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艺术的人脑回路都清奇?-摄影早自习第2002天

搞艺术的人脑回路都清奇?-摄影早自习第2002天

00:00
04:54

早安,我是叶梓,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002天。

很多同学可能会发现一个现象,就是那些搞艺术的,他们的脑回路跟我们真的不一样,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真的跟我们不一样,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他们会看得到,很多我们不以为然的东西,他们却把它变成了艺术品。为什么会有这种鸿沟呢?我们又应该如何去训练自己呢?这个话题其实非常有趣。




我最近读到一本书,我很喜欢,叫做《贪婪的多巴胺》,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多巴胺在大脑的回路中是如何工作的,如何来影响人们的思维、人们的行为的,其中它就提到人是有一种能力的,我们可以把很多的事情抽象的去看待它,换句话说就是现在流行的建模——建一个模型。比如说汽车这种东西,其实每部车每个型号长得都不一样,但是除了婴儿以外的每一个人其实都只要撇上一眼,我们就知道那是一辆车子,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看那些细节,我们只看它是不是一个平台四个轮子。当我们的大脑这样来工作,我们就可以很省事儿,在生活中就不必去关注那么多的细节,从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来。




但是,这种建模的过程也会带来一个效果,我们就不再关注那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了,有的东西看上去无用,所以我们就自动忽略了它。比如说在学摄影之前,恐怕很少有人会关注一件事物的光影所形成的形状吧,我们很少会去观察一棵枯树的老树皮上的青苔的质感,我们的大脑会自动的压制这种无用的细节的注意力,这个在神经科学里面是叫做潜在抑制。而有那么一群人他是低潜在抑制的,这些人他特别关注那些根本不重要的细节,如果严重的话,他确实会在生活中造成严重的困扰,但是如果不严重的话,他可能就是艺术家。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忍不住做了个笔记,我说我常常告诉我的学生们要像孩子那样对一切都充满好奇,推翻所有既有的概念,去重新观察这个世界。你看,这就是我的建议。在学摄影学艺术之前,我们的大脑所建立的千百种模型对我们的生活非常有益,它能够让我们以最少的能量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用为那些细枝末节绞尽各种脑汁,分散太多注意力。但是在学摄影的时候、学艺术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通过重新观察那些不重要的细节来打开自己的脑回路,将那些看上去对生存这件事没什么意义的小细节中去进行重新的组合,重新的利用,重新的创造。是的,这个就叫创新,这个就是艺术正在干的事。



© 叶梓


稍微熟悉一点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整个艺术史不就是不断的在推翻既有规则,并试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按照新观察的结果,去重新建立一套规则的这么一个过程吗?到了当代艺术,我们甚至连规则都不想要了,这个就是创新。而这种能力不仅可以用在你拍照的时候,不仅可以帮助你在人群之中拍出独一无二的照片来,而且它也可以用在科研过程中,用在写论文的过程中,用在你理解这个世界的其他事物的时候。适当的、温和的降低自己对模型的依赖,降低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过去的成见的依赖,适当的让自己有一点那么低潜在意志的状态,这个其实会让你有源源不断的灵感。至于具体该怎么做,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有时间咱们再聊。

好吧,今天是摄影早自习陪伴大家的第2002天,我是叶梓,每天早上6:30,微信公众号“摄影早自习”,以及喜马拉雅的“摄影早自习”栏目,不见不散。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