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一年之中如何养生——《黄帝内经》四季健康顺养法则

第五章 一年之中如何养生——《黄帝内经》四季健康顺养法则

00:00
05:10

第一节 春季养“生”,让身体与万物一起复苏


春天让阳气轰轰烈烈地生发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天气转暖,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同时,人体内的阳气也开始生发,因此,春天养生应注意保护阳气。

在精神上,暴怒和忧郁都会伤身,因此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心境恬静的好心态。在饮食上,最好多吃些扶助阳气的食物,比如面粉、红枣、花生等辛温类食物,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等可以补充维生素。酸性食物要少吃,油腻、生冷、黏硬食物最好不吃。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如羊肉,蟹之类易过敏的食品。所以,虽然羊肉可以补阳气,但是容易过敏的人还是要少吃为妙。那么用什么来补阳气呢?韭菜其实就是这个季节最好的选择。

《本草纲目》中记我,非菜辛、温、无毒,有健胃,温暖作用。常常用于补肾阳虚,精关不固等。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缓下、补中通络。适合背寒气虎、腰膝酸冷者食用。用韭菜熬粥,既暖脾胃,又可助阳。

韭菜粥

材料:新鲜韭菜、小米

做法:先煮熟小米粥,然后将适量非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除了食补养阳以外,春季要保持阳气生发,就要注意时刻保暖。俗话说“春捂秋冻”。“春捂”怎么“捂”,一直没有明确的概念。“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这些说法对于养生保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要把握时机。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到来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心肌梗死中风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增加。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

注意这样一个温度临界点--15℃。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则春捂可结束了。

另外需要小心温差,当日夜温差大于8℃时,春捂就是必不可少的。春天的气温,前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利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8℃是该捂的信号。

而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的情况。因为你没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所以春捂7-14天比较合适。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缺啥喊啥

    健康养生类节目,播起来要有耐心的,而且有始有终!

  • 艾登叔叔

    这骗子可真积极呀,一二楼全是抢了

    美扬之声 回复 @艾登叔叔: 没看到骗人,只听到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