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意味着彻底的孤独|克里希那穆提

自由,意味着彻底的孤独|克里希那穆提

00:00
13:33
你從來不曾真正孤獨過,
因為你充滿了
記憶、限制、昨日的怨言,
你的心從未好好清理過這些垃圾,
也惟有先死於昨日的種種,
才可能獨處。

01
我們到底要不要徹底的自由?

因為壓抑自我而造成的苦悶,或為了順應某種生活模式的苦心勵志,都無法引導我們接近真理。

心智需要徹底的自由,不受絲毫扭曲,才有會晤真理實相的可能。

但是我們應該先問自己:我們是否真的想要自由?是那種徹底的自由,還是那種只想從不順心或某種障礙中掙脫出來的自由?

我們一邊想從痛苦、醜陋的記憶以及不愉快的經驗中解脫出來,一邊卻仍想保留快感以及令人滿足的觀念、公式和人際關係。

然而,我們早已看出快感是無法與痛苦分開的,我們不可能踢掉一個而保留另一個。

因此,每個人都必須作出選擇:我們到底要不要徹底的自由?如果我們說要,我們就必須認識自由的本質和結構。

自由乃是一種心智狀態,她不是從某種東西掙脫的自由,而是一種自由的意識,一種可以懷疑和追問一切的自由,它強烈、活躍而富有生氣,因此能清除各式各樣的依賴、奴役、臣服及逆來順受的陰影。

這種自由意味著徹底的孤獨。但是一向依賴著環境以及自己性格長大的人,真能找到完全孤獨的自由嗎?何況其中並沒有嚮導,沒有傳統,也沒有權威。

這種孤獨是內心的一種情境,它不依賴任何外在的刺激或知識,也不依據任何經驗或結論。

說實話,我們大部分人的內心從來沒有真正孤獨過——與外界斷絕往來的孤立,和我們這裡所談的孤獨是兩回事。

我們都知道,孤立乃是在身邊築起圍牆,以免受到傷害或暴露弱點,或是培養另一種痛苦的厭離心,或是藏身於某種意識形態的象牙塔中。孤獨則與上述情形完全不同。

你從來不曾真正孤獨過,因為你充滿了記憶、限制、昨日的怨言和牢騷,你的心從未好好清理過這些垃圾,也惟有先死於昨日的種種,才可能獨處。

如果你不再隸屬於任何家族、國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會有一種局外人的超脫感。如果一個人能如此徹底獨處,就能產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使人從悲傷中解脫。

我們每天都扛著千萬人的看法以及我們自己的不幸遭遇。如果要徹底丟開它們,就必須孤獨。孤獨不只使人恢復天真,還能青春永駐,我不是指年齡,而是那種不受年齡限制的青春、無邪和活潑,只有這種心智才能見到那不可形容的真理或實相。

根據孤獨的經驗,你開始瞭解你必須與真實的自我和平共存,而不是和那個你認為應該的或過去的你。你能否正視自己,而沒有恐懼,沒有假造的謙虛、辯解或譴責,只是單純地與真實的你共處,你可曾嘗試過?

如何與「焦慮的自我」相處?

想要真正了解一样东西,你必须和它密切相处。但是如果你对内心的焦虑、嫉妒等习以为常的话,你就不再与它同在了。

好比你住在河边,只需要几天的时间,你就听不见水声了;又好比你在房中悬挂一幅画,每天进出都会看到它,一周以后,你就熟视无睹了。你对高山、河谷、树林也是一样;你对家庭、丈夫、妻子也是一样。

当你与嫉妒、焦虑共处时,千万不可习以为常,也不可以认命,你该像照料一棵新栽的树苗一般地照顾它,使它避开烈阳或是暴风的蹂躏。你必须照顾它,既不谴责也不辩护,渐渐地你会喜爱上它。我并不是要你喜欢嫉妒或焦虑,而只是要你细心照料它。

如果你认清自己是如此乏味,充满嫉妒、恐惧,自以为情感丰富,实则相当无情,又这么容易受到伤害,容易得意也容易感到无聊......

我们能够与这样的自我相处吗?
我们能不能既不接受它,也不排斥它;
既不消沉,也不得意,而只是如实地观照。

现在让我们问自己一个更进一步的问题:这种自由、孤独、与真实的自我和平共处的境界,是否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逐渐达到?

很显然不是的,你一加入时间的因素,你就愈来愈成为它的奴隶,你无法慢慢地变得自由,因为它根本与时间无关。

其次的问题是:你能意识到那种自由吗?
如果你说:“我自由了!”
那么,你就还没有自由。

好比人们常说:“我很快乐”,他指的其实是过去对快乐的记忆。

自由只能自然来到,它不可能来自你的期待、要求和渴望,你也无法制造自以为是的假象。

要达到这种境界,你的心智必须学会观照生命,那是一种不受时间限制的巨大活动,因为自由是超越意识领域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路易麻麻

    读的真好!谢谢分享好文章

    Jill明心 回复 @路易麻麻: 感恩有你,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