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名人咏桂林山水诗话四则

当代名人咏桂林山水诗话四则

00:00
16:40

何开粹

(一)陶铸诗情系灵渠

1965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的陶铸来到兴安县湘漓乡花桥村蹲点,搞“四清”试点。

陶铸来到花桥村的第二天,即由兴安县委副书记王多祜陪同,一路步行前往附近的灵渠去考察。那天上午,他们一行人沿着十里秦堤边走边看。灵渠流水在他们的身边缓缓流淌,清清碧波倒映着两岸的绿树红花、亭台楼阁。明初诗人严震直曾经生动地描写过这里的景色:“桃花满路落红雨,杨柳夹堤生翠烟”。陶铸感叹地说,当时的景色一定很美,可惜现在已经没有桃花了。视察结束后,他提出:灵渠两岸要多种一些名贵树种,要整修已经破旧的亭台楼阁,要修几座拱桥和几条水泥路,让它变得更美。这些意见,后来很快得到了一一落实。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陶铸也曾多次忙里偷闲,到灵渠走一走。他亲眼看到当地农民在春耕中辛勤劳动的情景时,不禁诗情喷涌,写下了一首《咏秦堤》诗:

严关雪不到,秦堤柳色新。

柳垂两岸绿,花落漫江轻。

铁臂秧分疾,银犁土吐芬。

欢歌声处处,灿烂岭南春。

在这首诗中,作者并没有像以往的失意文人、官员那样发出投荒万里的哀叹,而是以饱满的激情和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灵渠春景。作者将灵渠的自然风光与当地农民的劳动情景融于一体,读之令人感到鼓舞。

陶铸的这首诗,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他离开兴安后不久即回到中央工作。后来“文革”风暴席卷全国,他被“四人帮”诬陷为“中国最大的保皇派”,身陷囹圄,1969年11月30日含冤逝世,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才获得平反昭雪。家人在清理被退还的死者遗物时,发现陶铸生前用过的11张旧报纸上,有他用毛笔写的若干首诗,《咏秦堤》就是其中的一首。这一事实说明:即使是在失去人身自由的日子里,陶铸仍然没有忘记他曾经关心过、歌颂过的灵渠。虽然当时寒凝中国大地,万物萧条,他并未因此而绝望。他笔下的灵渠一如往昔:冰雪不到,春意盎然,给人以温暖和希望。实际上,他是通过重抄这首旧作,表达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眷恋之情。如今,当我们来到灵渠,观赏那迷人风光的时候,不禁勾起对陶铸同志的深情回忆与思念。

(二)叶剑英四改纪游诗

叶剑英元帅很早就与桂林有缘。在北伐战争前夕和抗战期间,他都在桂林工作过。解放后,他曾多次来到桂林。其中两次游览漓江,他都留下了优美动人的诗篇。

1974年8月中句,76岁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最后一次来到桂林。8月17日,他在赵紫阳、韦国清、安平生等两广领导同志的陪同下,第二次游览了漓江。

那天上午,他们从滨江码头上船,沿江而下。一路两岸奇峰,列队相迎;漓江碧波,哗哗欢唱。叶帅等一行人一边饱览着这如画般的景色,一边听导游老刘介绍着。磨盘山过去了,冠岩过去了。右前方江岸边出现了一段巨大的崖壁,崖壁的南北两头各有一个小渡口,中间无路可通。此时,一只小舟正载着几位农民从北往南驶去。见此情景,叶帅回头问道:“那座山叫什么山?那个渡又叫什么渡?”导游老刘回答说,这山叫渡头山,渡口叫半边渡,渡口北边是冠岩村,南边是桃源村。叶帅笑了笑说:“半边渡,半边渡,这个名字起得多妙!”停了一会儿,他又感叹地说:“平生少见!平生少见!”说完,他便凝神构思起来,过了一阵子,他的一首七绝新作终于完成了:“乘轮结伴饱观山,且看行人渡半边。如此奇峰如此画,今来古往几悲欢。”

当叶帅把诗稿交给大家看时,他谦虚地说:“诗是写成了,但很不够味。特别是第二句中‘且看’一词太露古人痕迹,流于平淡。第三句中也有类似情况。句末缺乏力量和意境,看来还要大改。”说完,他又低头沉思起来。

经过认真推敲,第二稿果然改成了:“乘轮结伴饱观山,指顾行人渡半边。万点奇峰千幅画,游踪莫住碧莲间。”

诗稿第二次修改之后,叶帅的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他对人家说,这样一改,结句不象第一稿那样低沉了,还给人留下一点思考的余地。不过,我觉得第二句还有不足之处,还要继续改。

这时,叶帅已无心再去观赏漓江沿岸的其他景点,而是苦苦地思索着。突然间,他灵机一动,马上动笔,将第二句的“指顾”改为“右指”。这时,美丽的碧莲峰已经映入人们的眼帘——阳朔县城到了。

游完阳朔之后,叶帅等一行人当天下午回到了桂林。当晚,已经高龄的叶帅不顾旅游一天的疲劳,又埋头改起那首诗来。经过反复斟酌,他将第二句中的“行人”二字改为“江头”,最后形成了第四稿:

乘轮结伴饱观山,右指江头渡半边。

万点奇峰千幅画,游踪莫住碧莲间。

修改后的第四稿,完全没有了第一稿存在的全部写实、格调略显低沉的毛病,全诗从实到虚,虚实结合,画面开阔,寓意深刻,给人以回味的余地和鼓舞的力量,的确是一首好诗。

叶帅四改诗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语不惊人誓不休”的榜样,同时也为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增添了一段佳话。

(三)曾敏之咏灵渠石

开凿于秦始皇时代的兴安灵渠,是与都江堰、古运河齐名的我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一个中外驰名的文物风景胜地。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墨客和达官贵人,都在这里留过他们的足迹,也留下了他们的题咏。

1978年春末,著名作家曾敏之从广州来到桂林。这位在抗战期间曾驰骋于桂林文坛的进步文化人,如今的身份却不是什么“作家”,而只是一名蒙冤多年、尚未得到公正待遇的“右派”。然而,毕竟是分别多年以后重到桂林,曾敏之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几天后的一天早晨,他还专门搭乘班车前往灵渠游览。

那天上午到兴安县城下车以后,曾敏之穿过县城街道很快来到了灵渠旁边。他同游客们一起跨过沧浪桥,沿着秦堤边走边看。那哗哗流淌的灵渠流水和渠旁的依依垂柳,似乎是在欢迎客人们的到来。在飞来石边,他听导游讲述了峨眉山飞石镇压猪婆精的传说故事;在三将军墓旁,他听了史禄负责修渠时三位当地石匠壮烈自刎的事迹介绍;在大、小天平,他还目睹了体现古人智慧的鱼鳞石滚水坝......。曾敏之由此得到一个强烈的印象:灵渠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劳动血汗和聪明才智的凝聚物,都有其不同寻常的来历。它们无一不是灵渠两千四百年历史的见证。

当曾敏之来到湘江故道岸边时,发现那浅浅的流水里,散落着许多古拙斑驳、形态奇特的青石片。这些石片,是古人修渠时丢弃在这里的,经过两千多年来流水和岁月的冲刷,它们已经变成千姿百态:有的像短剑,有的像鱼,有的像小山……。“要是选一块奇石带回去,不是一个很好的纪念吗?”他想,“听说灵川县文化馆有一个天津下放来的李骆公教授,是个篆刻家呢。明天回桂林中途,我何不去拜访他,请他在这块石头上刻几个字?”

曾敏之与李骆公素不相识,然而两人闻名已久。第二天,曾敏之在灵川县城车站下车以后,便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李骆公的家。见面以后,曾敏之说明来意。李骆公为遇到这样的一位知音而感动。他也是1957年“反右斗争”的蒙难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刻写几个字,好说!至于写什么文句,请你拟就是了。”李骆公十分爽快地答应了曾敏之的要求。

曾敏之早就想好了。他拿过纸笔,立即写道:

远涉湘漓地,秦图入壮怀。

携回一片石,如见彩屏开。

李骆公把诗吟诵了几遍,连声叫好。当晚,他以淡饭水酒招待了曾敏之,接着又连夜加班,以他那极富金石韵昧的秦篆体,为曾敏之完成了这块石刻。曾诗李刻,真可谓珠联璧合了。

这年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曾、李两人的错划右派问题也相继得到平反改正。有人说,曾敏之的“如见彩屏开”诗句写得特别好,它通过咏灵渠石,表达了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的美好展望,而且不久就被历史所证实了。诗人愈挫愈奋的生活信念和敏锐的才识,的确是许多的平庸诗人无法企及的。

(四)邓拓诗咏芦笛岩

位于桂林西北郊的芦笛岩被人们誉为“大自然的艺术之宫”,是桂林山水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在唐代曾经是一些文人墨客的游览之地,后来却与世隔绝,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才重被发现,由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清理。

1962年1月,芦笛岩即将对游客开放时,它迎来了前来视察、参观的全国大人代表邓拓、胡锡奎和范瑾等一行人。

那天上午,邓拓等人驱车从榕湖饭店出发,沿着桃花江畔的公路驶到光明山下。下车后,他们沿山坡拾级而上,然后进入狭小的芦笛岩中。在彩灯的照射下,一个神话般的洞天世界出现在他们面前。那琳琅满目、形态各异的石钟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有的像老人、狮子、大象、猴子、金鱼;有的像帷幕、蚊帐、琴筝、刀枪、花卉、剑……。洞洞相通,景景衔接。随着岩洞的不断延伸,“高峡飞瀑”、“原始森林”、“雪山倒影”、“盘龙玉柱”、“田园风光”等奇妙无比的自然景观令他们目不暇接,不时发出声声赞美和惊叹。

邓拓不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这神奇的芦笛岩风光,激发了他的诗情。于是,他很快写出了一首《七律·题芦笛岩洞府》:

举世无双芦笛岩,彩云宫阙久沉埋。

元和题壁名犹在,嘉定留诗句亦佳。

梦入太虚游幻境,神驰仙苑拥裙钗。

天开洞府工奇巧,炼石何须问女娲。

在游览过程中,邓拓还了解到,市政府已决定将芦笛岩对外开放,目前正亟待将它向全中国和世界宣传介绍。他毕竟是个老报人,便表示说,回京后还要再写文章宣传。

邓拓果然说到做到。在1962年3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上,他发表了《一个新发现的神话世界—桂林芦笛岩参观记》一文,文章的开头首先引用了他的那首《题芦笛岩洞府》诗。他接着写道“这一首小诗,是一个月以前参观桂林芦笛岩的时候即景之作。这个岩洞的美妙景色,令人恍如置身于神话世界。可惜当时行色匆匆,诗不尽意,心中颇觉遗憾。现在补写这篇短文,如能使读者对于这个新发现的雄奇壮丽的岩洞发生兴趣,那就是我的最大希望了。”

四十年后的今天,芦笛岩早已名扬中外,每天前来游览的中外游客少则几千,多达上万人。面对此情此景,人们是不会忘记最早以诗文的形式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介绍芦笛岩的邓拓同志的。



作者:张佑民主编

出处:《桂林山水人文诗词漫话》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主播的韵律流畅,感情色彩丰富,节奏感好。🏆🏆 互关交流学习可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