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导图 ·——
——· 关于本书 ·——
《人间词话》一书乃王国维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本书并约请当今著名专家黄霖为之导读,不仅梳理其理论框架,剔抉其精义要眇,更着重揭橥其学术源流、历史文化背景,及撰作者当时特定的情境与心态,从而在帮助读者确切理解原著的同时,凸现词学大师王国维的学术个性。
——· 关于作者 ·——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史学家,美学家,批评家。1927年6月,留下“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的遗书后,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享年50岁。王国维生前著作六十余种,他自编定《静安文集》《观堂集林》刊行于世。逝世后,另有《遗书》《全集》《书信集》等出版。生平著述62种,其中《曲录》《静安文集》《观堂集林》《人间词话》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
——· 本书金句 ·——
1.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2. 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3.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区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必邻于理想故也。
4.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5.“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6.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7.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8. 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中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
9.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 核心内容 ·——
境界是情、景统一,缺一不可;而且还要表现出真实景物、流露心中真实感情,正如宋祁的《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张先的《天仙子》:“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二字皆是拟人用法,将真实景物拟人化,赋予了人的情态,既表现出真景物的特征,又表达出作者的真实感情,所以像宋祁、张先二人这样的词才有境界。
先从词的表现手法来看,王国维将境界分为造境、写境,从西方学术来分,造境相当于浪漫主义,写境相当于现实主义。写实与理想的之间的关系,二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没有单纯的理想派也没有单纯的写实派,两派的区分需要辩证的看待,没有绝对的理想,也没有绝对的写实。
从创作主体与客体关系来看,境界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有我之境是以我观物,偏重抒情,产生壮美或者崇高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物中见我,景中知我,与景物融合,产生优美的审美感受。
王国维以境界为准,品鉴历代词人即词作,褒贬不一,褒誉针砭,随性而发,随意点染,嬉笑怒骂,皆由心声。对感情真挚、境界开阔、清朗自然之作颇多赞赏,对淫逸、隐晦、雕琢之词颇多厌恶。爱之极爱,痛之极恨,率性真言,不必隐晦。
王国维论大诗人大词人素养问题:作家的人生经历不同铸造不同类型的作家、作家创作必须经历三个不同的境界层次、作家要有对现实生活“能入”、“能出”的态度、作家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不但与天分资质有关,而且也少不了后天的学习和努力。
撰 稿:壶子虚
讲 述:李斌
绘 图:洛思思
- END -
蓦然回首,你读的啥?
蓦然回首吧?怎么是回头蓦见?
难道不是“独上高楼”吗?独上西楼是怎么回事?
真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