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羽:三个字,是他“得宠”的法则

张世羽:三个字,是他“得宠”的法则

00:00
06:49

每到下午4点,幼儿园门外都会热闹起来,小豆丁们嬉笑着夺门而出,神兽出笼了!可在欢乐的人群中,有一个小男孩啼哭起来,嘴里还不停地嘟囔:“我要带他回家,我要带他回家。”


三天前,一位卖唱的流浪汉出现在幼儿园附近,张世羽拉着妈妈上前捐款,可不巧妈妈没带钱。等到流浪汉再次出现时,张世羽不仅捐了钱,还哭着要带他回家。


张世羽:非常同情他。为什么我们都可以幸福地生活,他为什么身患残疾,还要被迫街头卖艺来谋生。我就觉得他非常可怜。很想帮帮他,照顾他,然后想让妈妈把他领回家。


记得上二年级的时候,小世羽听说平度有一位儿童得了白血病,于是他加入公益组织,成了最年轻的志愿者,如今他还保留着那个亲手制作的奉献箱。

张世羽:跟他们走上街头,搬着我自己做的那个箱子,上面写着一个“善款箱”。在街上碰见行人就说:“叔叔、阿姨,有一个男孩现在病危,能不能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慢慢地,箱子里的钱越来越多,然后我也是越来越高兴,尽力地干这件事情。一个老太太,出来遛弯,她碰见了我,然后把她身上带的现金都给了我,应该有70多块钱。


如今,张世羽已经是平度实验中学一名初三的学生。他不仅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还不厌其烦地给同学答疑解惑,张世羽说,给同学讲题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一部分。


张世羽:《礼记》虽有嘉肴里面的一句:《兑命》曰“学学半”。一直伴随着我的学习生涯八年了,那就是:给别人讲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觉得这就话是非常对的,因为如果你能给别人讲明白了,那么你肯定对这个题、这个知识点已经理解很透彻了,所以说我就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吧。


张世羽还是中国少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与书法结缘,还得从那颗“善心”说起。小时候,母亲总喜欢把自己创作的诗歌请人写下来,挂在自己的房间里。“如果我们能用书法写自己的诗该多好啊!”没想到这句玩笑话,竟被张世羽记在了心里,他第二天就让妈妈报了书法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有一次写《琵琶行》,他一口气写了16个小时。

张世羽:当时可能觉得,600多字,按平时的写作速度,应该不会太晚就能完成。然后也是秉承心中的信念,一气呵成嘛,然后就一直写一直写,从早晨七点开始,结果在写的过程中感觉自己有些累了,然后速度慢下来了,就一直写到了晚上的11:37分。


书法也让张世羽爱上了国学典籍。除了笔墨横姿,张世羽还弹的一手好古琴、打的一套好太极。在外人眼里,张世羽是标准的文科生。可张世羽有自己的志向——

张世羽:这个想法是我从幼儿园就萌发的,也是当时在我姥姥家住的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老姥爷参加过抗战,然后带我看影片,给我讲他那个年代的故事。我记得有一次,他(老姥爷)徒步从青岛推着物资步行走到了上海,然后又走回来,说他们编的麻鞋,(穿)碎的,快(堆)满一车了,然后脚也是磨得非常痛苦。再像抗美援朝中,黄继光、邱少云,如果我们也像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有发达的工业、先进的武器,那么我们也不至于挨打。然后看了邓稼先、钱学森,这些科研人员为祖国出力,研究原子弹、东方红一号,(我)感触非常深。从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以后也要去搞科研,武装国家的军事力量,增强国防,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美丽的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眼下,一颗善良的种子扎根于国学丰沃的土壤中,在家国情怀的广阔天地里开枝散叶。未来,一棵参天大树将撑起一片蔚蓝,为国之大厦施栋梁之用。


文/周琦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