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雷雨
如今,图书繁盛,满坑满谷,但大多图书都是快餐速朽的印刷品而已,很快就会乏人问津,沦落到纸浆厂去了。可几天前,马铃薯兄弟送来他做责编的《食指诗选》,还是着实让我激动了一番。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父亲被借调到公社的高中教书,实际上是三位老三届的高中生负责一个班,全力以赴,备战高考,类似于刘震云的成名作《塔铺》中的情景。就是这样一个经过全公社选拔出来的乡村儿郎班,在残酷的高考竞争中,居然在不知道大学校门往哪边开的这三位老高中生的带领下,考上了十二个大学生,在当地成为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名不见经传的一座公社高中自此声誉远播,不仅临近的襄城、舞阳,就连鲁山、临颍、漯河都有学生慕名而来。受此鼓舞,还在村子里读小学的我们弟兄,经父母慎重考虑,断然决定,跟着父亲去镇上读书,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考大学,改变命运。
一家五口人,从此分居两地。做民师的父亲,收入极为微薄,而当时的责任田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生产队虽然变成了村民小组,但还是要记工分的,还有许多出工的义务劳动,这一切都落在妈妈肩上了。关键是家里缺乏劳动力,粮食紧张,未来不可捉摸,政策要变的传言此起彼伏。等父亲考去许昌读大学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就更显捉襟见肘。眼看家里就要吃不上饭,为了保障重点,父母让哥哥回到村里的学校读书,我则留在镇上学校继续学业。本来三人在镇子上一起相依相伴,如今只剩下我一人形影相吊,情绪的低落实在是难以言表。哥哥离开的时候,虽然不大情愿,但表现得却是顾全大局很无所谓的样子。不擅言辞的他,在一张烟盒纸上,抄写了一首诗送给我。你也许猜到了,就是食指的《相信未来》。大概就是因为这首诗的激励吧,哥哥考上了漯河师范,我则考上了县城里最好的高中。当时,我并不知道这首诗的作者就是食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到南京的六朝松下读大学,学校附近就是南京图书馆,这里简直成了我的第二课堂。就是在这里,我大量阅读,也知道了食指就是郭路生。这位曾经深深影响过我的诗人,却无奈地住进了北京的一家精神病院里。他会康复吗?还会如当年一样喷薄自己的诗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吗?
转眼到了新世纪,偶然看到食指来南京的消息。我急忙联系诗人马铃薯兄弟探问食指行踪。经过一番打听,我如约来到城东一家茶社,与食指晤面。
敦厚,朴素,温婉,平易,食指如同一位神交已久可以充分信赖的老大哥。在食指面前,我背诵了《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动情处,情难自已,泣数行下。食指也是话语哽咽,激动情切。我立即给远在家乡的大哥打电话,告诉他与诗人食指在一起,他一切安好,在北京西郊过着平淡安静的生活,偶尔还有新作。大哥在电话中错愕半晌,连连向食指先生问好,感谢他的诗歌在当年抚慰了众多在底层挣扎的灵魂,包括我们弟兄在内。
《食指诗选》,也许不会像当年那样一纸风行了,但它却一直存留在我的心底,激励着我暂时忘掉颓唐,勉力前行。
作者:雷雨,即王振羽,国家一级作家,南京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协理事,中国作协会员,出版有传记、评论、散文多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