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汉字是表意文字,从字形上可以看出这个汉字的意义。当然这个字形是指早期的甲骨文的字形。比如大王的“王”字,商代甲骨文这个字像一把大斧头,大斧头是古代用来杀戮的兵器,是奴隶主对奴隶、战俘、罪犯实行屠杀的工具。谁掌握了大斧头,谁便有至高无的的权力,所以古人就用这大斧作为王权的象征。“王”就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后来人们对“王”有了新的解释:“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也就是说“王”字最上面一横,代表是天;中间一横代表人;最下面一横指的是地;中间这一竖,代表天地人的贯通。能够连接天地人的当然是最有权力的大王了。
中国人喜欢把事物分三部分,对应天地人,比如中医看病用三根指头切脉,三根指头所压下去的部位分别叫寸关尺,对应天人地。还有看一个人的头面部,额头叫天庭,下巴叫地阁,上唇正中凹下的地方叫人中,鼻梁可以看成是王字中的一竖。
我们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用天地人的思维呢?这跟《周易》是分不开的。《周易·系辞传下》第十章就提出了这种三才思维。
第十章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
这一章又是在解释《周易》这部书,从第八章到第十章,一开头都是“《易》之为书也”,这三章解读是递进关系,这里说:“《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周易》这本书的道理十分广大,无所不备,含有天的道理、地的道理、人的道理。这是又一次提出《周易》这本书涵盖天地人三才之道,我们前面学过“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夫易广矣大矣”,《周易》涵盖了宇宙万有。到后来,清代的纪晓岚总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无所不包”是对“广大悉备”最通俗的解释,说明“易道”的外延已经无限大,所以它的内涵就趋于无限小,这个内涵就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
《系辞传》接着说:“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周易》兼容了天地人三才,并且是两卦重叠,所以就出现了六爻组成一个卦。“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这六爻不是其他东西,而是象征天地人三才的道理。我们前面学过一句话:“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三极之道就是三才之道。三才就是天地人。宋人写的《三字经》就说:“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天人合一”,其实是“三才合一”,《易传》就明确提出了这一思想。这是很了不起的。那么六根爻是怎么表示三才的呢?一般地说是上面两根爻代表天,下面两根爻代表地,中间两根爻代表人。当然这种说法太机械了,其实是六爻同时兼容了天地人三才的道理。三才之道是合一的,也是统一的。《周易》了不起的地方就在于推天地之道以明人之道,尽人之道以顺天地之道。
其实老子就提出过“三生万物”的命题,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是气,“二”是阴阳,“三”是什么呢?是第三者吗?显然是错的,是阴阳的交合,是“和”。在三才思维中就是“人”,人就是要顶天立地,沟通天地。老子还有一个“四大”的说法:“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本质上看是天地人三才都要效法道,最后道法自然,不是说道和自然是两个东西,而是说道就是自然,这个自然不是大自然,而是本然,本来的样子。总之老子开创的道家重视“三”的思维。
孔子同样也重视“三”,这里就直接提出“易”就是三才之道。到了西汉时期大儒董仲舒就认为天、地、人是创造万物的根本,万物是由天而生,由地而养,由人而成,因此万事万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天、地、人这三才。他在《春秋繁露》中对天、地、人协同创造万物的分工作了描述:“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北宋大儒也是伟大的易学家邵雍,更是明确指出了天地人三才的平等地位,他说:“天道不以天高而大于地,地道不以地广而大于人,人道不以人微而小于天地,故三画皆无差殊。要其至也,混而为一,复于太极。”邵雍所说的“三画皆无差殊”中的“三画”,讲的就是八卦的上中下三爻。阴爻和阳爻上中下排列组合就是八卦。在八卦的上中下三个爻中,上爻为天位,下爻为地位,中爻为人位,体现了天地定位,人居其中的哲学思想。“三画皆无差殊”就说明了天地人三才的平等地位。而在六十四卦中,每个卦由六个爻上下排列组成,刚才讲了,在六爻中上面两爻为天位,下面两爻为地位,中间两爻为人位,同样体现了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关系。
我们再回到《系辞传下》第十章,看最后四句:“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这四句用了四个“故”做了总结,这里用了顶针的修辞方法,就是后一句的第一个词就是前一句的最后一个词,这样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简单地翻译一下:道有运动变化,所以叫着爻。爻有不同等级,所以叫做物。事物相互错杂,所以叫做文。文理有适当不适当,所以就产生了吉凶。第一句的“道”是承接着上一句的“三才之道”,也就是说《周易》讲的三才之道是运动变化的,而仿效模拟这种运动变化就形成了“爻”。六根爻各有上下六个时位,等级是不同的,其实是象征了不同的事物。而事物又不是孤立的,总是相互错杂在一起,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文理,“文”通纹路的“纹”。文理是由六根爻阴阳交错构成的,六爻在六个位置上有的适当,有的不适当,这样就产生吉凶了。我在前面讲过如果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叫做当位,也叫“正”;如果阳爻居阴位、阴爻居阳位,叫不当位,也叫“不正”。当位往往是吉的,不当位往往是凶的,这是爻位的一般通则。
张教授讲解周易博古通今儒释道,天地人三才 最详细最好,听了确实受益良多 ,感恩感谢老师!
张大师讲的确实不错,听起来很入耳,容易理解接受。 但是,为什么不能听其《易经》呢? 很遗憾!费解!
当位者吉,上两根爻代表天,下两根代表地,中间的代表人,“易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听张老师讲课收获满满
我不认为中国有奴隶制社会。
易道广大,万事万物不离三才之道
易之谓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人道焉…
天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