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第五章第一节1纯音版(P187-188)

63第五章第一节1纯音版(P187-188)

00:00
04:12

63第五章平天下:人人知医(P187-199)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余缅寻圣人设教,欲使家家自学,人人自晓。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他这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他认为圣人的本怀是什么呢?「家家自学,人人自晓『每个人都要懂医,要达到这个格局,我认为人人知医,天下少病,这就是中医人在平天下方面的目标。中医不仅是中国的医学,也是全天下的医学,

第一节1  站在中医的肩膀上引领世界医学(P187-188)

这些年来,我常常有这样的感叹,迄今为止,中国的西医一直在跟随世界医学的潮流(也许有个别项目例外),这当然是历史的必然。但凡事皆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屠呦呦教授荣获第一个由中国人获得的诺贝尔医学奖,便是很好的说明。
虽然屠先生一直工作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后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所获取的成就也与中药青蒿有关,但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仅仅代表我个人观点,不见得完全正确),严格来说,屠先生的工作性质却属于西医(西药)范畴啊。倒是西医的同仁们应该由此获得警醒,这是一条中国西医值得借鉴的路子,借由这条路子,我们有可能走出自己的现代医学,有可能由跟随转而引领世界医学的潮流!
以屠先生的研究为例,如果没有东晋名医葛洪在1700多年前于青蒿的运用经验的借鉴,青蒿素的成功提取虽不一定是遥遥无期,但至少要困难很多。而屠先生的这一借鉴,不但使提取获得成功,而且无疑大大缩短了研究周期,简化了研究路径。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划时代的研究成果早日面世,使众多的患疟人群得到及时救治,这真是功德无量,无量功德!对于科学研究、科学发现而言,有时时间便是决定的因素,时间会决定你是跟随还是引领,时间更会决定你是否入主诺奖。而屠先生的这一事例能够很好地说明,借鉴五千年的文明,借鉴两千余年的中医经验,中国的西医完全可以优化研究思路,缩短研究周期。而更有价值的方
面在于,我们完全不需要盲选,我们能够有的放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