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配仙侠剧,似乎已成国产剧的惯例。
18年的《香蜜》,20年的《琉璃》,21年《千古玦尘》。甭管质量、成绩如何,都引起过广泛的讨论。今年,这根接力棒传到了它手上《沉香如屑》。飘扫了几眼,剧情上中规中矩。还是熟悉的配方霸道上司俏仙娥,外加黑道舔狗也爱我。也还是熟悉的味道囿于天条(禁止办公室恋情)、基因(六识残缺不懂情爱)或单纯的生理缺陷(没长嘴)等原因,想爱不能爱,虐恋三生三生(注意:三次,泛指多次)。
情节早已倒背如流,没什么新鲜的。倒是网上的几张成毅帝君安利图,结结实实地把飘吓了个跟头。且不说照片里的人跟“纯欲”俩字有什么关系。光是这加了几层磨皮和滤镜后,呈现出的氛围感,跟原剧的区别之大当然,没有说原剧滤镜薄的意思称它一句诈骗不过分吧。用十级美颜的换头剧照来卖安利,着实是有些不地道了。
可怕的是,这样的事并非个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想在网上获取一部影视作品的真实评价,越来越难了。随便点开一个剧的评论区,总是充斥着一张张P得五官都模糊了的美图,和一段段虚假的溢美之词。看剧评如同扫雷。一个两个或许可以靠运气躲过,但耐不住雷太多,防不胜防。轻则伤眼,重则伤心。今天就来为大家试毒,把这骗术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讲一讲。继“宣传诈骗”、“预告诈骗”之后,飘的内娱“诈骗三部曲”最终章安利诈骗。
诈骗第一式色诱。也是诈骗式安利中最基础的一招。用极尽夸张之能事的语言和图片,将自家偶像塑造成天上有、地下无的绝色。毕竟,爱美是人之天性,日常冲浪,人很难做到不被美人美图所吸引。这招在各个影视剧的评论区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角色们个个乌发红唇,肤如凝脂。安利词也写得天花乱坠。穿件白衣就说“天仙下凡”,烈焰红唇就是“内娱第一狐狸王”,黑袍冷面必称“活阎罗”。
感觉仙界里的刻板印象也很深哦,神仙们一点穿衣自由都没有夸夸词要么像神仙要么像妖精,反正,就是不像人。泛滥成灾的标签也一定得贴上破碎感、氛围感、疯批美人、美强惨、神仙落泪、眼神拉丝、沉浸式演技……但当你被骗得兴冲冲打开正片嗯?就这?娱乐圈的颜值通货膨胀未免太严重了些!
回到开头成毅的那张安利图,为什么说它诈骗。因为它隐藏了演员真实的长相与剧中人物设定不契合的事实。成毅的原生气质,有些寡淡。当然,夸成是禁欲隐忍也勉强可以。基于此,他能演好气质同样内敛型的隐忍深情的禹司凤。只是如今,同样的气质,放到帝君这样的人设上。禁欲就算有。却也少了些身为战神,不怒自威的霸气。说是个见习小仙还更有说服力。而压迫感,恰好也是很多安利图试传达给我们的,而剧中的角色实则不具备的。
此外,剧中还有和让人无法忽略的出戏存在成毅的嘴。有多出戏?被网友误认为是在吹口哨的程度。可是看看粉丝是如何化腐朽为神奇,强行安利的。很简单,安上个漂亮名字花瓣唇。这……花没找到,只看到些杂乱无章的残瓣。不是有唇珠,嘴撅着,就叫花瓣唇的吧?
来来来,给你们看看真正的花瓣唇长什么样。不过说到底,以上这几例颜值诈骗,充其量是夸大了美貌程度,或添加些原本不存在的气质。所以观众就算被骗,捏着鼻子,忍忍也能看下去。而另有一种诈骗,更加艺高人胆大。直接无中生有,硬造了美人出来,招摇撞骗。
比如,拍戏期间伙食太好的李易峰和许凯这胖哥俩。精修的安利图里,无一不是清瘦挺拔,面容紧致,下颌清晰得能当水果刀使。图源见水印看着简直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角色本色。可对着剧里被打回原形的他们,就只看得出“浮肿”两个字了。
一个在《镜双城》里从头包脸变脸包头。一个在《千古玦尘》中脸和脖子连成一片。不仅古装诈骗,现代剧也要骗。看看罗云熙。咱也不知道罗帅哥这两年出了什么事。以至于在最近的两部现代剧《良言写意》和《心跳源计划》的路透里,都瘦到脱相,让人捏一把汗。
剧播了以后,看到粉丝的安利图。怎么回事?帅哥风采依旧嘛。好一个温柔又不失气场的霸道美男。再看剧中截图蜡黄的脸色,凹陷的脸颊,瘦弱的小身板,霸总的气势直接弱了三分。安利图中的他摔倒眼神凶狠凌厉,面部线条紧绷,像条随时暴起咬人的毒蛇。剧中的他摔倒飘都替他捏把汗,这小身板不知道撑不撑得住,生怕摔出个好歹。
看着他那弱不禁风的样子,好色如飘却升不起一丝邪念,只想让他好好休息休息。眼看P图骗不动了,粉丝们一招釜底抽薪,直接重新定义了美。你觉得太瘦了?不不不,这其实是“瘦金体”身材。哦。这倒是。瘦金体特点上宽下窄,倒是勉强对得上如今头重脚轻瘦脱相的昔日美男。只是“瘦而不失其肉”的润泽,“天骨遒美”的神韵能得几分,恐怕就见仁见智了。诈骗第二式:画饼要说影视安利界最大的谎言是啥。非“熬过XX集就好看了”莫属。
受骗现场此招的阴险之处在于先用大饼,骗你上钩,熬过前面许多集冗长无聊的剧情。等稍微意识到不对劲的时候,前期的沉没成本,又把你牢牢套进烂剧的坑。呼哧带喘追到最后,才发现吊在眼前的那根胡萝卜压根不存在。环环相扣,让人防不胜防。
当然,这其中有些,骗得还算克制。比如《影帝的公主》。嗯。五集以后才能好看。飘信了,飘也去看了。然后趣味度确实提升了些。但节奏上仍是一如既往的注水,拖拖拉拉讲不到重点,开二倍速看都嫌慢。无奖竞猜这段女主抱着日记陷入回忆的镜头,飘开了几倍速?情节发展没有铺垫。跟所有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甜宠剧一样,BGM和慢镜头轻轻一推,男女主角就突然爱上了。
就是说,这剧情,真不值得我等五集哈。类似的例子还有《上阳赋》。这回让咱熬八集。飘倒是要看看八集之后的剧情,精彩到了什么程度。幼稚的权谋和宫斗就不展开吐槽了,只给大家看张图你们就懂了…… 编剧,万户飞天的故事了解一下。披风筝上天,小学时候的飘都知道不靠谱。
常识性的错误都避免不了的剧,你跟我说好看?有点无理取闹了吧。还有些胃口大开的,敢叫人熬到二十多三十集。点名批评《枕上书》和《千古绝尘》。一个是拿蚊帐做衣服装神仙。一个是男女主角从颜值到姿态都得现代得跟神仙扯不上一点关系。让人忍受数十集,只为等一对悬浮的男女,谈一场悬浮的恋爱。不好意思,恕不奉陪。
更多时候,“熬过前几集就好看”的大饼,常和“前几集需要搭建世界观”这个洗脑包放在一起,威力加倍。什么,你说前面节奏太慢看不进去?立马从天而降一顶“山猪吃不了细糠”的帽子扣你脑袋上。难得的是平静看完一部用心拍的剧。清平乐有一定的观剧门槛。
不适合喜欢快餐剧的脑残可飘想说,真正优秀的剧,往往从第一集就能引人入胜。不妨看看《甄嬛转》的第一集演了些啥。铺垫前朝的主要矛盾雍正即位,辅佐其顺利登基的隆科多、年羹尧权倾朝野,君臣之间的权利角逐。
拉开后宫争斗的序幕后宫子嗣稀少,太后敦促皇帝选秀。引出后宫两大势力笑里藏刀的皇后VS嚣张跋扈的华妃。主角登场,暗示主要的戏剧冲突—甄嬛求的“一心一意”,与雨露均沾的帝王之爱,注定会产生矛盾。到这里,时间才走过了二十分钟。但甄嬛世界完整的背景和世界观、重要人物和主要矛盾,都已经铺陈完毕。压根不需要观众等。
所以说,别信什么“熬过前几集就好看”的傻话。在第一集就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这是每一部影视作品都该做到的基础。挺起我们作为衣食父母的胸膛。下次再遇到让你熬的人,甭跟他废话,直接问他:凭啥!诈骗第三式上价值。有些剧粉,天天泡在网上,对时下讨论度高的大众热点精准把握,又从角角落落捡来了那么几个专业词汇。
然后精准打击,直踩观众痛点。所以就出现了这么一类剧评。看字数,长篇大论,气势十足。看内容,动辄上升“某某主义”,专业词汇咔咔一顿往上整。比论文标题还学术的tittle,让人不明觉厉,望而却步。可通篇看下来。却只讲立意,不聊剧情。问Ta具体哪里好,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作为观众,面对这么高级的作品,不看看似乎说不过去。所以,此类骗术的狠辣之处在于忽略基础的叙事效果不谈,一味拔高作品立意,从智商层面绑架观众。来几个例子。《祝卿好》。它评瞄准的,是「成年人的爱情」。
的确,国产剧感情戏幼稚,是个被观众诟病了很久的问题。所以,在剧评中,我们能看到这样的表述“成年人的浪漫爱情,古偶中难得一见的健康爱情观”。“见色起意”的女主、有“欲的色彩”、“激情浪漫恋爱”。几个关键词就把人的好奇心勾了起来。
看样子,终于有国产剧逃离“霸道总裁爱上我”的老旧套路,谈势均力敌的恋爱了?别高兴得太早。成年人的爱情,总得有相互挑逗。看剧里女主怎么挑逗男人尴尬。生硬。自恋。救命,这跟“女人,你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有啥区别!
不过就是,把原来油腻男霸总强撩妹子那一套动作,原封不动地安在女主身上。性别换了,油腻猥琐的本质没变。硬生生把挑逗暧昧演成了性骚扰。合着成年人的爱情法则是刑法呗。就是这样一个空有黑莲花性格,却无黑莲花的演技和人设的女主角。在一些安利贴里,被称为阁楼上的疯女人。
这位朋友你是真敢蹭啊!看过《简爱》的朋友都知道。被罗切斯特锁进阁楼里的疯女人,其实是一个父权与种族的双重受害者。跟剧里的这个油腻猥亵女,可以说是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说到这种碰瓷文学经典的虚假安例。前段时间引起广泛争议的《梦华录》也是典型。争议的爆发点,就是编剧转发了一篇名为《借古典意象演绎新价值观》的剧评。
文中将《梦华录》的剧本,树立成了脚踩关汉卿,拳打莎士比亚的文坛巨作。飘之前夸过,这部剧男女主的性张力,的确是近些年来难得一见。可真要上升到立意来说的话。剧中所谓的女性独立。不过是把古人的思想结晶拉出来,套上现代的价值观,反刍了一遍。
远远比不上原作超越时代的开拓和进步意义。更不要说后来还讲崩了。是反抗了,可在一个充斥着虚假泡泡的语境里,观众只能得出——你们过得挺好比现代社会996的打工人还自由没看出有什么不幸啊,为什么要苦大仇深地反抗呢?这也就是站在高地好蹭光式安利。
碰瓷经典文学、或已成名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碰瓷,让原本单薄得没一点嚼头的角色,丰富立体起来比如什么#应渊和沈眉庄的共同点#。用一段没什么逻辑的关联,碰瓷我世界上最好的眉姐姐。飘忍了。结果又突然从像眉姐姐,升级成了有成毅的应渊有“贾宝玉既视感”。
又是贾宝玉,又是沈眉庄,到底像谁,你们能不能商量好了再出来说话?除了都是男的,这俩角色有一毛钱的相似度吗。真是路过的蚂蚁都要说一声离谱的程度!当一部作品,关联上了文学母题、社会议题、象征性人物,就像镀了一圈金边。
然而,细品一下,之所以采取这种越级碰瓷的骗术。恰恰反应了他们对故事本身的心虚。戳破高大上假大空的价值巨泡,往里头一看,连故事都讲不好。从P图,到画饼,再到编“学术”小作文。相信大家也发现了其实,安利者对这些作品真实的质量,门儿清。
所以才要用到诈骗,美化拔高。由此可推,诈骗式安利背后隐藏的真正的动机是啥?是粉丝为了推广自家哥哥姐姐的作品。是粉丝不能接受自己喜欢的人不被别人关注。是粉丝不愿相信自己偶像的作品会不好看。安利的源头,不在于作品,而在于演作品的人。因为人好看,所以作品一定好看。哪怕不好看,也要硬编理由说它好看。
而我们这些普通网民愤怒的点又在哪里?是这种虚假的声音,早已形成规模和常态。让真正的声音,遭到淹没。归根到底。铺天盖地的诈骗式安利。只是近年来粉圈话语侵占公共空间的又一实例而已。和以往的控评、彩虹屁、捂嘴路人等种种行为一样。
它越过了个人自由的边界,入侵了他人的领域。挤占了普通人的话语表达,让本该自由开放的网络空间,充满了噪声。在这个过程中,安利这一行为早已变味。安利,原本是指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分享、推荐给别人。可是,当卖安利的人都心知肚明,这个东西没那么好。安利这一动作,就沦为资本宣传艺人和作品的工具。
然而,可悲的是。一些人坚信这种话语权的争夺,可以为自家偶像带来更多选择的权力。实际上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看看诈骗式安利如今的境地——声量是够高了。却使得人们无法再参考、信任。只留下安利的人,在“爆剧”的美梦中长睡不醒。
评论犀利,分析准确,这些现象苦之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