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新增环境服务专题展。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携超低氮燃烧技术与装备、空气消毒防疫装备、沸石分子筛材料等最新产品和技术亮相专区。
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我国环保产业最明显的变化有哪些?未来发展如何?泷涛环境董事长潘涛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环保产业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从过去以末端治理为主到如今更注重源头控制,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未来环保产业有三个主要方向,一是环境监管模式进一步改进;二是技术创新驱动新的发展;三是要多吸收其它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
北京泷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于2015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定位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提供商,拥有水环境治理,水环境智慧管理,清洁燃烧,废气治理,土壤与地下水调查和修复五大业务方向。
潘涛是泷涛环境的董事长,正高级研究员,曾任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主任、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废水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生态环境部)主任。
多用可再生能源、多用绿电是未来北京市实现碳排放下降的一个主要方向
新京报贝壳财经:泷涛环境业务涵盖水环境治理,水环境智慧管理,清洁燃烧,废气治理,土壤与地下水调查和修复五大业务方向等板块,对于公众来说这些名词可能都比较专业陌生,能否请您结合具体应用场景重点介绍下公司核心业务?
潘涛:我们是一个以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为主的公司。我们的业务对公众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我们治理环境的效果是公众能够切身感受到的。比如在大气方面,我们有两个重点的方向,燃气锅炉超低氮燃烧技术和装备,我们做的低氮燃烧,燃烧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浓度非常低;另外,我们废气治理主要是针对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控制。
NOx和VOCs减排是目前国家大气污染治理最难的两个方向,也是国家“十四五”生态环境规划重点要求的方向。解决空气质量问题,主要是解决PM2.5和臭氧污染超标,而超标的重要原因就是NOx和VOCs这两个污染物的排放量较高。如果这两个污染物排放量下降,环境质量就会逐渐改善,大家能看的蓝天就会越来越多,这是能直观感受的。
在水的治理方面,我们也有两个重点方向,一方面是水环境的智慧监管,我们现在主要聚焦于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我们借助数值模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水环境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是基于湿地的水环境生态修复。通过这些能够实现公众能够看见的水清、岸绿、有草、有鱼的目标。
新京报贝壳财经:今年年初,北京市印发实施《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2年行动计划》,其中提出今年全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要下降3%左右。您认为北京市该如何实现3%的目标?
潘涛:据我了解,北京市印发的2022年行动计划是第一次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行动计划中加入碳排放强度指标,体现了减污和降碳相协同的治理思路,要求全市及各区碳排放强度下降3%左右,应该说这是初步的目标,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化。北京市在碳排放方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过去10年间,基本上北京市碳排放总量已经实现了稳中有降。
我认为,对于北京市来说,在充分重视节能的基础上,多用可再生能源,多用绿电是未来碳排放下降的一个主要方向。
环保产业最大的变化是从过去以末端治理为主到更注重源头处理
新京报贝壳财经:“双碳”背景下,环保行业该如何捕捉机遇,最终实现“碳中和”?如今环保产业结构又有哪些改变?
潘涛:过去的环保产业是以污染治理为主,并没有包括控制碳排放,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进一步明确为国家的战略方向。环保的产业在原来传统的大气污染治理的基础上,在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传统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也要加强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如何在传统的污染治理的基础上降低碳排放,这也是我们产业努力的方向。
新京报贝壳财经:作为多年来环保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你感受到最明显的变化有哪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未来在哪?
潘涛:我觉得最大的变化是,我们的环保产业在“双碳”目标提出之后,从过去以末端治理为主到如今更注重源头处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我认为未来环保产业有三个主要方向,一是环境监管模式进一步改进;二是技术创新驱动新的发展;三是要多吸收其它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
如何研发新技术、新产品,降低碳排放?这些都需要通过政策的引导来培育环保产业市场。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可能是未来环保产业发展要思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未来环保产业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难题。
从环境工程、环境设备和材料、环境监测和监管、环境服务等方面来分析,中国的环境污染防治市场规模很大。从控制碳排放的角度,首先是要研发应用能从生产过程中尽量降低物料和能源消耗的新技术、新装备,实现源头减排,另外还要考虑碳吸收、碳捕集、碳封存,这些都是需要有技术支撑。
再者,因为环保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未来中国的环保行业要多吸收其它领域的技术创新成果,多吸收国际上的技术创新成果,然后通过脚踏实地的研发,开发出一些真正能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的技术、装备和材料。这样,中国环保产业未来才有健康发展的基础。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