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本来就是个被动体。
在“孩子学坏了”的句式里,被动体的孩子被偷换成了主动者。即,孩子是“学坏”的主体。主体是需要承担所有的责任的,所以有关孩子的过失便一股脑儿的由孩子担待。可是,我们的孩子的主动权又在哪里呢?如果我们把这个句式变更一下,“孩子被教坏了”,那么,责任的主体改变了。主体是围绕并且影响孩子成长的周围的人、事、物构成的环境。那么接受责罚、需要检讨的就不会是被动的孩子,而是环境了。第一环境就是总把“孩子学坏了”,挂在嘴巴上的家长和老师们。拨乱反正之后,那本来责骂孩子的语言,可能就要落在自己的头上;本来落在孩子身上的巴掌;扬起了的手可能就没有落下去的理由。
孩子出了错,父母首先要检讨自己错在哪里,将怨恨分流之后,才不至于乱棒扑打伤及无辜。如果我们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就不会如此气急败坏了,孩子也就真的可以在正常的环境里健康成长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