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二十四节气

白露——二十四节气

00:00
05:24
今天是2022年9.7日,农历八月十二——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的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165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

历书说“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昼夜温差拉大,夜间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虽然暑热可能不会一下子退场,但是闷热感会逐渐消失。这是一年中温差较大的节气,寒生露凝。民间亦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
白露时节,民间主要有
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传统习俗。
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人们喜爱。

在福建福州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不同地方还吃番薯、啜米酒的习俗。
我们一起来感受咱们的古人与白露时节的故事吧
文学意境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的白露时节写到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是何等恬淡惬意。
而杜甫却说:“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于秦州的《月夜忆舍弟》却道尽了亲人之间的离情。

再来欣赏一下《秋露》(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13]

这是唐代诗人雍陶的一首白露诗

雍陶笔下的白露诗,极其细腻独特,将白露到来的生动瞬间刻录下来,并透露出诗人对于白露节气的深深喜爱。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成为写白露最美的佳句。
因一“生”字而诗意生,秋意生,情意生,从而生出无限趣味,生出无限美好来。

迎接秋天的不仅仅是白露秋色,月明清漏,也不仅仅是竹林飞鸟,莎草寒虫,更有满园的秋色和诗人满怀的秋情,这难道还不够让人沉醉吗?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小朋友们大朋友们,白露时节,让我们携秋水,揽星河,共赴诗意之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