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红楼梦的人物:宝黛钗在书中第一次碰面

10红楼梦的人物:宝黛钗在书中第一次碰面

00:00
14:55


你好,欢迎来到明鉴认知学苑,我是孟云剑。


经过层层铺垫,宝黛钗终于要见面了,而且见的那么自然,一点不着痕迹。


第八回中,宝黛钗第一次同时出场,作者的写作如此自然,一切都像我们每日发生的生活一样,让人不经意地就蹉跎了岁月,恍惚了时光。自然得就像每日里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我们从未留意,但却似乎又都早已注定。


原本之前的种种铺垫都是为了三位主角凑到一起,但真到了三者见面的时候,又被作者举重若轻地信手拈来,似有千钧之力,却被轻轻放下,不急不缓,如数家常,既不突兀也无做作。


因为宝钗的热毒症发作,几日都在家休息,这一天宝玉闲来无事,想起要去看望一下,到了之后,说起了通灵宝玉,宝钗拿来看,这才细细描述了顽石被变成什么样。那时茫茫大士把大石头变成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但是当时我们和石头一样好奇,刻得什么字啊,结果茫茫大士不说。


随后出现在第一回,甄士隐的梦境之中,甄士隐遇见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带着石头去太虚幻境,称那块石头为“蠢物”,而甄士隐非常好奇,就问“蠢物”是什么,想见识见识,茫茫大士说甄士隐和这石头有一面之缘,就递给他看,士隐接了看时,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欲细看时,那僧便说已到幻境,便强从手中夺了去,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结果甄士隐也只看到了“通灵宝玉”四个字,下面的字还是没看到,并在这里带出了红楼世界里最重要的核心地带——“太虚幻境”,与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幻境相互呼应,把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起因结果的众多消息都透露出来,知者自知,而不知如贾宝玉者重又回到红尘历练,但因为他是贾宝玉,是神瑛侍者,所以终归要彻悟明白,而其他人恐怕看完了故事,经历了兴衰还继续沉迷其中不愿脱离呢!原本无用的“蠢物”,只是被加以变化就成了世人眼里的通灵宝玉,这不是愚痴又是什么呢?


而通灵宝玉上的字直到宝钗拿来细看时才加以说明,难道黛玉来了那么久就没看过吗?难道作者不能直接写出来吗?这是高明的地方,是要找最佳时机,否则玉佩先说了,宝钗的金锁又啥时候再细加描述呢?


我们来看第八回中,宝玉和宝钗互看宝玉和金锁的这段文字,非常有意思。


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䰖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宝钗不是爱好奢侈的人,虽然薛家有钱,但绝不会拿出暴发户的做派。看她的长相,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描写得非常具体,对比黛玉全是形容而不实写。再看性格,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就是给人一种大智若愚的样子,不爱多说话。宝玉一面看,一面问:“姐姐可大愈了?”宝钗抬头只见宝玉进来,连忙起身含笑答说:“已经大好了,倒多谢记挂着。”说着,让他在炕沿上坐了,即命莺儿斟茶来。一面又问老太太姨娘安,别的姐妹们都好。一面看宝玉头上戴着纍丝嵌宝紫金冠,额上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身上穿着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系着五色蝴蝶鸾绦,项上挂着长命锁,记名符,另外有一块落草时衔下来的宝玉。宝钗因笑说道:“成日家说你的这玉,究竟未曾细细的赏鉴,我今儿倒要瞧瞧。”说着便挪近前来。宝玉亦凑了上去,从项上摘了下来,递在宝钗手内。宝钗托于掌上,只见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这就是大荒山中青埂峰下的那块顽石的幻相。后人曾有诗嘲云: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我们继续随着宝钗来欣赏一下开篇就吊足人胃口的通灵宝玉。


首先作者强调这是一个“幻相”,假的,而且明确了大小,比咱们想来的要小得多,“大如雀卵”,就像小鸟的蛋差不多,作者还专门解释了一下为什么这么小。那顽石亦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今亦按图画于后。但其真体最小,方能从胎中小儿口内衔下。今若按其体画,恐字迹过于微细,使观者大废眼光,亦非畅事。故今只按其形式,无非略展些规矩,使观者便于灯下醉中可阅。今注明此故,方无胎中之儿口有多大,怎得衔此狼犺蠢大之物等语之谤。一定会有人疑惑,一大块石头怎么能被初生的婴儿含在嘴里呢?作者在这儿解释清楚了,其实通灵宝玉非常小,小的上面的字迹要是眼神不好都看不出来。


我们也来看看这块通灵宝玉的样子,通灵宝玉正面有图案,还有通灵宝玉四字,还有文字注解,写的是“莫失莫忘,仙寿恒昌”。通灵宝玉反面也有图案,也带着文字注解,写的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本来是有点神奇之处,可惜后来没了效验,被赵姨娘联合马道婆差点把宝玉和凤姐害死,还是等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来了,才施法恢复了一点原有的灵性。


宝钗看毕,又从新翻过正面来细看,口内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念了两遍,乃回头向莺儿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这里发呆作什么?”莺儿嘻嘻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像和姑娘的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宝玉听了,忙笑道:“原来姐姐那项圈上也有八个字,我也赏鉴赏鉴。”此时的宝玉完全是个孩子,毫无心机和做作,纯出一片天然。宝钗道:“你别听他的话,没有什么字。”宝玉笑央:“好姐姐,你怎么瞧我的了呢。”宝钗被缠不过,因说道:“也是个人给了两句吉利话儿,所以錾上了,叫天天带着,不然,沉甸甸的有什么趣儿。”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宝玉忙托了锁看时,果然一面有四个篆字,两面八字,共成两句吉谶。正反两面的话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一面又问宝玉从那里来。显然,宝钗明显要比宝玉和莺儿成熟,宝钗意识到这里面多少有些暧昧,而宝玉仍是不知不觉。


就在宝玉和宝钗正说到冷香丸的香气的时候,忽听外面人说:“林姑娘来了。”话犹未了,林黛玉已摇摇的走了进来,非常符合宝玉第一面见到时形容的“弱柳扶风”,看来黛玉平时真就是比病西施还胜三分的样子。一见了宝玉,便笑道:“嗳哟,我来的不巧了!”宝玉等忙起身笑让坐,黛玉的话总是含着一些刺,但她的话不是为了刺伤人,而是刺破世间的虚伪和世俗,对于宝玉而言,因为她是来救赎宝玉的,是要用生命来指引宝玉人生方向的,是要用泪水不断洗刷顽石的。美玉从何而来,不就是石头被水日积月累地冲洗而成的吗?等顽石被冲洗成宝玉的那一刻也正是缘分结束的一刻。而宝玉只是笑着让座并不言语,宝玉知道这时候不能随便说话,因为自己没有黛玉的那般心思,一旦说错了话,又要惹麻烦了。


宝钗因笑道:“这话怎么说?”黛玉笑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我更不解这意。”黛玉笑道:“要来一群都来,要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了,明儿我再来,如此间错开了来着,岂不天天有人来了?也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了。姐姐如何反不解这意思?”黛玉的话总是带有多种理解的可能,这种丰富性是源自黛玉的认知结构(等了解了后文中的言象意理论之后,对这一点会有更多的体会,也就是一句话能对应出多种“象”,从而表达多重性的“意”,不必做简单的单一理解)。


作者在这一情节之中悄悄地埋下了金玉良缘的伏笔,以至于成了黛玉常挂心头的一块心病了,也是从这以后,金玉良缘的影子总是伴随着宝黛二人的木石前盟,也终于成为宝黛钗三人绕不开的悲剧结局的一条线索。




各位书友是看好金玉良缘还是倾心木石前盟呢?



第十一讲 红楼梦的人物:金玉与木石的纠葛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丁一59016

    红楼迷喜欢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