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儒林外史

11.儒林外史

00:00
07:22

【文学常识】——作家作品

1、作家名片

(1)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生于安徽全椒县。

(2)少有文名,考得秀才后,多次参加乡试未中,开始认识到科举制度的弊病。

(3)代表作:《儒林外史》《文木山房诗文集》。

2、主要内容:全书五十六回,没有贯穿全文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以十多个既独立又有联系的故事连缀而成,它以封建士大夫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为中心,从揭露科举制度及其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入手,刻画了特定时代各个不同阶层的众生相,展示了一幅18世纪中国社会的风俗画。

3、主题思想

(1)描写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的无耻行为,批判了当时败坏的世俗风气,强烈地抨击了腐朽的科举制度。

(2)揭示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腐败的吏治、丑恶的科举制度、虚伪的礼教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3)热情地歌颂了王冕、杜少卿等少数坚持自我、淡泊功名的人物,从而寄寓自己的理想。

4、艺术特色

(1)散而不乱的长篇艺术结构。没有贯穿全书的主人公和故事线索,但有明确的思想线索。

(2)戏剧化描写,幽默讽刺,夸张化描写,喜剧性与悲剧性、隐喻性有机地融合。

(3)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4)经典的讽刺文学艺术,善于运用夸张、白描、对比等手法。

5、作品影响

(1)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2)已被译成英、法、德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泛传播,成为一部世界性的文学名著。


【脑图学名著】——儒林外史

1、结构速览:回环式结构

(1)楔子——第一回——不慕功名富贵的王冕,为全书树立理想典范

(2)主体——二至五十四回

①科举制度下文人图谱:周进、范进;王德、王仁;严贡生、严监生

②理想文士的探求:修祭泰伯祠,奏凯青枫城,送别三山门;杜少卿、迟衡山、庄绍光、虞育德、萧云仙

③真儒名贤理想的破灭:在妓院谈论科场和名士风流;陈木南与汤由、汤实二公子

(3)尾声——五十五至五十六回——市井四大奇人——腐烂社会仍有高尚磊落之人


2、人物形象

(1)腐儒

①周进

【特点】醉心功名利禄、迂腐不堪、懦弱

【情节】贡院撞门板,嚎啕大哭,满地打滚

②范进

【特点】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迁腐无能、虚伪奸诈

【情节】中举后发疯,接受乡绅馈赠,吃大虾元子

(2)贪官

①汤知县

【特点】贪赃枉法,霸道蛮横,作威作福

【情节】任高要县知县,胡乱判案,枷死做牛肉生意的回民,激起民愤

②严致和

【特点】极端吝啬

【情节】出钱捐监生资格,临死不忘两茎灯草

③匡超人

【特点】少时憨厚孝顺,醉心仕途迷失本性,卖友求荣,忘恩负义,衣冠禽兽

【情节】中秀才后逼妻回乡,潘三被捕后就翻脸无情,吹牛撒谎

(3)高士

①王冕

【特点】懂事孝顺,勤奋好学,性情孤傲,蔑视权贵

【情节】辍学放牛、湖边画荷、拒赴官约、指陈八股之弊、躲官会稽山

②杜少卿

【特点】淡泊功名,傲视权贵;尊重妇女,追求自由;慷慨大方

【情节】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朱熹,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