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

628.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

00:00
01:20


  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座皆(尽)惊。他⽇余⽅追吟“连宵侍坐徘徊久”之句,有⽼成之风,因成⼆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

  ⼗岁裁诗⾛马成,

  冷灰残烛动离情。

  桐花万⾥丹⼭路,

  雏凤清于⽼凤声。

  【注释】

  ⑴韩冬郎:韩偓,浮名冬郎,是李商隐的连襟(妹夫)韩瞻的⼉⼦,是晚唐⼤有名⽓的诗⼈,有《翰林集》⼀卷,《⾹奁集》三卷。“连宵侍坐徘徊久”是残句,原诗已佚。⽼成:指冬郎虽年少,但诗风⽼练成熟。杜甫《敬赠郑谏议⼗韵》:“毫发⽆遗憾,波澜独⽼成。”他⽇追吟:公元851年(⼤中五年)李商隐将赴梓州柳幕,离长安时,韩偓⽗⼦为之饯⾏,偓曾作诗相送,其诗有“连宵侍坐徘徊久”句。⾄公元856年(⼤中⼗年),李商隐回长安,因作⼆⾸绝句追答。畏之:韩瞻的字。
  ⑵⼗岁:公元851年(⼤中五年),韩偓⼗岁。裁诗:作诗。⾛马成:⾔其作诗⽂思敏捷,⾛马之间即可成章。《世说新语·⽂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唤袁倚马前令作。⼿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李⽩《与韩荆州书》:“虽⽇试万⾔,倚马可待。”

  ⑶“冷灰”句:当是当时饯别宴席上的情景。

  ⑷“桐花”句:《诗·⼤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岗。梧桐⽣矣,于彼朝阳。”《⼭海经·南⼭经》:“丹⽳之⼭……丹⽔出焉……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名⽈凤凰。”《史记·货殖传》:“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擅其利数世。” 现常⽤后句,泛指后起之秀将更有作为,不可限量。桐,梧桐,传说凤凰⾮梧桐不宿。丹⼭:传说为凤凰产地。
  ⑸“雏凤”句:此戏谑韩瞻,并赞其⼦韩偓的诗才。《晋书·陆云传》:“陆云幼时,吴尚书⼴陵闵鸿见⽽奇之,⽈:‘此⼉若⾮龙驹,当是凤雏。’”⼜杜甫有“清新庾开府”“庾信⽂章⽼更成”诗句,商隐此

⾔“清”“⽼”,当即此意。在商隐赴梓幕后不久,韩瞻亦出任果州刺史,韩偓必随⾏,所以这⾥说丹⼭路上,有“雏凤”“⽼凤”之声。"雏凤"指韩冬郎,“⽼凤”指韩瞻,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意思。

  【⽩话译⽂】

  ⼗岁就能够即席作诗,

  酒宴上的蜡烛烧残了⼤半,烛芯的灰烬也冷却了。送别的.筵宴已近尾声,在座的⼈触动离情。

  遥远的丹⼭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遍野,

  丹⼭路上不时传来雏凤清脆圆润的鸣声,应和着⽼凤苍亮的呼叫,显得更为悦⽿动听。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