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不折,弱极而生刚。”别看小草渺小如斯,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它经得住疾风劲雨,耐得住野火焚烧,天南地北处处生,冬时枯萎春满道。做人当如“草”,它身上高深的智慧,值得我们终身修行。
做人如草,低调就好
为人当如草,低调做人,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谋略与担当。
据传有一次,一名刚入学的北大新生需要办手续,因行李无人看管,便拜托身旁一位校工模样的老先生照看。那位老先生欣然答应,顶着烈日为这名学生站了一个多小时。
直到开学典礼上,这名新生忽然发现,站在台上致辞的副校长,竟是前日帮他看行李的“校工”。这位副校长,正是季羡林。
“厚德载物”,威望是从德行中而来,真正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表现出的必定是谦虚恭敬、平易近人的。
季羡林在北大教书时,因为穿着极其朴素,常常被别人当作校工,可他从来不会生气,更不会同人辩解,他总是笑眯眯的帮助别人,为人及其低调。
季羡林一生的精力都花在了研究文学上,尽管拥有了“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这三项桂冠,他却在书中表示:“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
华而不露,富而不炫,贵而不显,是为人处世最大的魅力。
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颅;包容的海洋,总是置身低处。越是厉害的人,越是懂得像草一样低调,置身低处、默默生长。
只有扎牢根基,蛰伏以待,踏踏实实干自己该干的事,人生之路才能迎来繁花似锦。
做人如草,顽强到老
白居易说:“冰销泉脉动,雪尽草芽生。”三九隆冬,草木尽枯,可当冰雪消融时,小草就会恢复往日的生机。
人这一生,经历无数个沟沟壑壑,唯有如草一般,经得住命运的寒冬,在夹缝之中依然能向上生长,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明末清初,有个叫谈迁的人。他自幼刻苦好学,可家境贫寒,只能四处借书来学习。
谈迁博览群书,发现当时的史书中,有许多的错漏之处。于是,在他27岁那年下定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翔实可信的明代史书。
谈迁四处奔波,到处收集资料,历经二十六年,终于完成了一部400余万字的《国榷》。不料,在书稿即将交付印制前,却被人偷走了。二十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间付诸东流,对谈迁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他每天以泪洗面,寝食难安。
就在众人都以为谈迁会就此一蹶不振时,他却重新振作了起来。拖着羸弱的病体,四处走访明朝故旧,实地考察历史遗迹。又经过了4年的努力,终于将《国榷》的新稿完成,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后人评价谈迁:“以一介平民之身创作出一部史书巨著,实乃奇迹。”可所谓奇迹,不过是以平凡血肉之躯,咬紧了牙关死扛硬撑到底。
席慕容说:“挫折会来,也会过去,热泪会流下,也会收起,没有什么可以让我气馁的。因为,我有着长长的一生。”生活之中,谁不是肩上的担子重如山,被各种生活的琐事而烦恼。哪怕狂风暴雨将至,只要我们如草一样坚韧顽强,扛过雨打风吹,终将迎来晴空万里。
当我们顶住严寒,耐住酷暑,越过黑夜,战胜坎坷,终会发现:昨天还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今日轻舟已过万重山。
做人如草,豁达就好
唯有豁达通透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纤纤细草,不与鲜花争艳,不与大树比高,只是扎根土壤、按自己的节奏生长,所以才能处处生根发芽。
曾读过一个小故事,作家歌德在一个公园的小路上散步,小路很窄,但却迎面遇上了喜欢针对他的评论家。两人都停下来看着对方。评论家开口说:“我从来不会给一个傻瓜让路。”
歌德退到一旁说:“我与您恰恰相反,您请。”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引起我们生气的事,但生气能解决问题吗,生气能让对方学会理解与包容吗?并不能。
与其生气,不如像歌德一样,微笑行礼,礼貌回应,豁达处之。
豁达是一种大度和宽容,是一种品格和涵养,是一种乐观和豪爽,是一种胸怀和境界。
没有豁达就没有宽容。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功,无论你爬过多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少闲暇,无论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标,心无宽容,终究是自己难为自己,自己折磨自己。
豁达之人心胸宽广,海纳百川,不从小事计较,不与小人赌气,即使面对恶意的嘲笑和讽刺,也会置之不理,即使面对人生困境,也能绝处逢生。
做人如草,踏实就好,风来吹不倒,雨来淋不跑。
做一个像草一样的人,以低调之姿处事,以谦卑之心待人。遭遇磨难时,不屈服,历经低谷处,不认输。不攀比、不张扬、不炫耀,按自己的步调,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底色。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