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哲学系列:晚期海德格尔篇 合集

语言哲学系列:晚期海德格尔篇 合集

00:00
03:20:45

在20世纪,如果要评选最伟大的哲学家,那么海德格尔一定是稳居前三,而海德格尔的后期哲学,直至现在,依然是尚未被完全挖掘的宝藏,维生素E语言哲学系列的海德格尔篇,从语言的视角全面解读后期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希望海德格尔篇的内容能帮助各位漫步在林中之路,认识到自身的诗意存在,在诸多歧途中找到方向。

reference:

《荷尔德林的天空与大地》-海德格尔

《荷尔德林诗的阐释》-海德格尔

《语言》-海德格尔

《林中路》-海德格尔

《诗人何为》-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海德格尔

《哲学论稿》(自本有而来)-海德格尔

Host:

VE

Contact 联系方式:

DY:维生素E 经济学哲学知识分享

VX:vitaminEhelper 维生素e小助手

参与精神分析实践暗号:精神分析

telegram频道:https://t.me/vitamineEpodcast

维生素E近期举办各类线下活动,活动在北京,有意参加的私信小助手即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LIYE_tf

    另外关于海德格尔对于艺术本质的阐述,似乎在技术和真理之间隔着一条鸿沟,这条鸿沟或者可以粗暴地用“人性”来表达?也就是人与人工智能的区别。但是海德格尔对于康德关于的超越性的改造,似乎又会通向人工智能最终也有获得“人性”的可能(具体在王庆节老师在复旦的讲座有一些论述,喜马拉雅能搜到),博主如果看到我的留言,希望能做一个简单交流和探讨,包括上一条关于艺术的讨论。

  • 青青兮也

    我觉得对艺术品并不存在过度解读的问题。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提供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越是好的艺术,越是让人言说不尽,解读不完。荷马史诗、莎士比亚剧作,包括我国的红楼梦,当然还有道德经庄子等,觉得都可以如是观。

  • 听友371318571

    太深奥了。

  • LIYE_tf

    海德格尔关于梵高作品的阐释有过度解读之嫌,邓晓芒教授对此也有些评论。现今讨论艺术作品需要美术史的视野,从康德的模仿自然美学到黑格尔的人为高于自然美,实际上梵高依然是具象绘画或者说架上绘画的代表,其首先展现的必然是直观的、视觉的、直觉的东西,而非阐释出来的美。到后现代主义,其实才开始反思艺术本身,艺术当今可能已不能用同一性的思路探索,而是不断挑战艺术的边缘、底线来试图让艺术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