的这两个任务完成之后,我们就具备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了,所以我们就开启了第二阶段。

那第二阶段,我们主要也是干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我们为什么这么重视社会主义工业化呢?你想想,在当时,中国想要建设强大的经济体系,想要先富强起来,光靠农业是不够的,所以必须进行工业化才能让我国强大起来。但是富强起来它也是有多种可能的,我们是朝资本主义的方向富强还是坚定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呢,很显然,我们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所以,我们在进行工业化的过程中,还做了第二件事,那就是社会主义改造,把资本家消灭了,把私有制消灭了。把这些都消灭后,我们建立的肯定就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第二阶段的第一件事是先让我们富强起来,而第二件事就是让我们朝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前进。

讲到这就很清楚了,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这里你要注意,”一化三改“不是先化后改,也不是先改后化,而是边化边改。

下面咱们拓展一下我们是如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对个体农业,我国创造了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中心环节的各种互助合作形式,使农民的个体私有制逐步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对个体手工业,我国是采用了经过供销合作小组过渡到供销生产合作社,再过渡到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创造了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公私合营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使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关于”一化三改“更详细的内容,历史老师应该都讲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那你再想想,当时我们有条件进行”一化三改“吗?也就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当时主要是具备了4个因素:第一是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咱们是把官僚资本收归了国有,所以,随着经济的恢复,我们对国营经济的领导力和控制力越来越强。

第二是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主要是因为我们新中国快要成立的时候,我们党的工作中心从农村转向了城市,开始管理各个方面的工作,管理工商业就是里面的一部分,所以在进行三大改造之前,我们就具备了相关的经验,可以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三是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政策是土地分田到户,土地归个体所有,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它不适合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实行的是公有制。所以,需要把个体农民变成集体农民,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从原来的个体所有变成集体所有。这里咱们要注意一下,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四是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因为当时国际社会有两大阵营,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另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我国与苏联建交后,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这也加快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脚步。

那到了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那你再想一想,在”一化三改“的过程中,党是不是起到了主心骨的作用,是的,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敲重点了,这也是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好,小结一下,上面咱们主要讲到了3个问题:第一,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第二,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第三,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的重要意义。

你都掌握了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