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动态清零”?今年新冠死亡100万,美丧失劳动力400万

放弃“动态清零”?今年新冠死亡100万,美丧失劳动力400万

00:00
06:22

欢迎收听秦安说,解读强国战略,智安天下!

《环球时报》最新报道,8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022年有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并且说,在具备防止死亡的所有手段的情况下,这是个“悲剧性里程碑”。恰在此前一天,美国知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发布报告称,全美目前约有1600万18岁-65岁之间的美国人患有新冠长期后遗症(简称“长新冠”),其造成的影响相当于最高可达400万全职工作的美国人无法工作,由此带来的直接收入损失可能高达每年2300亿美元。

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是世界范围内抗击疫情的成功者。但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越容易出现归因分歧的问题。很多专家以疫苗降低重症率和新冠死亡率低于流感说事,社会上也有放弃“动态清零”的说法,但恰是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正确地归因,守住我们最大的优势不放弃。

此次宣布2022年仅仅8个月时间,全球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00万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在26日的问答直播活动中也直言,100万的死亡人数“让人心碎”,控制这种病毒的检测、治疗、疫苗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措施都发挥了作用,但还是有这么多人死于新冠肺炎。

新社称,仅仅在上周一周,世卫组织就收到超530万例新增确诊病例报告。

也就是说,控制这种病毒的检测、治疗、疫苗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措施都发挥了作用,但是哪一种因素发生了核心关键作用呢?

这其实完全可以说数据进行对比说明问题。目前看国内的情况,很权威的专家都拿流感和新冠的死亡率来说事,认为新冠死亡率低于流感,大有可以马上放弃“动态清零”的意图。但这种话音未落,某大城市崩溃式的新冠传播,一下子堵住了这种声音的狂躁。但非常遗憾的是,由于中国感染人数属于“小样本”,或者其他原因,我们一直没有看到具有说服力的有关后遗症以及疫苗效果的国内统计数据出台,这一次联合国和美国智库提供的数据,则非常宝贵,有利于我们正确归因,始终坚持制度优势不放松。

其一,美国的数据,新冠后遗症人数高达1600万(仅仅是18岁-65岁之间),其中最高达400万全职工作的美国人无法工作,这说明我们简单地将新冠和流感的死亡率比较,势不全面的,尤其以此作为可以放松疫情防控措施的依据,更是错误的。

其二,世界卫生组织宣布2022年有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这显然仅仅是前八个月的数据,而且是在检测、治疗、疫苗以及其他公共卫生措施都发挥了作用情况下的数据。很显然,中国超低感染和死亡并非来自于疫苗,其他各国尤其是美国,疫苗注射率并不低,朝鲜甚至较少注射疫苗;正确的归因,应该是检测、治疗尤其是公共卫生措施,也就是我们讲的“动态清零”。当然,这个检测、治疗方式也是紧密相关的。

这两组数据可以肯定地说明,即便我们按一些人说的,完全放弃“动态清零”,像美国和欧洲一样躺倒,遭受的生命和身体损失,包括经济损失依然是巨大的,而且可以肯定,要超过目前。也就是说,中国的“动态清零”是世界范围内,对生命和经济最负责的方式,这种放弃的说法,真不知道是什么企图?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动态清零”,是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最公平的方式。这点大家很好理解,目前核酸检测、区域封控、集中治疗从制度和资源上保证了最高程度的公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大可能拉平地区差异。中国人是疫情背景下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因此,我们目前的聚焦点,在于如何做好“动态清零”,而不是取消“动态清零”。在如何做好方面,我们依然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可以更加程度降低经济损失,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存安全兼顾,达到一个更高质量的新阶段。

如何实现高质量?依然要强调,我们的聚焦点,不应该在是否坚持“动态清零”,而是如何做得更好,比如核酸检测的异地互认问题,做核酸的人群聚集问题,隔离措施的各地加码问题,都需要解决。比如此次我从西藏到了四川,尽管在西藏是基本上连续做核算,也没有经过风险区,但入川重新七天5次核酸,也就是说,川藏两地的核酸并没有实现互认。这其实是把已经的核酸检测以及风险划分成绩全部抛弃,浪费的不仅仅是被封控人员的时间,更有国家的资源,其他地区的努力。只要改进,不对,只要坚决落实国务院的通知,封控范围将降低很大一部分。

最后,我感觉有必要重温世卫组织新冠疫情应对技术主管科霍夫表示说的几句话。他认为,新冠疫情现在还没有结束,但可以在人们继续过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让疫情进入尾声。“我们只是需要多考虑一些,更加谨慎一些。”

科霍夫还在直播中被谈及“与新冠病毒共存”的话题,她说道:“很多人都在谈论与新冠病毒共存,但这必须是以负责任的方式共存。”

“今年有100万人死于新冠肺炎,这不叫与病毒共存;每周有1.5万人死亡,这不叫负责任地与新冠病毒共存。”科霍夫说道。

你难道不这样认为吗?科霍夫心目中理想的方式,不就是中国的“动态清零”方式吗?这样好的方式,我们为何要放弃呢?

一句话总结:目前不应该纠结是否放弃“动态清零”,而是琢磨如何将其做得更好!

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号秦安战略,欢迎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不过是飘过的云

    同意,还是应该控制

  • 慕溪如鹿

    跟国家保持一致,最安全

  • 听友223640909

    应该讨论的是如何更加人性化,更高效,更加合理的防疫,而不是躺平。

  • 说书人良子

    目测动态清零算是个还可以的做法

  • 寶哥同志

  • 曼珠沙华_玥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