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你的孩子在“假学习”吗?

07你的孩子在“假学习”吗?

00:00
05:48

很多家长因为孩子学习的事情找到我们,会很困惑地问:“老师,我家孩子平时看起来挺努力的,到家就坐在书桌前写作业,晚上特别晚睡觉,玩的时间很少,其他时间都在学习,但为什么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都没有提升呢?”
可能这个时候,孩子陷入到了一种“假学习”的状态。
什么是“假学习”呢?
“假学习”就是表面上学习很努力,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学进去,或者以为学进去了,但是其实知识并没有掌握。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假学习”呢?最直接的方法——看成绩。
当我们问孩子“今天老师讲的内容你都听懂了吗?”孩子说:“听懂啦!”家长说:“太好啦,你真棒!”孩子高兴,家长也高兴;或者看到孩子试卷上的错题,家长问:“这道错题你知道哪儿错了吗?”孩子说:“知道啦,我都改过来了。”家长说:“这就好,下次别再错了啊。”孩子点点头,然后家长很欣慰孩子也很开心。
但到了下次考试,之前错的依旧会错,一些孩子说的已经懂了的知识点也仍旧被扣分,这个时候家长会很奇怪,问孩子:“你不是说你都听懂了都会了吗?”孩子说:“我当时确实是听懂了,确实是会了呀。”家长就会很生气说:“你懂了还错这么多?”孩子就很委屈。
其实,很多情况下,孩子并没有说谎,孩子是真的以为自己懂了,真的以为自己会了。
我家儿子就是这样,当他在背单词的时候,最开始他总是用“意念”背单词,每次单词在他的“意念”中都是对的,但是之后我考的时候大部分单词却都错了,他就特别委屈,说:“我明明背了呀,但是为什么都错了呢?”
这种花了一定时间来学习,但是效果并不好的状况,就是“假学习”。通常在这种状况下,孩子和家长都陷入到了“我很努力/孩子很努力”的自我感动中,从而忽略掉“知识检验”的这个步骤。
如果当孩子陷入在“假学习”的状况中时,我们要如何帮助孩子呢?
首先,我们要先从错题入手。很多学霸们都会有专门的错题本,错题本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知道哪些知识点他们还没有掌握,例如计算问题、审题问题、形近字混淆、英语语法理解错误,然而,在这里面,我们常说的“粗心”并不算在内。
很多情况下,家长和孩子会用“粗心”作为题目做错的借口,但往往“粗心”背后才是真正问题所在,如果我们总是将问题归咎到“粗心”上面,那真正需要进步的部分就会被忽略,而这些原因才是学习系统的根基。
其次,找到问题之后,我们要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例如如果是审题能力不过关,在做题的时候要把题目中的关键字做标记以作提醒,例如题目上要求的是“把错误的选项圈出来”,其中“错误”这两个词就需要标记出来,或者英语“正在进行时”总出错,那就找到相应的题目多做一些专项的练习。
最后,我们还需要再做一次“验收”的工作。在孩子平时做练习题,或者在学校考试的时候,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查看之前总出错的问题是否真的有改进了。如果我们只停留在上一步,只是反复地做练习题,但其实也许这个问题孩子已经解决了,那就在做无用功了。
我们都知道“一万小时定律”,“一万小时定律”看似告诉我们要勤奋,但其实,成功是勤奋和正确的方法缺一不可的,因此,如果我们发现孩子陷入到这种“假学习”的状况下,不要指责孩子,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