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明天》作品介绍

鲁迅《明天》作品介绍

00:00
03:00

    《明天》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十月北京《新潮》月刊第二卷第一号。这是继小说《药》之后鲁迅先生发表的第二篇相同主题的作品,之后均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
    《药》和《明天》讲述的都是父母满怀着希望却将子女送上死路的故事。虽然在实际情况里,是疾病夺去了两个孩子的生命,但作者这样确立因果关系,似乎有其自身认识的原因。鲁迅在《呐喊·自序》里,用这两篇文章的结尾做“不主张消极”的明证。
这篇小说为什么叫《明天》?明天,无论站在何时说这个词,它都代表将来,非现在。无论是作者或主人公,他们的潜意识里都在想摆脱现实,逃往明天。
    这篇小说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鲁镇上的“三个晚上两个白天”的故事,故事围绕着主人公寡妇单四嫂子失去自己的儿子宝儿这个事件而展开。
    鲁镇的夜晚,只有两家亮着灯火,一个是生意兴隆的咸亨酒店,一个是灯光昏暗的破落之家,相映相照,更显凄楚。咸亨酒店的掌柜和食客们,更愿意把闲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贫弱者的苦难冷眼旁观,并且还要在他们悲痛欲绝的时候厚颜无耻地大加搜刮。
除去阶级的压迫,同样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物王九妈、蓝皮阿五、抬棺木的脚夫一干人等,在办完宝儿的丧事以后,吃过晚饭便回去了。这样的自私冷漠,却又是这样的司空见惯,理所当然。
    当整理完宝儿的装殓后,王九妈掐指推敲,终而没有想出缺少什么。但真的没有缺少什么了吗?死者长已矣,而活着的人呢?这是鲁迅先生留给我们思考的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