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是否注意到,近年来,曾一度小众化的纪录片多次掀起收视热潮。或探访特色美食,展现地域文化;或航拍万里山河,带来诗意之旅;或聚焦稀世文物,诠释工匠精神……一部部纪录片相继成为网络“爆款”,与纪录片相关的话题也不时冲上热搜。纪录片的艺术魅力来自何处?什么样的纪录片会受到观众欢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般来说,纪录片以现实生活、客观实存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物真事真景为表现对象,有“动态相册”“生活之镜”之称。据统计,2021年我国网络纪录片全年上线377部,比2019年增加了200余部。此外,国产纪录片的题材广度和制作品质也在稳步提升。从聚焦个体命运,记录歌哭于斯的人间烟火,到关注自然环境,捕捉草木山河的趣味细节,再到深挖历史文化,展示时代变迁的缤纷图景,一部部纪录片就像一个个敏感的触角,通过触碰错综复杂的世界、社会、历史,满足观众的求知欲,也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真实,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力量。相较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历的真实,纪录片带来的真实感更加丰富,也更具美学价值。画面细节讲究,摄影技术娴熟,旁白精炼恰当,精心设置的影音元素,让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奇妙体验。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注重用声音传递现场感,电锯的声音、吸尘器的声音、修复木器声音、师傅和徒弟交谈的声音与图象结合,将文物修复的现场环境、工作状态和文物修复师的情绪传达给观众。画精、构巧、词美、意深,优质纪录片将生活真实上升为艺术真实,让人们在增强审美体验的同时得到信息接受、知识更新和心灵满足。
从创作理念上来说,影视剧故事多为虚构,因此制作者可以发挥想象、大胆设计。但纪录片的情节不能预先编排,人物不能提前设计,生活情境难以预测,有价值的素材稍纵即逝。“记录者像一位拾贝人,静静等待生活的海浪把贝壳带上沙滩,一旦发现就迅速捡拾,稍不留意贝壳又被带回大海,无影无踪。”从这个意义上说,纪录片不只是真实生活的“搬运工”,呈现什么样的真实,传递出创作者的思考。另一方面,创作者又必须保持对周遭世界的敬畏和对被拍摄者的尊重。可以说,纪录片是等待的艺术,也是克制的表达。这正是纪录片的独特魅力所在。
不同之处在于,移动传播时代,纪录片主动拥抱数字科技,不断拓展表现形式。为适应碎片化的传播场景,微纪录片、VR纪录片、交互式纪录片、动画纪录片等新纪录片类型应运而生,以节奏明快、信息密集、放大场景细节等特点打动观众。此外,纪录片还与其他视听节目融合,出现“纪录片+剧情演绎”“纪录片+综艺”“纪录片+互动体验”等跨界类型。观众通过发送弹幕、二次剪辑等抒发感想,在增强参与感与互动感的同时,丰富了纪录片的内涵。技术更先进、表达更新颖、形式更丰富,当代纪录片适应了年轻观众的文化消费偏好,受到广泛追捧也就不足为奇。
纪录片形式有新有旧,但记录真实的过程同样不易。这种不易,可能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用几年努力换取自然世界几小时的呈现;可能是进入医院病房,奔走大街小巷,冒着生命危险拍下的珍贵抗疫影像;还可能是在拍摄中,用陪伴和沟通打动被拍摄者,使其在摄像机前放下顾虑、打开心扉。观众只需轻点鼠标就能线上播放的纪录片,不仅包含着大投入、长周期,更蕴含着创作者的高超水准与艰辛努力。作为一种高强度的精神劳动,纪录片创作需要创作者的情怀和水平,也呼唤观看者的支持和敬意。
我们需要纪录片,既是为了观察世界,更是为了理解自己。记录者的镜头收近一些,就能洞察事物的真相,领略问题的实质;他们的镜头拉远一些,便可阐释历史的演变,描摹时代的图景。纪录片带我们穿过时光,跨越山河,看见生老病死,感受喜怒哀乐。它传递出创作者对“何为真实”这一命题的认识和思考,也鼓励我们用开放的心态拥抱人生的更多可能。
这正是:
画亦精,声也美,艺术表达更丰富。
身未动,心已远,居家可行万里路。
(文|孟繁哲 主播|殷维)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