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漫谈第二集
风雨傅雷:闲聊翻译(一)
喜马拉雅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再次来到海客漫谈。这一期我们想先说一说我的老本行一一翻译。如果我说:每次人类进步的契机都是翻译开启的。很多人可能会嗤之以鼻:翻译么,我们见过,不就是每次领导人出访或大会答记者问时,主席台就座的冷艳小姐姐吗?她们真能改变历史进程吗?让我来阐明一下我的逻辑,大家再判断我说的是否有道理。
首先远的不说,我们现在的日常用语,真正从古代汉语中衍生出来的词汇大约只占30%多一点。而通过翻译、或者转译产生的外来语或者叫泊来语则超过50%。比如:知识、文化、文明、自由、民主、科学、思想、理论、思潮、理想、主义、哲学、时间、空间、唯物论辩证法;物质、精神、理智、经验、分析、综合、常识、观点、简单业务、方案、环境、场合、进度、成分、发明、观测、坚持、解放、社会…等等等等,实在念不过来了,大家请自行检索。试想一下,如果抽离这些词汇之后,我们还能否组织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吗?当然,刚刚这句话也有一半词汇,是从日本泊来的。
有人可能会问:这不都是一些汉字词汇吗?怎么会和日本扯上关系?这里面涉及一个冷僻的常识。也就是在1853年美国军舰在海军准将詹姆斯下士?呃 !不是啊,开个玩笑。是海军准将佩里的率领下直入神奈川,去过日本的朋友知道,神奈川是紧邻东京的一个海港,是当时执政幕府所在江户的海上门户,可以说是打上家门口了。佩里仗着船坚炮利逼迫幕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包括解除锁国状态,开辟通商口岸,并准设领馆,给予最惠国待遇,史称黑船事件。为什么叫黑船呢?是因为这是日本第一次见到现代的铁甲军舰。条约内容看着眼熟吗?对。鸦片战争失利后,中国签订的也是这样的条约。而且,在美国的黑船之后,英、法、荷兰又接踵而至,有样学样照例签约。这就是常说的落后就要挨宰。但其实这次,日美并没有打起来。因为实力悬殊太大,幕府明智的低头认怂,趴下唱《征服》。佩里准将为了展示美国的实力,或者说为了展示现代科技的力量,赠给日本火车的机车模型和电报机,导致日本全国震动。吉田松荫等等渴望进步的一干武士,甚至策划偷渡到佩里的军舰上跟随到美国去,去亲眼看看那个新世界。虽然未遂被判刑,但痴心不改,可见现代化巨大的吸引力,也可以看出日本武士的轴劲儿。这不禁让人想起在经典电影《教父》的第二集里,西西里岛上黑帮的小混混。看见美国军车就大喊:带我去,带我走,带我去美国!
而当时的日本面对这些赠品,可以说根本无法投桃报李、同等回馈。只能让几个武士借回赠大米的机会,打上赤膊秀秀肌肉力量。我估计当时佩里准将一定是按住了美国士兵拼比的冲动。不然吃牛肉喝牛奶长大,高头大马的美国兵真在现场来一段真人秀,也够吃米饭鱼干儿长大的日本武士喝一壶的!
实际上自17世纪末期,由于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大量的欧亚之间的贸易,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在这里呢请允许我插一句:当时的荷兰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没有之一。比今天瑞士在欧洲的金融地位还要强悍得多。凡是欧洲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都要向荷兰贷款。而荷兰的银行已经可以办理与今天银行相同的几乎所有业务。百万内的业务只需一个小时。我们上面提到的东印度公司每年向股东支付18%-21%的利息一一堪比今天的民间小额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哲学家斯宾诺莎凭一个磨眼镜片的小店就可以养活一家人,提到斯宾诺莎不是心血来潮,斯宾诺莎与日本现代化有很深远的联系,将来我们讲到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对比时候再详细说。那么从17世纪开始,荷兰不仅带来了贸易,还带来了欧洲的知识体系。当然,还有语言。这就催生了日本走向近代的第一个契机一一兰学。日本通过兰学已经开始搭建脱离东方,特别是汉学知识体系而迈向新世界的天梯。那么黑船事件后,日本武士和知识阶层深以为耻,开始寻求救国图强的真理,这里面代表人物就是印在现在通行的日本最大面额的一万日元的纸币上人头像一一福泽谕吉。前些年有人还做过比较啊,说什么日元印的都是思想家,诺奖科学家什么的,我们都是领袖什么的,吧啦吧啦一堆,其实这事儿看你怎么理解了,英镑印女王也不妨碍他们的国家先进民主,再者说了,没有这些伟人开天辟地,我们现在不还得生活在万恶的旧社会?!
言归正传:福泽谕吉不仅翻译确定了我上述的诸多现代词汇,同时大声呼吁日本民众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睁开眼睛看世界。也就是起到了开启民智的巨大作用。他在自己的文章《劝学篇》卷首就开宗明义地喊出:"天不做人上之人。亦不做人下之人。"由此日本经过短短的15年到1868年明治维新即告成功。所以福泽谕吉也被称为日本明治维新之父。套用传统经典相声《八扇屏》的一句著名台词:福泽,翻译人,你比得了吗?!
再举我们身边的第二个例子,过去一学党史,常常爱说一句话,叫: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社会主义。但是,社会主义真是大炮仗送过来的吗?我们来梳理一下马克思主义译介到国内的路径和时间线。首先是1899年2月,上海的《万国公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今世景象》的文章,这是迄今中文报刊对马克思及其言论的最早介绍。请大家记住《万国公报》这个知识点。要划线、划重点。他和我们的本集的主人公傅雷,大有关联。1906年,朱持信在《良报》上发表题为《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的文章,首先介绍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和历史意义。并节译了书中第五段和十条革命措施;然后又到了1919年底,陈望道受上海《星期评论》委托,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全文。他的底本,是由《星期评论》的主编戴季陶提供的日文版。而戴主编提供的这个日文版,则是由幸得秋水翻译的,并在1906年3月,发表于日本的《社会主义研究》。
到这里,我们至少可以肯定,如果没有这些前期共产主义思想理论译作的发表和普及,在1921年的红船上,我们党开创者们在讨论什么?简直无法想象。相较而言,《资本论》的翻译就晚得多,是1936年郭沫若流亡到日本后通过日文本开始翻译的。就更不要说现代科技、文学,甚至社会、娱乐、消费、时尚…方方面面没有翻译我们不会在2月14日买巧克力秀恩爱,也不会理解西方人的星期天和圣诞节都代表些什么。抛掉这些个概念之后,作为现代人的我们生活中还剩什么?还真是不好说。而且,这还仅仅是物质层面。
法国著名作家斯达埃夫人曾说:人所能为文学做出的最大贡献,就是把人类精神的杰作从一种语言传到另一种语言。
我们上述两个例子可以说是改天换地的力量的体现。具体到文学艺术,我们在稍作分析,以结束今天的铺垫。我们知道今天使用的规范标准话,也就是普通话。其实从命名上就已经揭示出它的尴尬处境。它确实太普通了!第一就是出身普通,我们知道现在的普通话。源自上世纪初的白话文运动。白话当然不是今天才有。早在宋代话本,元代戏剧里的人物语言已经很接近民国时期的白话。但它们的应用场景是什么呢?不过是市井平民日常生活用的语汇。唐代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在诗里都不愿意写糕饼的糕字。因为六经中没有出处的字,他是不愿意写进高雅文体里的。可见当时雅俗之分判若云泥。到了宋代,市民文化兴起。但话本主要面向的依然是没有受过教育的文盲阶层。从文采上讲与继承了三千年的古文,可以讲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我们看苏东坡的诗"且从牛屎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连屎尿都可以写。但一到作文,那马上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倚声而和,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这种文字读来朗朗上口,但如果你不预知内容,听了也是一脸懵。但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凝神细细品味文字魅力,一定会由衷赞叹:中文简直就是酷毙了!而同时代所有一切外国文学还只会喊:你的皮肤像牛奶,我爱你!真要比试一下文字表达的技巧和优雅,中文绝对可以把他们的大文豪全都按在地上摩擦,擦完还得让他们跪在地上唱《征服》!
那么从民国推行白话文到现在不到100年时间,可以说普通话目前只是一个未出襁褓的婴儿。他真正的表达能力、表现张力还远未成熟,特别是抽离了各种极富表现力的地方方言之后,他怎么看怎么扁平、呆板,没有色彩,没有感染力、淡薄如水。如果有人非要说:不是说真水无香,平平淡淡才是真吗?那我只能说,你老人家是真没喝过好酒呀!并不是说非得雅训的古文、四六对仗的骈文才美。如果你读过张岱、袁中狼的小品文,他们那种语感、幽默、节奏、空灵、韵律,甚至你无需解读字面,只一排排用眼睛扫过,就会觉得通篇都没有碍眼之处。那才是真正的汉语言文字的巅峰。回看采集自承德平泉、北京地方语言,并抽离了方言神韵的普通话…我勒个去,也就写写会议报告罢了。所以。第一波挽救现代汉语生命的就是一批民国巨匠一一我们耳熟能详的大人物:叶圣陶、老舍、朱自清、鲁迅、周作人、张爱玲、施蛰存、徐志摩…当然还有我们的民国大美女林徽因和才女冰心。我故意把她放在了冰心前面,有点恶趣味。八卦一下哈,林徽因在当时不仅享誉建筑界,在文学界也可以说是炙手可热。泰戈尔访华,就是她与绯闻男友徐志摩陪同翻译(这里又说到翻译本行的说,咩)人称金童玉女。加上林微因的沙龙向来是高朋满座。从来都是北平文艺圈儿的热议话题。比今天娱星的凳次高了不是一星半点儿。因此,同为福州老乡的才女冰心就有点看不惯,写了一篇《太太的客厅》登报暗讽。正巧赶上林徽因刚从山西考察古代建筑回来,阅报一笑,未置一词,只着人送上一坛山西老醋给冰心。说到这儿,真是让人不禁遥想林大美女的风采。徒叹余生也迟啊!难怪大哲学家一辈子搞逻辑符号学的金岳霖教授,也宁肯为她终生不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吃惯了两头鲍,100头的大连鲜烤鲍还怎么下咽呢?
插播了个八卦啊。除上述大咖之外,当然还有太多太多。比如像闻一多、钱钟书、杨绛夫妇,查良铮先生等等。查先生原来也是诗人,后来专心翻译。诗人译笔当然不同凡响。近50年我最喜爱的作家王小波在他的文章《我的师承》一文中有详细论述。大家可以让度娘找一下原文看。这些大牛无一不是家学渊源,古文功力深厚,又有留学背景。在研读期间,他们好学深思,极力打通东西文化隔阂,并从自己的角度提取东西文化的精华而加以熔炼。所以,虽然各具风貌,但他们共同搭建现代汉语新的体系结构,并拓展了现代汉语的疆域,最大限度地提升了普通话的境界。使白话文迅速从幼稚阶段走进了生机勃勃的青年时期。他们功不可没,不可替代,也无法替代。其中以翻译闻名于世的,当然就是我们的主人公一一傅雷傅怒安。拉拉杂杂的说了这么多,我想铺垫的无非是理清一个概念。第一,翻译这个事儿很重要;第二,翻译对于我们目前汉语的表现力的形成起到过关键引领作用。同时。对于我们现代人通过白话文进行思辨的能力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关于傅雷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详见下期。欢迎热心的听众朋友讨论、点赞、收藏、转发、推荐。从本期开始,我们每期会有神秘礼物送给前三位订阅的听众。好了,我们下期再见!
每条后面的语气语速和节奏 听着舒服多了
海子的海子 回复 @杰克帮主: 谢谢鼓励!继续努力
🌹🌹
海子的海子 回复 @似水流年_fck: 谢谢鼓励!
唐朝乐队的《国际歌》是我的最爱,鼎盛时期的唐朝太风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